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石家庄间谍案:这4人潜伏了2年多,共窃取了国家28份机密情报
揭秘石家庄间谍案:这4人潜伏了2年多,共窃取了国家28份机密情报
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97年,我国警方破获了一起石家庄间谍案,仅仅四个人的案件,竟然涉及了我国军事,金融,商业等多方面的机密被窃取!此案一出,举国皆惊,国人纷纷痛骂因利叛国的间谍们。
“穷苦学生,勤工俭学”
张之龙家境贫困,在当时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背景之下,张之龙坚信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他自幼便刻苦学习,高中后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去东京留学的机会。
张之龙的家庭实在贫困,去东京留学实在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可张父张母不愿意让孩子放弃这么好的长见识看世界的机会,所以两人东借西借,甚至到了砸锅卖铁的程度,才终于勉勉强强的给张之龙凑上了留学的学费和路费。
张之龙深知父母为自己能好好上学做出了多大牺牲,他也十分争气,在东京每天都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课余时间也找了好几份兼职,勤工俭学,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学费,为父母减轻负担。
“相识间谍,被人蛊惑”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在自己的勤工俭学中平凡的过下去,可没想到,张之龙结识了袁文涛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刚开始,张之龙以为袁文涛和自己一样是勤工俭学在日本留学的穷学生,他还因为这个和袁文涛一见如故,十分相信他。袁文涛也没有揭露自己的身份,一直瞒着单纯年轻的张之龙。
可后来,在一次聚会中,袁文涛在酒足饭饱之后,打开了话匣子。他早就中意张之龙这个目标很久了,就想趁着这次酒会把张之龙拉拢到间谍队伍中。
袁文涛和张之龙坦白了自己是日本间谍的身份,他说自己常年流连在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从中国窃取各种方面的机密交于日本,以获得日本人的高额报酬。
张之龙知道认识这么久的好友骗了自己,特别生气,说什么都不愿意原谅袁文涛。袁文涛似乎早就料到了张之龙的反应,他慢慢的把手边的清酒喝完,出其不意的开了口。
“你,没钱吧。”袁文涛似笑非笑的看着张之龙,轻飘飘的四个字就捏住了张之龙贫穷的命门。张之龙满脸尴尬和错愕,一时间怔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份工作,就是帮忙传个信件情报,可报酬,比你做的那些兼职的工资加起来都多啊。”
“你仔细想想,传个信,就能一次性赚够几乎整个学期的学杂费,不轻松嘛?”
“你这么死脑筋的做苦力赚钱,不都白读书了么,对得起父母砸锅卖铁的供你么?”
几句话说完,张之龙已经被怼的无话可说,他满脸通红,又隐隐觉得袁文涛的话有些道理。他想到了自己因为穷被同学笑话鄙夷的画面,想到了父母借钱供自己上学的卑微脸庞,实在难以平复心情。
袁文涛见张之龙久久不语,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了作用,随即从怀里掏出一沓钞票,扔到了张之龙的面前。他给张之龙又斟满了清酒,苦口婆心劝起来。
“别怕会被国家发现,你在日本改个名字再去做这件事,没人知道的。”“自己好好考虑下,如果同意了,就喝了这杯酒吧,喝完酒,这些钱也就是你的啦。”
三言两语一说完,看看桌上厚厚的那沓钞票,张之龙隐隐心动了,改个名字,也许真的不会被国家发现吧,他沉默了良久,然后和袁文涛碰了杯,将一杯清酒一饮而尽。
“成为间谍,次次诱骗”
就这样,张之龙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加入了袁文涛的间谍组织,成了组织里面最年轻的一名成员。
袁文涛作为老间谍,手法老辣,他教会了张之龙很多传递机密情报的方法,袁文涛本就年轻,学习能力也强,很快掌握了密码传输,潜伏拍照等各种间谍方法,甚至很快就提高了自己的反侦察能力,这让袁文涛也连连称赞他的效率。
知识学完,袁文涛又带着张之龙实验了几遍,就开始让张之龙以学业有成的借口,回到了国内,开始进行单独的间谍行动。
张之龙就学着袁文熟识自己的样子,很快联络起了自己的老同学杜志国。杜志国在国家高级的军事处工作,张之龙便找杜志国喝酒聊天。他在杜志国的前面展现出一对国家军事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总拉着杜志国聊国家的军事状况。
