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丨革命性G11无壳弹步枪,装备之梦再一次破灭
军事丨革命性G11无壳弹步枪,装备之梦再一次破灭
德国HK G11无壳弹步枪
德国HKG11无壳弹步枪,这种革命性步兵战斗武器,加紧步枪的研究工作!
▲在1960年代,各国军方对换装小口径步枪趋之若鹜,但当时的西德陆军却没有随波逐流,用5.56mm步枪取代当时装备的7.62mm口径的G3步枪。在1967至1968年间,当时的西德军方、HK公司以及诺贝尔火炸药公司达成一致见解,他们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小口径的步枪,其技术性能都无法摆脱传统步枪技术水平与局限性。为此,他们选择了德国在二战中美国在二战后都曾研究过但未成功的无壳弹/枪技术,试图一举超越小口径化,直接研制并装备具有革命性的无壳弹步枪系统。这就是G11无壳弹步枪系统。
G11无壳弹步枪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枪弹的自燃技术:
▲G11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无壳弹药的设计,而无壳弹技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枪弹自燃,这也是为什么G11开发超过了20年的原因。由于普通金属弹壳能吸收和带走很多热量,使弹膛升温较慢,且在子弹入膛后又能在弹膛和发射药之间起隔热作用,所以很少发生自燃现象。而无壳弹发射时弹膛升温极高极快,且子弹入膛后发射药直接与弹膛接触,结果当弹膛温度高于自燃温度时就会使子弹自行发射。因此,无壳弹技术的革新之处正是它的最大技术难题。据说在G11早期试验阶段,许多参与试验的士兵在G11上贴着一块标签做试验,标签上的话颇具黑色幽默,自行射击的‘黑森林’发出杜鹃般的叫声,这说明当时G11的自燃问题相当严重,后来HK公司宣布所有的关键技术都得到解决。有个别专家认为G11无壳弹的降温技术仍然信心不足。
G11的4.7×33mm无壳弹
▲从1977年至今,由诺贝尔公司火炸药公司研制的配用于G11的无壳弹的弹形结构大约经历了三个方案阶段。口径为4.7mm的77型无壳弹,配用于G11步枪的第6个原型枪,发射药柱截面呈长方形(11×8mm),全长32.5mm。77型无壳弹一直用于G11的早期开发阶段。当时的77型无壳弹的发射药自燃温度为178℃,而G11的枪膛升温极快,因此在连续发射十几发弹时就会出现枪弹自燃事故。1977年在北约组织的制式步枪选型试验中,G11就因过早出现无壳弹进膛自燃而中途退出试验。
G11的无壳弹及其他无壳弹的比较
▲1988年,诺贝尔公司对无壳枪弹进行了重新设计,新弹被命名为DM11,口径为4.73mm,弹头外径4.93mm,覆铜钢被甲全铅芯结构,重3.25g,长20mm,全部埋入模压成形的发射药柱中;发射药柱主要成分为HMX耐高温火药,外表有防护涂层,药柱截面为7.9×7.9mm的正方形,上部三分一处的四个棱边上有凹槽,表明弹头方向;发射药柱顶端有半透明塑料帽盖住弹头,加上塑料帽全长32.8mm弹头底部和可燃底火之间连接有一内装扩爆药的铜盂。DM11全弹重5.2g,初速930m/s。DM11无壳弹的存放是以15发弹为单位密封在一个塑料盒内,未拆封的塑料盒封装弹可以在潮湿环境与水中贮存,在1.5米高度落在钢板上不裂封,12米高度落下不发火。而拆封弹在潮湿大气中长期贮放后仍可以正常使用。发射药柱在通常情况下极为结实,只有用硬物才能砸碎。
而对G11设计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实战中提高命中率:
▲对设计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实战中提高命中率,因为战斗中的心理压力常常会降低射击水准。另外,经统计发现,3发点射时命中目标的数量比全自动发射时还要少。因为第一发弹的命中率是最高的,而发射第一发弹时的后坐力会影响到随后射出的子弹,而3发点射是每扣动一下扳机就自动发射出3发弹头。经研究只有将射速提高到2,000RPM以上,才能提高3发点射时的命中率。这种设计的理论依然正是美国的“齐射”研究。总之,为了达到高射速点射的目的,HK公司采用了一种圆柱形转膛式枪机的设计来提高射速。从1974年至1977年,HK公司先后研制了1号至5号共五种原型枪,但试验结果显示此时的无壳弹武器系统还不能成熟到可以装备部队。所以在1977年HK公司并未能设计定型并交付部队。除了武器本身的技术还需要完成外,在与HK33进行比较试验中也发现4.3mm口径无壳弹易受风力影响,其精度表现远不如5.56mm。有经验的射手在300米距离上试射,散布圆直径居然有1.8米。所以1977年HK公司在5号原型枪上同时试验了原有的4.3mm和新研制的4.7mm两种无壳弹后,便决定从6号原型枪开始改为4.7mm口径。
▲经过多年的努力,HK的无壳弹步枪系统日趋成熟。从1981年至1982年间研制的14号原型枪已经达到可以交付部队进行野战试验的程度。1986年14号原型枪被西德军队正式定型为G11(后被称为国G11K1)。G11步枪在1987年3月开始试产。G11采用独特的转膛式枪机,有单发、高速3发点和低速全自动的射击模式。步枪上没有机械瞄具,最初的型号有一个固定的1倍光学瞄准镜,后来改为可拆卸的瞄准镜。早期原型上的聚合物弹匣容量为50发,而后期型号减少到45发,并且在弹匣供弹插槽两侧各有一个后备弹匣插槽,可在枪上同时携带3个弹匣。后期型号的枪口下方还增加了刺刀座,还可以加装两脚架。经过这一系列改进后并开始提交部队试验,在测试中认为G11可提高50%的命中率。
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已经达到部队使用要求,向部队交付了1千支G11无壳弹步枪:
▲1990年,在G11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当时的联邦防卫技术与采购署确定:无壳弹步枪在技术上已经达到装备水平。4月4日,德国陆军部宣布,G11已经达到部队使用要求,随后发给HK公司一份价值6,000万马克的订单。据称在当年已经向部队交付了1,000支G11无壳弹步枪。但就在这一年,柏林墙倒塌,东部地区急需资金建设,加上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威胁减小,换装新型枪已不再是迫切需要了。结果在1990年10月中旬,德国作出决定,在立法会议上不再讨论G11的装备问题。就这样,G11的生产采购与装备计划被取消。虽然G11的装备计划被取消,但HK公司仍对并尝试向其他国家出口G11,不过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有传闻说只有德国国防军的特种部队及美军特种部队极少量地装备了G11,但并没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