什么是三线建设?
什么是三线建设?
前言
“三线建设”,一个让00后甚至90后感到十分陌生的名词。
有人说这是一项“末日工程”,也有人说这是伟人为我国留下的物质遗产……
有人会根据字面意思猜测,三线建设就是建设如今的三线城市,其实不然,那么,到底何为三线建设?
图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三线建设,是毛主席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的战略调整;是以国防科技和工业交通为主的大规模基础建设。
在毛主席的一声号召之下,数不清的工人、科学家、解放军投身到大山深处,他们背井离乡、深入西部腹地,共筑新中国的荣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线建设”,去了解它的前因后果,去感受毛主席那独到的眼光与过人的气魄。
一、向苏联说“不”
1949年10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一天。
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数万万中华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但由于久经战乱,偌大的新中国却是一副百废待兴的模样,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华封锁,未来的发展道路同样需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的现代工业总产值竟不足农业的17%,重工业的发展更是几乎处于空白。
也正是在此艰难之际,苏联“老大哥”伸出了援手。
对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苏联,毛泽东一直将它当作前进道路上的“榜样”。
当国家的建设陷入困境时,他多次强调:“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要向苏联学习,他们有现成的经验,并且都是成功的。”
当时,中国确定了“一边倒”政策,义无反顾地与苏联站在一起,毛泽东特别指出:“中国是苏联的盟友”。
年底,为了能够得到苏联更多的援助,毛泽东乘坐专列前往苏联面见斯大林,“我们是你们的学生,学习你们搞建设的经验。”
图丨中苏友好宣传画
在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处在“蜜月期”的那段时间里,苏联的确向我国伸出了援手,不遗余力地进行支援,为新中国战后重建和未来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时任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曾说:“50年代的苏联,是诚心诚意地帮助中国。”
的确,这是一句公道话,对于之后中苏两国之间关系的变化,那只能算是后话了,没人能够预见。
虽然顺利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但是在之后的建设中,毛泽东还是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当时,苏联方面的经济专家通过对我国实地考察得出结论,认为中国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使经济发展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就必须将工厂建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厂建设,可以依靠之前的优势,缩短时间,让此计划更快见效。
与此同时,将新工厂建设到中国的东北地区,还可与苏联的工厂建立联系,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的确,苏联专家给出的建议很有道理,所以对于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最初就是按照这样的设想去进行的。
然而毛泽东却发现了问题,他认为这样去做固然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这又从何说起?
如此布局,只会让富的地区更富,穷的地方却没有得到发展,从而令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出现不均衡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都十分敏感,东北全境都在苏联的核武器射程内,虽说中苏两国之间关系密切,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说不准。
并且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之际,东北地区的工厂已经吃过了美国人的亏,继续在这里扩大建设,毛泽东认为十分不妥。
图丨美军空袭我国东北边境
而东南沿海,虽然较为富裕,但是却在美军航母舰队的攻击范围之内,同样危险。
如果将我国的核心工厂全部建在这些地方,日后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当时,我国70,的轻重工业都在沿海以及东北地区,这样的布局是不合理,也是极其危险的。
后来,毛泽东便提出“在相关问题上,必须要考虑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听从苏联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毛泽东向苏联说“不”,并在他的主张下,援建的156项工程,要安排一部分项目去西部搞,尤其是国防建设项目,要有一半放在西部。
之后两国负责人经过一系列的反复协商,最终确定要将21项民用企业、21项国防工业建设在西部地区。
这一决定,让西部开始逐渐摆脱轻、重工业的空白,为国家经济全面、长远的发展奠定优势,也为之后的“三线建设”打下基础。
在那个时期,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他们的建设经验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当做“标准答案”,毛泽东敢于说“不”,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事实证明,这一决定十分明智且十分重要。
二、腹背受敌
解放军总参谋部曾报送毛泽东一封作战报告,指出:“中国工业过于集中,大部分建在沿海地区、大城市及附近,容易遭遇空袭,一旦爆发战争,可能会陷入瘫痪。”
这正是毛泽东所担心的事情,而此时的新中国,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威胁。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虽然吃了败仗,但仍然将中国作为主要的针对目标,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在对中国进行打压政策。
图丨我国东北边境遭遇美军空袭
从1960到1964年间,为了加大对新中国的“封锁”,在美国的“强迫”下,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与其签订了条约及协定,形成了所谓的“反华同盟”,其中就包括韩国和日本。
在这些地方,美国设置和建立了众多的军事基地,令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进入了美军航母以及炮火的攻击范围之内,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964年8月到9月期间,美军开始加大对我国南海岛屿的侵扰活动,先后6次派出高空侦察机飞抵我国浙江、福建、广东上空。
