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差点毁灭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被誉为差点毁灭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被誉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全面核大战的事件。这场危机最严峻的时候美国总统肯尼迪已经把手伸向了核按钮。当时美国有2858枚核弹随时待命准备发射,苏联方面赫鲁晓夫也不甘示弱向潜艇下达了可以随时发射核鱼雷的命令。当时人类社会已一只脚迈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当年世界离毁灭曾只有一步之遥。那么这场危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古巴导弹危机尽管是发生在古巴,但事件的主角其实是美国和苏联。当然古巴在这场危机中也是一个重要配角(而不是打酱油的龙套角色)。要搞清楚这场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有必要介绍一下两位主角以及古巴这个重要配角的情况。首先我们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古巴这个重要配角与这次危机主角之一美国只有145公里的距离。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台湾海峡最窄处仅相距130公里。
1823年美国发表了旨在独霸整个美洲的所谓门罗主义。从此美国就把拉美地区视为自家后院进行渗透扩张。就在美国家门口的古巴自然也成为了美国觊觎的目标。从1510年起古巴就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12月10日西班牙在与美国的战争失败后被迫承认了古巴独立。1901年古巴新宪法被迫接受“普拉特修正案”:允许美国保留干预古巴内政的权利。
1902年5月20日在美国的扶植下成立了受美国保护的“古巴共和国”。至此古巴结束殖民地状态。尽管古巴在形式上已成为一个国家,但仍是受美国控制的受保护国。由于古巴的独立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实现的,古巴政府本身就是由美国扶植的,所以这一时期的美古关系处于历史上的蜜月时期。古巴和美国的这种亲密关系一直持续到1959年1月2日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府被以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力量推翻。
古巴革命政府上台后废除了大庄园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古巴本国和美国大庄园主的土地都被没收,与此同时古巴境内的所有美资企业也被收归国有。当初古巴的亲美政府曾将关塔那摩租借给美国作为海军基地,而卡斯特罗上台后就坚持声称美军占据关塔那摩湾是非法行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视包括古巴在内的拉美地区为自家后院,因此极其担心古巴革命会在整个拉美地区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开始对古巴采取了封锁制裁的敌视态度。当时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形势正愈演愈烈,因此古巴在被美国敌视打压的情况下开始主动向苏联积极靠拢。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苏联为赶超美国在1949年8月29日进行了首次原子弹试爆。1953年8月12日苏联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1956年苏联开始装备第一款真正具备可靠的洲际核轰炸能力的重型轰炸机。
尽管美国是率先发明原子弹和氢弹的国家,然而苏联却是全世界第一个成功把氢弹武器化的国家。1961年苏联成功引爆了当量高达5000万吨的“沙皇炸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爆炸品。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苏冷战格局中苏联仍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直到上世纪70年代苏联才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上超过美国。因此从70年代起苏联开始在美苏争霸格局中转守为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斗争中实际上处于守势。1961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都部署了导弹基地。如果再加上部署在联邦德国的导弹基地和一批轰炸机基地足以使苏联所有工业中心都处在美国的核弹打击范围之内。50年代后期的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拼命扩充其核武库使美国得以在苏美核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尽管美、苏两国同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但实际上美国的实力在当时仍是要明显强于苏联的。
在这种局面下赫鲁晓夫迫切需要打破美国对苏联的战略包围。正好这个时候美国后院的古巴主动靠拢过来。古巴与苏联日渐密切的关系自然使美国对古巴更加敌视。1961年4月17日一支由1500多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在两名中央情报局官员指挥下突袭古巴。这时的古巴革命政府早已对可能的入侵有所预感并提前进行了应对准备工作,因此这支入侵的美国雇佣军迅速遭到了古巴正规军和民兵的迎头痛击。
