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里的上海是什么花?
《繁花》里的上海是什么花?
最近在央视8套首播的反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生意场上故事的电视剧《繁花》,在娱乐圈里好不热闹。有说香港大导演十年磨一剑倾情巨献,从画面到人物到故事及至演员,无不惊心动魄,精彩纷呈,群星闪耀,是当今难得一见的好剧;也有挑刺的,说不像上海,不像上海的人和事,表示看不懂,不一而足。为了弄个明白,看个究竟,我也花钱买了几集来观赏,硬着头皮看了四集,就实在看不下去了,为什么呢?《繁花》里的上海到底是什么花?
1.画面电影化。从片头开始到整个剧情的展开,所有的画面都像看电影,浓墨重彩,白天也如夜晚,景物的移换快而近,对观众的压迫感太强,不舒适;场景变化太跳动,话没听清、人没看见,事没明白,就又换了地方,有点摸不着头脑;人物的化妆和衣着比较做作和格式化,装出的派头有点明显,与现实里的生活差距较大,一眼就看出是香港电影导演拍大陆电视剧。总之,不似大陆电视剧那样温情脉脉地讲故事,清新自然地拍画面,一切都拎得清,看得明。
2.演员程式化。为了显示大制作大场面,所有的演员,不是大牌就是一线,好不高级。可是观下来,演员的脸谱化、程式化是较为扎眼的:爷叔是老经验的化身,什么都懂,每句话都有哲理,堪称挥手指方向的人生导师;宝总年纪轻轻,悟性超越常人,点石成金,终日一身华服大背头,美女环绕,一甩头一飞眼都像在亮相,有没有时间思考正事;市井里的女人如夜叉,饭店里的经理像老鸨,生意场上的女人个个似交际花,上海的闺秀淑女不见踪影;其他男人不是土匪就是土豪,投机取巧小阿三,从不正经说话,还有青帮红帮恍若隔世;剧里人人都飙上海话,本是为了体现地域特色,到头来画蛇反添足。如果,电视剧里闽南话、广东话、温州话等等一起上,你叫观众情何以堪?普通话还推广吗?那点精明、那点派头,谁不知道是阿拉上海人。
3.剧情怪淡化。《繁花》讲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商场故事。虽然背景、字幕和对话也表示是那个时候的事情,但从人物、环境、气氛和音乐的打造来看,又似把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搬到了今天。一个糟老头住着淮海路上宋家一样的别墅,还有炒股跳楼又夺命、买空卖空真真假假、花枝招展晃来晃去的女人、整日里灯红酒绿醉生梦死、时不时冒出几个小兄弟,可惜就是少了一个羡煞万千少女的许文强。这是那时朝气蓬勃改革开放的上海吗?问问那时的杨百万是不是如此的模样?如此的潇洒?看来看去,还是忘不了旧时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原来《繁花》里的上海是雾里看花,港味十足,缺少翻新和贴近生活,留下遗憾。
优点不用说,它也会在,缺点说多了,也知讨人嫌,不过爱之深才责之切,一家之言,难免以偏概全,尚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