与此同时,在美国人的教唆下,“台湾当局”也开始蠢蠢欲动,并提出了所谓的“反攻大陆”计划,开始不断派出武装特务、飞机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扰。
对我国的飞机、渔船以及人民进行射击和轰炸,致使多处房屋倒塌、渔船损毁、百姓伤亡,使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到严重损失和威胁。
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面临的威胁,而在此时的东北地区,情况同样十分严峻,此时的苏联已经不再是之前的“老大哥”了。
赫鲁晓夫执政之后,对斯大林之前的政治进行了全面否定。
对于战争这一要点的讨论,苏联方面仍单纯地认为,在核武器时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中方却坚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原则,中苏双方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间也发生过很多的“不愉快”。
赫鲁晓夫还提出中国应坚持“和平过渡”,但是中国却坚持通过“暴力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
并且,在赫鲁晓夫的政治思想和战略布局中,充分暴露了苏联想要强行将中国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此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切身利益。
图丨赫鲁晓夫
对于苏联方面出现的变动,中方提出了异议,两国之间的“蜜月期”也就此宣告破裂。
苏联还试图强迫中国要服从苏联的对外政策,对于中国反击印度一事,苏联方面也极为不满,这使得苏联在中印边境冲突上,公开偏袒印度,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还是全面恶化,这是毛泽东早期就曾预见到的。
苏联不但单方面地撕毁了之前两国签署的经济合同,并且撤走了当初派来支援中国建设的全部专家,开始在国际上孤立中国,对中国的建设造成极其严重地影响。
1964年勃列日涅夫当政后,进一步强化了赫鲁晓夫的对华政策,不但在与经济方面,并且开始变本加厉,开始向中苏边界派出大量士兵,以及向外蒙古派兵,企图干扰我国正在进行的核武器试验。
此时苏联国内的战略导弹也已经对准了我国东北各地的重要工厂和军事设施,并企图使用核武器对中国进行打击。
以及之后的中苏珍宝岛战役,都验证了毛泽东当初设想的正确性。
如果说来自美国、苏联等方面的威胁是“冷战”的话,那么来自印度的威胁,就已经成了“热战”。
当时的中印边界局势极其紧张,印度军队不断侵扰我国边界,蚕食我国领土,对于印度方面的这一行径,我国始终在尽力克制,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冲突,毕竟当时我国周边的环境实在是太过于糟糕。
可惜无奈印方不听劝阻,我方不得不发起自卫反击战,最终以极小的代价,驱逐了入侵的印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维护了国家主权。
但中印长达近2000公里的边界线,仍存在一定的威胁。
图丨中印自卫反击战
这种腹背受敌的困境,毛泽东其实早有预感,但没想到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三线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三、三线建设
上述来自多方的威胁中,对中国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手握核武器的美国和苏联,当时中国还没有核武器,如果真的遭到核打击,我们没有任何还击的余地。
并且,我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基地都分布在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如果大规模战争爆发,即便对方不适用核武器,这些地区也都在敌人普通炮火的射程范围以内,一旦事态真的发展到这种地步,我们将失去最后反攻的资本。
我国当时的经济布局不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这正是毛泽东最担心的事情。
为此,毛泽东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一是中国也要搞一点原子弹,另一个就是搞三线建设。
所以说,三线建设是毛泽东从战争方面来考虑实施的计划,尤其是在核武器时代,必须对旧的工业布局做出调整。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在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绝对不行的。”
6月6日,毛泽东再次指出,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要打仗,帝国主义只要还存在,战争就不会结束,我们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
而所谓的三线地区就是:“京广线以西、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和山西省雁门关以南、贵州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一线为沿海和边疆地区,二线为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地区。)
放眼全球,像中国这样疆域辽阔的国家,都会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重要目标建造在国家战略纵深地区,以此来保证不会遭到破坏,比如德国、苏联都是这样去做的。
而我国的西部地区正好就处在我国的战略纵深,当时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能对我国的西南地区造成威胁。
图丨中国三线建设区域划分示意图
对此,毛泽东对之前的发展西部计划进行了更深一层的强化,决定要建成“沿海的一线、中部的二线、西部的三线”,其中的三线建设便是新思路也是新重点。
8月,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三线。
在“北部湾”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做出重要批示:“要打仗了,我们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随后以李富春为组长的国务院专案小组提出《报告》,指出:
“不在一线继续建设新项目;
一线除近期可投产见效的项目外,均缩小规模,不再扩建;
将一线的重点项目,分一部分到二线、三线;
一线的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向二线、三线迁移,不能迁移的也要一分为二;
今后建设的项目,都应遵从分散、靠山、隐蔽方针,不得集中建设。”
至此,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正式形成。
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下达了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争取时间,大力建设战略后方基地,防备外敌发动侵略战争。”
同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试验场顺利爆炸,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三线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1965年开始,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一些重要项目,开始向西部以及西北部地区迁移。