三天后这支入侵古巴的美国雇佣军被消灭:1000多人被俘、约90人阵亡。这次失败的入侵不仅没能实现美国颠覆古巴革命政府的目标,反而促使古巴进一步倒向自己的战略对手苏联。1962年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请求苏联方面在古巴境内部署核导弹以保护古巴的安全。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预料到这么做会引起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应,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认为值得冒险一试。
赫鲁晓夫打算在古巴安置大约60枚导弹。这其中有的射程1600多公里,少数射程2400公里到3200公里,而且可以避开美国的预警系统,因此事实上就会使苏联打击美国的能力增加一倍,从而改变苏联的战略地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后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方位保护古巴,从而把古巴作为同美国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从此以后苏联将在美国的家门口获得一块遏制美国的基地。
这样美国在与苏联的博弈中就会始终面临卧榻之忧。因此苏联方面从1962年7月中旬起就开始在古巴实施核导弹部署计划:载有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以及导弹和核弹头的苏联舰船悄悄驶向古巴。这些核弹的威力要比广岛原子弹大25倍。为了不让美国方面发现,所以行动一直在秘密进行,然而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苏联和古巴一直在秘密采取行动,然而1962年8月美国还是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
这意味着苏联可以通过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直接对美国本土形成威胁。得知此事的肯尼迪总统自然不敢怠慢,所以下令军方加强对古巴的空中侦察与监视。10月14日美国的U-2侦察机拍摄到了在建中的古巴导弹基地的清晰照片。16日上午8点45分这些照片送到了肯尼迪的办公桌上。从这天起到1962年10月28日的13天被誉为是世界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
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危机过去七年之后发表出版了《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一书。1962年10月16日肯尼迪总统召集美国高层就古巴导弹问题开会讨论。在经过一系列的争论之后美国高层达成了一个共识:应该准备开战了。当时肯尼迪甚至已把手伸向核按钮:下令2858枚核弹随时准备发射。第二天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附近进行了入侵古巴的演习。
从这时起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始没日没夜制定战争预案,美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也频繁起飞巡航。一时间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现在我们都知道赫鲁晓夫的战略意图是通过在古巴部署导弹威慑美国。这是我们作为过来人从后来解密的档案资料中了解到的,可当时的肯尼迪却无法准确判断赫鲁晓夫的意图。在当时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双方的信息交流几乎为零。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双方都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战略意图。赫鲁晓夫的本意是想通过在古巴部署核弹作为一种威慑筹码与美国讨价还价,从而迫使美国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土耳其、西德等地的导弹基地。退一步讲即使美国不撤走这些地方的导弹基地,可在卧榻之忧的威胁下也断然不敢轻易对苏联动手。苏联方面此举在本质上仍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而并不是要对美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问题是我们作为见证历史的过来人是知道这点的,可当年身处其中的肯尼迪是不知道这点的。在当时美苏双方剑拔弩张的状态下美国方面怎么敢保证苏联这不是要打自己的节奏?事实上当美国高层得知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弹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苏联要对自己动手了。美国的纽约、华盛顿、费城、波士顿、迈阿密等主要城市都在古巴导弹的射程之内。一旦导弹从古巴基地发射意味着华盛顿方面只有十分钟左右的应对时间。
