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一农村老汉问中南海警卫员:“老朱”在吗?其身份令人震惊
1960年一农村老汉问中南海警卫员:“老朱”在吗?其身份令人震惊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60年,一位风尘仆仆的白发老汉缓缓走来,张口就是一嘴湖北口音:
“老朱在吗?我想见见他,麻烦通传一声。”
朱德
警卫员十分警惕,询问老汉谁是老朱,没想到老汉竟然说是朱德。
这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位老人和朱德有什么关系?老人又有什么身份呢?
走过长征的老红军
这位老人名叫罗忠文,早年间吃过不少地主恶霸的苦头,所以对压在人民头上的统治阶级深恶痛绝。
1926年,革命思想蔓延到了两湖地区,百姓积极组建农民互助会,分享劳动资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提高生活水平。
家住湖北省咸宁县罗家嘴村的罗忠文,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了农民协会,并且加入民兵组织,跟随同伴参加鄂南暴动。
他为争取合理权益而斗争,正式成为了一名革命战士。
红军队伍
鄂南暴动结束后,罗忠文所在的民兵部队被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三师,随后就在家乡附近打游击,支援根据地的反围剿战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进行万里长征。
罗忠文是炊事员出身,他之前参加暴动的时候受过伤,最终进入炊事班发光发热,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军缺乏物资,必须想尽办法利用各种有限资源,罗忠文就拿路上随手采摘的草药和花草熬汤。
夜里还趁着其他战士休息时去挖野菜,就为了给战士们加餐。
炊事员虽然不用参加战斗,但是需要背负沉重的行军锅,各种炊具也是必须的,整体重量甚至要比一线战士更重,这就对罗忠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幸好罗忠文天生力气比较大,能够轻松背起300斤的东西,而且还不耽误正常行军,甚至还有余力帮助其他战友。
两万五千里走下来之后,罗忠文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锤炼,他已经是一名值得信赖的老班长了,在部队中德高望重,是后辈学习和尊重的榜样。
红军走长征剧照
能从长征中坚持下来的红军战士,都是我党宝贵的财富。
他们是希望的种子,在随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担当着骨干作用,给予战士们信任和帮助。
罗忠文虽然不能在一线部队杀敌,但他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可以教新兵,而且还能给前线战士提供饮食,这是他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
更何况,我军的传统就是炊事班也要进行高强度军事化训练,有的时候要比普通步兵更优秀,老红军罗忠文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与朱总司令结缘
在延安休整的时候,罗忠文被分配到了八路军总部,安全性相比其他战场要高了许多。
罗瑞卿
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我党高层将领,与朱德、罗瑞卿以及彭德怀都结下了深厚友谊。
罗忠文是老资格的炊事员,本身性格开朗外向,喜欢开玩笑,所以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并不拘束。
一来二去之后,总部的领导们都知道了罗忠文,渐渐培养出了友谊。
尤其是和朱德,他救过罗忠文的命,这给两人的关系增添了深厚的一笔。
原来在一次突围作战中,罗忠文和一些战士与大部队失散,刚好迎面碰上日寇,双方展开激烈交火,战士们被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逐渐死伤惨重。
罗忠文数次开火,打死打伤多名日寇。
但敌我火力差距太大,他被一发炮弹震晕了过去,躺在牺牲战士的尸体旁。
日军因为着急抓到大部队的尾巴,所以并没有仔细打扫战场,罗忠文在尸体堆中昏迷了一天一夜,才被后来赶到的朱德派人救下。
朱德探望罗忠文,希望他好好养伤,伤愈之后再为革命做贡献。
罗忠文很感动,从朱德的话语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感觉浑身都有力气了。
在野战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之后,罗忠文又回到了炊事班。
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有很多牺牲在了日寇的枪下,望着空荡荡的床位,罗忠文泪如雨下。
日军第二次发现了总部的位置,罗忠文和其他警卫员,赶紧护着朱德转移。
路上他们被一条湍急的河流拦住了去路,其他战士都有作战任务,只有罗忠文一人暂时没有。
敌人越来越近,这个时候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把朱德带过岸,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时间紧迫,容不得过多的犹豫。
紧急之下,罗忠文一把背过朱德,向身旁大吼一声:
“掩护我!”