数百万三线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从东北、东南、江南地区开始向西部偏远地区迁移,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迁移。
截至至1965年4月,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大多战略资源已经完成向西部转移,三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而此时的越南战场也早已阴云密布,美国人蠢蠢欲动,中国的边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图丨越南战争
毛泽东指派周恩来请巴基斯坦总统向美国人传话:“如果美国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中国人民将会战斗到底。不管来多少人,使用什么武器,可以肯定地说,它进得来,出不去,必将被消灭在中国。”
此时的中国已经做好了随时可能会爆发战争的准备,并且随着重点项目的转移,已经不再惧怕进行大规模战争。
1965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出:“加快三线建设特别是国防工业建设,是此计划的核心。”
1969年珍宝岛战役结束之后,虽然解放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毛泽东还是没有对三线建设掉以轻心,为了确保三线建设能够顺利地进行(此时正处于“十年特殊时期”),毛泽东将一些重点项目交由军队管理,如此一来,那些想要搞破坏的反动派是不敢再继续胡来的。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使三线建设深入到中小城市甚至是乡村中,毛泽东还提出了“小三线建设”,两个体系相辅相成,使得我国的工业及国防基础可以支持长期战争。
四、两基一线
上文中已经提到,到65年时,我国大部分的战略资源已经实现了转移,但这还不够,三线建设还需要建设更多的项目。
三线建设从1965年起至1980年结束,期间历经15个年头,若不计算之前对西部发展的投资,中央一共向三线建设投入资金高达2052亿元,覆盖中西部地区13个省、区,合并、迁移了600多家企业,新建了1100多家大中型工厂、科研机构及院校。
如此偏重的程度,是毛泽东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的,可以看出,他对三线建设十分重视。
在广阔的“大三线”上,数百万的工人、知青、干部、科学家、军人风餐露宿,辗转西北深山,挥洒汗水,奉献宝贵生命。
图丨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
其中,最为关键的项目便是“两基一线”。
“两基”指的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
“一线”则指的是成昆铁路线。
这同时也是毛泽东,以西南地区为重心大后方建设的集中体现。
首先说说重庆常规兵器基地,打造此基地,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早在抗战时期,这里就曾作为了我国大后方最大的“武器弹药库”,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基地建设,可以说是物尽其用。
西南三线建委坚持将58项军工和89项工业、民用项目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总体方针来进行,并尽可能地在重庆原有的工业基础上进行布局。
从1964年9月开始,此项目的相关人员便开始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调研,决定重庆兵器工业布局以重庆为中心,以长江(包括乌江)和从嘉陵江到渠江两线周围的18个县为基本范围进行建设。
之后在此区域建设了大量的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造船工业和军事工业。
有了军事工业有了基础,那就必须要靠钢铁等重工业来支撑,这便是“两基”中的另一“基”,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
毛泽东曾经说过:“攀枝花钢铁厂还是要搞的,我们的工业建设要有纵深配置,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
“攀枝花不是钢铁厂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图丨攀枝花钢铁基地
之所以要在攀枝花建造钢铁厂,一是因为当时这里已经探明了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有96.6亿吨,资源丰富,并且开采难度也要比西昌小,但是这里深处山谷,地形比较复杂,建设过程将会变得更为困难,但是这并没有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感到畏惧。
当时的攀枝花仅仅是一个小村落,“天当罗帐地当床,金沙江是大澡堂。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是建设过程中真实的写照。
其实,在三线建设的众多项目中,有很多项目与攀枝花建设一样困难,同志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时刻坚守在最前线。
1970年7月1日,攀枝花钢铁厂第一座高炉流出了铁水,1974年,基本建成了第一期年产150万吨的大型钢铁基地。
历经20多个年头,攀枝花两期工程全部建成。
“铁路修到了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一条铁路通到我们家……”
这是关于成昆铁路的一首歌谣。
这个项目是三线建设中最大的一个交通项目,全长近1100公里,穿越各种复杂地形,被称为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在提出建设成昆铁路的计划时,毛泽东就多次强调:“铁路要从两头修……成昆线要快修。”
面对如此庞大的铁路工程,党中央最终同意使用铁道兵修建,随着主力部队的加入,成昆铁路建设开启新的高潮。
在此线路修建过程中,铁路兵加上沿线民工共计30多万人,他们不惧牺牲,勇于奉献,在铁路沿线安营扎寨,力求提前完工。
“让党中央放心”是每一位铁道兵及民工的心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共有上千名建设者永远地倒在了成昆线上,几乎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位建设者长眠于此。
图丨成昆铁路线
由于保密工作的缘故,直到1974年,成昆铁路的建设才被世人所知,七年奋战,巍峨成昆,绵延数千里。
虽然如今成昆铁路已经停止服役,但每当提起那段历史时,总是会令人感到震撼与自豪。
1973年后,三线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实现了建设稳固的后方基地的目的,如果遭遇战争,中国已经具备了打不垮、炸不烂、能够长期独立运行支持战争的后方基地。
结语
三线建设,是毛主席着重从战争角度,而做出的一次重大战略决策,是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史无前例的一次。
图丨“三线精神”
同时,“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也是一笔属于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这就是“三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