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桃花庵中,唐伯虎与江南名妓沈九娘,冲破世俗阻力成就绝美爱情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桃花庵中,唐伯虎与江南名妓沈九娘,冲破世俗阻力成就绝美爱情 新婚之夜,九娘深情地对唐伯虎说:“你还未到不惑之年,正当画画的青春之期, 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从今之后,

桃花庵中,唐伯虎与江南名妓沈九娘,冲破世俗阻力成就绝美爱情

新婚之夜,九娘深情地对唐伯虎说:“你还未到不惑之年,正当画画的青春之期, 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从今之后,你只管安心画画,家务之事,由我来操持。”

“谢过娘子!”伯虎不由得心里甜甜的,情不自禁地吻着她红润的双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1、少年成名

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的早春时节,在苏州闾门皋桥头一家唐记酒店中,传出一个新生婴孩的哭声,全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个小婴孩便是以后驰名中国的著名画家、书法家唐寅,字伯虎。

在他16岁时,参加府试,名列第一,成为了一名秀才。在特别重视科举的明代,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但他倾心诗画艺术,无意功名,几次乡试(即全省性会考)他都没去,但经不起父母、妻子的督促、规劝,在他25岁那年去应乡试。 这次参加科考,又名列前茅,成为了举人,并且在中试举人的135名中名排榜首,成为解元。

在科举时代,解元、会元、状元俗称三元,解元唐伯虎的名字,一下子传遍南京,他的书画已驰名大江南北。

2、长亭送别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了春节,他便准备去参加京考(即所谓春闱大考),其妻何氏为他长亭送别。

正当何氏为唐寅送行来到长亭之时,唐寅的好友祝枝山、张梦晋,也一起来到长亭为他送别。

祝枝山是一位性格诙谐、风流不羁的著名诗人,经常去勾栏瓦舍,寻求佳丽。他非一般等闲人物,因而他到院中作访,出面接待的就是院中的两株名花徐素和沈九娘,他们之间诗文唱和已非一般关系了。

因为唐寅在当时以诗、画著称于江南,这班名妓中尤其是徐素和沈九娘早就想与之结交,今日祝枝山要来为他送行,徐素与沈九娘,尤其是沈九娘就想借这个机会来见见这位著名的书画家。

伯虎夫妇热情地招呼众人坐下,何氏施礼道:“有劳祝大哥、张相公前来相送!”

祝枝山笑着答言:“伯虎此次赶考,凭其才学,夺魁定是瓮中捉鳖,到时候就是三元贵客了,我怎能不前来相送!”

祝枝山随即向徐素和沈九娘说:“我来介绍一下,徐、沈二位小姐,这位就是鄙人的好友——你们慕名已久的唐解元——唐寅,字伯虎!”唐寅不由欠身示意。

祝枝山接着说:“这位徐姑娘弹得一手好琵琶,九娘的歌唱得好。九娘,你不是把解元昨天送给我的那首七绝,按其意改成了吴歌吗,你们既然抢着赶来参与送行,就唱唱这首歌,为解元公一壮行色,徐素,你就弹琵琶伴奏吧!”

话刚说完,徐素的随身侍女顺手递过琵琶。沈九娘也不矜持,起身道:“妾身历来喜欢解元公的诗画,解元公给祝老爷的那首七绝,我非常喜欢,冒昧地改了几句,以适应吴歌之体,谱了曲,请解元公、夫人及祝老爷指教!”说罢,拍打着牙板配合着琵琶的节奏,一出吴歌徐徐唱出: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

山山岭岭难阻留,问伊奔腾何时歇? 不到大海不回头!

九娘的嗓音悦耳,韵味醇美,加上吴语柔软,更显优雅动听。伯虎听得分外亲切,禁不住拍手叫好:“好,唱得太美了。我那几句俗诗,经九娘这么一改,俗中透雅,比我的高雅多了!”

“九娘唱得不好,请解元公指教!”

他们两人这样一说一答,何氏就显得不自在了。当祝、张二人带了这两个歌妓前来,她已经心中不乐,何况九娘一歌,伯虎一赞,她更是不快,但又不便发作,于是端起酒杯,递到伯虎面前,说:“要启程了,我敬你三杯酒,愿你科场得意,锦衣返乡!”