都说酒后吐真言,三次两次,杜志国便深深相信了自己的老同学,认为他只是一个关心国家军事的年轻人。杜志国也凭借自己的这职位便利,和张之龙透露了不少国家军事机密。而张之龙也悄悄把这些机密整理好,以信件形式寄给了日本的袁文涛。
在杜志国之后,张之龙又用同样的方法结识了在金融机构工作的鲍卫国。鲍卫国比杜志国好“攻略”得多,张之龙和袁文涛一样,直接用厚厚的钞票诱惑了他,但没有坦白自己要这些机密是做什么用。
鲍卫国虽然心存疑虑,但面对张之龙甩给他一沓又一沓的钞票时,也就乖乖的将国家金融机密情报交给了张之龙,并没有多问缘由。就这样,张之龙再一次窃取到了国家的金融机密。
在日本的袁文涛接受到这些不同方面的机密情报后,觉得这个张之龙实在是有两把刷子,他十分惊讶自己招进来的新人居然有这么强的执行力,也骄傲于自己当初“没看错人”的选择。
袁文涛给了张之龙一大笔钱作为他的报酬,并在回信中连连夸赞张之龙的行动效率高,是一个“千载难得”的好间谍。
“再次行动,蛊惑人心”
张之龙早就已经离经叛道,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他对国家仅存的愧疚也在袁文涛的回信中消散了。为了得到更高的报酬,张之龙想干票大的,以窃取更多的国家机密。
张之龙用了千方百计,终于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元道成了好友。在李元道面前,张之龙扮演成了一个为了写学业论文而向李元道虚心求教,为国家发展绞尽脑汁心存远志的年轻学生。
张之龙本就有些专业知识傍身,随便伪造出几份论文稿子,几乎每天都向李元道请教专业问题,以加深自己在李元道心里的印象。
李元道渐渐相信了张之龙的话,也真的以为他只是个求学
的学生。张之龙见计谋得逞,就开始在和李元道的聊天中有意无意的提起研究所和研究成果。
李元道深信这个虚心求教的学生不会给自己和研究所带来什么危害,就和张之龙透露了一些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和私密成果。可谁料,外表单纯的张之龙马上就把得到了机密情报转手寄送给了袁文涛。
“渐露马脚,国家生疑”
张之龙在“钓”到了李元道这条大鱼后,更加抓着他不放,他也渐渐露出了马脚,每次得到秘密情报后都支付给李元道高额的报酬,李元道刚开始有些震惊 又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这些钱得到的方式实在是太脏了。
张之龙慢慢的向李元道坦白了一切,李元道刚开始错愕不已,根本不敢接受这些叛国得来的黑钱。可久而久之,李元道和曾经的张之龙一样,实在抵挡不了金钱的诱惑,慢慢的深陷其中,成了张之龙叛国组织中的一员。
李元道经过张之龙长时间的训练,已经掌握了全部进行间谍行动的知识,张之龙便回到了日本,成为了新的情报对接人员,只留下李元道一个人在中国窃取并且传递机密。
因为李元道的职位实在便利,他从研究所窃取的机密也就越来越多,向日本寄送的信件也越来越多。可动作一旦变大,自然会引起国家的注意。
在一次向日本寄送信件的过程中,邮局的工作人员检查信件时发现了端倪工作人员发现李元道居然同时向一个叫山田的人寄了好几封邮件。工作人员觉得事有蹊跷,便打开了李元道的信件想要进行查验。
可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几封信里全都是国家机密!而这些信件的去处全都是日本!这怎么得了,工作人员立刻紧急查封了这些信件,并且向国安局进行了汇报。
“国家调查,抓捕归案”
国安局仔细研究了这几封机密信件,认定这是一次对国家有着极大危害的间谍行动,国安局联络警方,请求实行立案抓捕。
警方的行动速度也很快,立刻通过这几封信件查出了寄件的在国间谍李元道,并且计划了缜密的抓捕行动。国家派人在李元道的上班路上便衣潜伏,李元道没料到警方会这么快就锁定自己,直接就被捉拿归案。
李元道被抓捕后,向警方交代了一切当间谍窃取国家机密的罪行,也自然而然的将张之龙供了出来。警方做了谨慎仔细的抓捕行动,想要将张之龙捉拿归案。
可远在日本的张之龙长时间没接到李元道的机密信件,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迟迟不肯回国,还好几次放出了虚假回国的消息,让警方的抓捕行动落了空。
警方也意识到总抓着不放肯定会打草惊蛇,便放出消息说已经将李元道判刑,国外罪犯无法追究。见国内久久没动静,张之龙便慢慢的放松了警惕,以为身处国外的他真的不会被追究责任,但为了回国窃取更多机密,他还是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而等待他的,自然是早已等在机场的警察,国家也终于将这个间谍捉拿归案。
张之龙坐在冰冷的审判室,似乎心里有什么被触动了,仅存的良心被唤醒,他坦白了一切罪行,国外和国内的间谍,见张之龙被抓,心里惶恐不安,也终于投案自首,至此,这件跨国间谍大案被破获,罪犯悉数落网,国家也尽全力挽回了很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