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央视报道:多地叫停门诊输液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央视报道:多地叫停门诊输液 来源 | 基层医师公社 仲盈 2018年各地在限制输液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时间来到2019年,限制输液的脚步继续前行,一大批医院,包

央视报道:多地叫停门诊输液

来源 | 基层医师公社 仲盈

2018年各地在限制输液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时间来到2019年,限制输液的脚步继续前行,一大批医院,包括县级医院,被叫停门诊输液,静点中心不再有工作人员!

央视报道:吉林省十多家医院宣布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据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报道,近日,吉林省十多家省市县级医院宣布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1月6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发出通知,正式取消门诊输液。

这已经不是吉林省第一次叫停成人门诊输液了。据媒体报道,在2017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就取消了门诊成人输液,患者根据处方,可到二级医院或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

到今年,已经蔓延到十几家医院乃至县级医院停止成人门诊输液,可见,2019年,叫停输液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

“随着输液的危害已逐步被认识到,中国多地已陆续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不仅是吉林,据了解,虽然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输液事故频发 过度医疗急需遏制

限制输液不仅是落实分级诊疗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要求,也同样是合理用药,减少医疗事故的必然选择。

前几天多家媒体报道的一例触目惊心的输液事故引发了广泛关注。2018年12月18日下午,一男子在上海某医院就医,不料静脉输液后疑似引发过敏性休克,短短90分钟不到便抢救无效死亡。

据该男子的朋友回忆,当时他是和另外一个朋友陪同患者来医院接受治疗。第二瓶刚输两分钟,身体出现不适。后来通过监控看到张某全身发抖,手放在把手上的时候已经在摇晃……

当天18时许,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可以看到,在有充分抢救设施的医院都难以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更何况是设备相对简陋的基层。

输液事故频发,实在令人痛心,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在提醒我们,谨记“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

如今药品零差价全面推行,输液所获取的利润已经大不如前,但输液引发的事故却依然不少,因此,大家还是切莫铤而走险,合理用药,能不输液就不输液。

2019,“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从我做起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然而我国很多患者的思想完全跟这个原则相反,“能打针绝不吃药,能输液绝不打针!”为啥?病好的快啊!

滥输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但许多患者的误解加上利益诱导,不少医生顶不住压力。 因此,在压力和利益的双重诱因下,那位坚持“不输液”的医生其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是安徽省卫计委曾公布的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望周知。 2019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从我做起!

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禁止一切商业性质的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