”谢过娘子。”唐伯虎接过酒,一饮而尽。

这时,九娘接着也斟了杯酒:“九娘不揣冒昧,借花献佛,解元公的夫人言之有理, 九娘借此献上一首七绝。”

上苑花开朝日明,

蟾宫折桂岂非君。

时来风送滕王阁,

且待春雷第一声!

“谢过娘子金玉之言和九娘佳作的期望之殷,我定勇往直前,以必胜之心,夺魁而归。”

这下何氏不由冷冷地看了九娘一眼,说道:“时间不早,请夫君及早登程,船夫,起锚开船吧!”

唐伯虎拱手与大家作别。

可是九娘的倩影和诗句,已经深深地留在他心上,他不由感到惊讶:“青楼中竟有如此秀美而有才华的女子,真是令人钦佩!”

3、遭人诬陷

谁知他一到京师,因他才名已誉满江南,不由引起人们议论,此番状元非江南才子唐寅莫属。但树大招风,也就因此而招人忌恨,所以有人暗中告发,说唐伯虎贿赂主考官,泄露考题,于是,皇上当即下旨,把唐寅拘禁下狱,严刑拷打,逼其口供。因属莫须有之罪名,唐寅心中无愧,故矢口不予招认。

皇帝为落实真相,又特派著名学士——大学士李东阳对此案主持审问。李东阳几经调查,明白了这是一桩冤案,于是禀明皇上结案,宣布唐寅无罪释放。

4、落魄而归

可是,唐寅被这一番折腾,考期已过,他不但不能名登金榜,反而被责以行为失检贬为浙江藩府小吏。待他出狱后,依赖朋友的帮助,凑了些银两给他治病养伤。等他伤好回转苏州时,已是当年的寒冬腊月了,朔风萧瑟,寒雪飞舞,愈添悲戚之感。

当他进得家门,他的妻子何氏不但没有半句好言安慰,还幸灾乐祸地冷淡于他。他心中愤懑,放浪形骸,整天饮酒。

何氏到了第二天,却带了丫环收拾包裹回娘家,临行时还有意地留了两句话:

若待夫妻重相聚,

除非金榜题名时。

唐寅醒来,见了这两句话,不由更加气愤,也就提笔写了两句话,发泄胸中的怨气:

功名利禄从今绝,

别择高门尽任君。

5、九娘安慰

唐寅心情苦闷,找到九娘,九娘莞尔一笑:“解元公,你还得多多保重身体,莫把这些事记在心头。天地之间,人世之上,难道除了功名利禄,就没有其他可以追求的吗?请问解元公,几千年来,历朝历代,有几个状元建功立业的?李白,杜甫,并没有得到状元的名份,尤其李白,屡遭坎坷,但他们的诗,名垂千古;吴道子,阎立本,也没有中过状元,而他们却堪称画圣,流芳百世。人在世上,我看还是讲点真才实学的好,只要解元公的笔墨在,画艺在,诗情在,品格在,我想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万花千秋仰盛名!”

伯虎不由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不禁热泪盈眶。猛然想起妻子何氏,对他落第归来那种冷漠的神情,尤其讽刺挖苦,哪里还有一点夫妻的情义,同样是个女子,两者相比,为什么竟如此天壤之别?

他想着,只见九娘提了一壶热酒而来,陪着伯虎浅酌低斟,伯虎也把她当成知己,倾吐心中的苦闷和夫妻的失和。

九娘劝道:“解元公也要体贴夫人,你遭此不幸,毁了她的希望,一时不快,也是有的。再说,她毕竟是个女人,有时想事过于偏颇,解元公,你还是多多谅解她,接她回家才是。今日天色快晚,解元公久病刚愈,体质未完全恢复,切莫贪风受凉,还请早日回府,改日再请过来,九娘还要向您请教诗画呢!”伯虎怅然回家。