你在人家门口部署这么一个大杀器还能指望对方会忍得了?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导弹足以摧毁300个美国城市。这将导致8000万美国人因此丧命(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50%左右)。如果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真是为了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显然是美国所无法承受的。除了这种直接威胁到美国人生存的危险之外古巴导弹危机还使美国背负了一定程度的政治风险。
当时正值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一个高潮期。如果美国但凡有一点点示弱就会在小弟们面前丢脸。这将动摇美国在西方阵营中的威信地位,也会导致肯尼迪政府在国内威信扫地。这在美国的大选制度下几乎就是在给自己的政治生命判死刑。当时美国人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发言和给赫鲁晓夫的信里都措辞强硬地说:“苏联要么撤走导弹,要么就等着接受我的核武攻击”。
肯尼迪可不只是嘴上这样说说而已。肯尼迪一方面在安全会议上下令三军进入一级戒备,一方面通过电视讲话向全国告知所发生的一切。当时美国各大城市甚至进行了防核袭击的演习,与此同时美国68个携带氢弹的空军中队正24小时待命。只待一声令下美军8艘航母和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将对古巴进行全面封锁。美国在全球军事基地的军队也都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弹的行动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美国方面成功侦破了苏联的部署行动,但却无法准确判明苏联方面的战略意图。别说美国人不知道苏联想要干什么,事实上就连苏联内部很多人也不清楚往古巴部署导弹的真实企图。当时护送导弹前往古巴的很多苏联军官甚至以为这是真要和美国开打的节奏。在双方都无法准确判明对方意图的前提下任何擦枪走火都可能引发一场大战。
当时肯尼迪政府的选择其实也并不多。从后来解密的档案资料表明当时美国军方一些强势人物甚至已在计划绕开肯尼迪政府对古巴实施打击。危机期间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曾紧急召见苏联大使口头传达了他哥哥肯尼迪总统的意思:美国可以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核弹。总统迫于军方和执行委员会的压力不能出具书面文件,但总统将保证尽力实现这一点”。
由此可见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的举动确实对美国是一个重大威胁,因此肯尼迪不惜以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核弹换取苏联方面的妥协。可罗伯特·肯尼迪也表示这只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的君子协定,而不能由美国官方做出明确的书面承诺。可既然你美国人对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如此在意,那么站在苏联的立场上自然也会对美国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核弹如鲠在喉——毕竟这玩意对苏联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因此赫鲁晓夫在这个事关苏联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要求美国方面给出明确的书面承诺,而这恰恰是肯尼迪所不能提供给赫鲁晓夫的。这样的保证在美国军方鹰派人物眼中就是对苏联示弱的表现。如果肯尼迪政府做出这样的承诺将直接动摇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因此罗伯特·肯尼迪表示:“如果赫鲁晓夫执意要书面保证并因此造成拖延的话,那么总统将难以压制军方。届时局面将有失控的可能性”。
罗伯特·肯尼迪在与苏联大使的会面中还透露:“美军将会于10月29日凌晨对苏联发动全面袭击”。根据罗伯特·肯尼迪的说法:如果赫鲁晓夫不妥协,那么美军一定会开打,因为他大哥肯尼迪已无法控制军方的情绪了。从如今解密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军方确实有绕开政府直接开战的准备。1962年10月28日军方高层达成了一项共识:他们认为苏联在古巴的中导发射装置一旦完全建成就具备了轰炸美国的能力。
因此军方决定无论肯尼迪政府是否同意都将于10月29日凌晨对古巴进行闪击,然后再派出地面部队登陆并最终占领古巴。军方绕开政府直接行动属于违宪行为。在美国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军方颠覆政府的军事政变,然而就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军方第一次有了试图绕开政府自行其是的念头。如果苏联方面始终不肯向美国示弱,那么美国军方就有可能绕开政府直接打击苏联在古巴的核弹基地。
当然即使美国对苏联部署在古巴的核弹基地发动袭击也无法保证能成功摧毁所有核弹。如果当时已部署完毕的42枚核弹尚有10%未被摧毁的话会如何呢?要知道这些核弹每一枚的威力都比美国投向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大二三十倍。因此一枚核弹就能在短短几分钟内造成800万美国公民的死亡。美国当然不可能甘心单方面被动挨打,所以美国部署在西德、意大利、土耳其等国的核弹也势必会向苏联发射。