6、一纸休书

第三天,依照九娘的话,到岳父家去接何氏。没有料到何氏居然不见,反而向他说道:“你既不要功名利禄,我可要凤冠霞帔!”不由伯虎愈发反感,毅然写了一纸休书,扔在地上,拂袖而去。

7、有情人终成眷属

唐寅在回家的路上,顺路又到听鹏馆去拜访九娘。

九娘那日梅亭叙话,她穿着单薄,受了风寒,躺在床上,让侍女请伯虎到她房中叙话,并吩咐侍女烫酒热茶,殷勤招待。伯虎也气愤地把今日之事告诉了她:“这个势利之妇,太过分了!”九娘与唐伯虎说了半宿话,宽慰唐伯虎,直到二更天。

看到夜已深,于是九娘就让唐伯虎到徐素房里安歇。由于夫妻情断,唐伯虎随徐素到她的绣阁,也就心无愧疚,顺水推舟。

第二天上午,九娘病体已好,与徐素一起陪他去赏梅,并到伍子胥庙去进香。

唐伯虎不由想到,伍子胥忠于吴国,立下汗马功劳,而最后却因为吴王夫差怀疑他不忠,赐剑命他自杀,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由在墙壁上题了一首七绝: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唐伯虎一直没有续弦。因为他的心灵深处,深深地留下了沈九娘的影子。

有的人喜欢上某个青楼女子,逢场作戏,人们并不会非议,可是,倘若真正的娶之为妻,那就会引起社会的舆论,乃至无谓的指责。

唐伯虎欲娶沈九娘,不要说亲友阻拦,就是九娘自己也不敢答应。人贵有自知之明,身份如此悬殊,我岂能毁了人家,九娘自己控制内心对唐伯虎强烈的爱,这份爱情,她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底。

唐伯虎按捺不住心头的爱情之火,他径直去找九娘。谁知吃了闭门羹。

伯虎不由失神落魄,闷闷不乐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途中,全身失去了控制,撞上了一顶官轿,跌倒在地上。而轿中坐的是他的好友祝枝山,一见伯虎立即下轿,扶起了他,只听他喃喃自语:“九娘,九娘。“

祝枝山知道伯虎恋着九娘,也听到街上的议论。马上把他扶入轿内,自己冒雪步行,来到府中。侍从们把伯虎扶下轿背进屋内,见他仍神志不清,急忙请医诊治。

大年初一,哪有医生肯出门,好在祝枝山自己略通医道,自己开药调理。大约两个时辰,伯虎才神志清醒,一见到祝枝山,不由哭道:“祝兄,我,我……好苦啊!”

“什么苦不苦的,我知道,还不就是为了九娘!”

祝枝山是个性格诙谐、胸襟豁达的人,伯虎与其心性相通,便把今日九娘对他的态度,以及他心中的想法,一五一十向他说了。

祝枝山一笑:“亏你还是个风流才子,堂堂七尺男儿,这点事都这么瞻前顾后,婆婆妈妈,哪里还有半点男儿之气?男子汉,大丈夫,想做的事就要当机立断,敢做敢为。”

伯虎在祝家养病半月。

过了元宵节,祝枝山便去找即将离任、荣升礼部左侍郎的王琪,把唐伯虎与沈九娘的事全告诉了他,并说:“唐伯虎与沈九娘,如能由大人出面,主持婚事,岂不是仁兄的一大徳政?”

这位王琪也是个通达之人,经祝枝山这番言语,便慨然允诺,表示愿意亲自为他们主婚。

祝枝山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唐伯虎与沈九娘,他们也感激不尽。

婚礼举行后,唐寅用积攒的一笔钱财,买下闾门北街的桃花坞,原是宋代的一个私家别墅,重新改建,作为新居。过着夫唱妇随的和谐生活,尤其是九娘,她感到这是有生以来最为得意之时。

他们在新婚之夜的那晚,九娘深情地说:“你还未到不惑之年,正当画画的青春之期,从今往后,你只管安心画画,家务之事,由我来操持。”

“谢过娘子!”伯虎不由得心里甜甜的,情不自禁地吻着她红润的双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从此,沈九娘与唐伯虎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成为一对恩爱夫妻,传为千年佳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