由此引发的大战不会局限于美、苏两国之间,而是会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都拉下水。换句话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就此爆发。在这样的大战中双方的核武器加起来足以摧毁整个地球。好在剑拔弩张之际双方也都没放弃外交努力。当时美国一方面在联合国谴责苏联,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美洲国家支持。1962年10月22日晚上7点肯尼迪通过广播讲话向美国和全世界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
美国随即宣布武装封锁古巴并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与此同时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宣布全军进入三级战斗戒备。10月23日美洲国家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要求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同时支持美国对古巴进行封锁。到了10月24日已有921架美国轰炸机携带核弹进行战备执勤。总计有220个苏联境内的城市、基地和交通枢纽被列入了优先打击目标。
同一天赫鲁晓夫声称美国此举是侵略,宣布苏联军舰将继续通过美军封锁线。到了10月26日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也都做好了战争准备。美国方面制定了代号“出鞘”的入侵行动:预计动用12万人登陆古巴。先由101师空降敌军后方,然后掩护第1装甲师和陆战队向哈瓦那突击。同一时期苏军也已开始进行战备:大部分R-12导弹都已可以发射。27日两队苏军驶向古巴,同行的还有4艘携带数十枚核鱼雷的641潜艇。
出发前艇长被授予最大权限:在紧急情况下艇长有权下令发射核鱼雷进行反击!这意味着美苏双方在对峙中任何插枪走火都有可能诱发一场核大战:在前方执行任务的艇长们甚至不需要向国内请示就可以下令发射核弹。核武器这种大杀器的发射权不是掌握在美、苏两国政府最高层手中,而是由前线指挥官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发射。在这种状态下核大战最终仍得以避免不得不说是全人类的幸运。
如果说从1962年10月16日到28日这13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13天,那么1962年10月27日就是这13天中最危险的一天:这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可以影响世界的未来,因为这一天对峙双方还真就发生了插枪走火的事件。哈瓦那时间1962年10月27日9点12分美军少校鲁道夫•安德森驾驶的U-2侦察机进入古巴领空后被苏军的SA-2导弹发现并锁定。苏军并没立即开火,而是犹豫了1个多小时。
在这1个多小时内安德森几乎飞遍了整个古巴。10点19分正当安德森准备离开古巴领空时苏军下达了击落命令,随后SA-2导弹命中了安德森的座机。与此同时另一架部署在阿拉斯加的U-2侦察机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误入苏联领空。苏联空军立即出动米格战斗机进行拦截。最终这架U-2侦察机成功逃回了阿拉斯加基地。短短1个小时内1架U-2被击落、另一架误入苏联领空。这一系列的巧合似乎都在刺激战争爆发。
双方在海上的对峙与在空中一样惊心动魄:苏联B-59号潜艇跟美国驱逐舰在靠近美军封锁线不远的海域狭路相逢后美舰毫不客气向苏联潜艇投掷了5颗深水炸弹,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苏联艇长已被赋予发射核鱼雷进行反击的权限。这时苏联艇长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向美舰发射核鱼雷,而美舰在遭到核攻击之后势必也会动用核武器进行爆发。这次插枪走火险些引发美苏之间的一场核大战。
还好苏联领导层也预计到了潜艇艇长头脑一发热引起一场核大战这样的风险,所以在赋予艇长可以发射核鱼雷进行反击的权限时附加了一个条件:发射核鱼雷的决定必须由艇长、副艇长、政委三人共同做出。苏联B-59号潜艇遭到美军深水炸弹攻击时已跟指挥部失去了联系。遭到攻击的B-59潜艇艇长和政委都以为美国和苏联的战争已经爆发,所以他们主张不必请示国内即向敌军发射核鱼雷。
如果这时副艇长阿尔西波夫也持同样的观点,那么苏联潜艇将立即对美舰发射核鱼雷。如果当时苏联潜艇真发射了核鱼雷,那么美国方面怎么可能不还击?然而副艇长阿尔西波夫却坚持要求B-59潜艇先上浮,等设法跟指挥部取得联系后再安排下一步的计划。阿尔西波夫的这一决定使一触即发的核大战得以暂时避免。全世界的吃瓜群众这才得以捡回一条命。
不过只要美苏双方继续这么对峙下去,那么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类似的插枪走火事件,而到那时是否还能如此幸运地避免一场核大战可就难说了。尽管战争形势一触即发,然而双方也都没放弃外交努力。10月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了一封被白宫形容为“冗长、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信。这封信显然是在情感冲动下写的,充满着要避免核战的激情。赫鲁晓夫在信中提到同意按美国的要求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不过苏联的妥协让步是有先决条件的——美国方面必须保证古巴的安全。美国为换取苏联撤出导弹只好公开许诺不侵略古巴。古巴导弹危机解除后美、苏两国在古巴达成妥协:苏联不再在古巴维持军事部署。这样一来美国本土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美国也默认了古巴作为亲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客观现实。美国不再图谋对古巴的军事占领,而是从此开始了对古巴持续数十年的封锁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