然后义无反顾的踏进冰冷的河水中,艰难的在水中跋涉,一步一步的向对岸走去。
等到了对岸之后,罗忠文的全身都湿透了,被冷风一吹,冻得直打哆嗦。
朱德被他保护得很好,两人赶紧继续向前跑,逐渐甩开了追兵。
两人的交情,在这一连串互动中越发深厚,逐渐超越了身份,成为了忘年好友。
勇敢的革命战士
罗忠文一直在八路军总部,不仅与朱德交往甚密,而且还在彭德怀麾下立过功,得到彭德怀的欣赏。
当时是1938年,彭德怀作为副总指挥,需要赶往山西组织工作,这个任务很重要。
他们赶路赶得匆忙,被敌人发现了踪迹,为了安全起见,彭德怀不得不转移。
可是随身携带的大量文件不好处理,这些文件十分重要,总体重量又不轻,如果分开装的话可能会出差错,让一个人拿着的话又太过沉重。
正着急的时候,罗忠文站了出来,主动请缨携带文件,彭德怀点头同意了,嘱咐他:
“这些资料十分重要,一定要保护好。”
罗忠文抬手敬了个礼: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然后他就将30多斤重的文件牢牢捆在身上,外面又套了一件遮掩用的外套,全力保护文件不出问题。
由于战斗太过激烈,罗忠文和部队走散了,他只好躲进山洞里,用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清水度日。
熬过了两天,听到外面没有动静了,罗忠文这才出来,找准方向,再次前行。
彭德怀与周恩来
罗忠文不知道彭德怀他们转移到了哪里,所以一路上大多数时间,都在寻找队伍,希望可以通过问路的形式找到彭德怀,将文件交付上去。
一连奔波了6天时间,罗忠文终于得到了彭德怀的消息。
当他风尘仆仆地把文件送到指挥部时,彭德怀非常激动,拍着罗忠文的肩膀称赞他。
为了表彰罗忠文做出的贡献,彭德怀事后还给予了罗忠文一面红旗,甚至给出了30元的奖励。
这份意料之外的奖赏,让罗忠文很高兴,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了。
实际上,罗忠文对钱财并不看重,他坚持的是革命梦想,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个崇高理想才是他最想要的东西。
新中国成立前夕,罗忠文因为身体原因主动提出了复员。
根据罗忠文的资历和贡献,他本可以在北京安排工作,国家会负责他的一切事务,但是罗忠文拒绝了这样的安排。
罗忠文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普通农民,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所以就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收拾行装返回老家。
到了老家之后,当地政府为了宣传需要,安排罗忠文去学校和机关做报告。
他数次举例与朱德以及彭德怀的交往,向学生和干部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言辞真切,生动有趣。
坚定的信仰
虽然罗忠文回乡务农,可按照退伍标准,罗忠文可以享受较高的待遇,乡里也非常照顾,想要帮他起一栋房子,给予一些农具和耕牛。
罗忠文的复员证
不过罗忠文同样拒绝了,因为他不想当特殊,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没有必要和其他人分隔开不同,那些善意的照顾被罗忠文一一回绝。
因为有过革命的经历,罗忠文本人的性格和为人也受到尊重,所以他被村民们选为生产队队长,负责整个村庄的运转,罗忠文身上的责任担子更重了。
在罗忠文的调配下,村民各安其位,他自己也全身心投入到新身份中,休整老屋,翻平门前道路,在自家田地里种植水稻,还在屋后养了几只小鸡。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位面貌和善的老人,竟然是一位走过长征的红军战士。
罗忠文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隐姓埋名,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风采。
图源网络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罗忠文所在的村庄粮食有些紧缺。
罗忠文决定前往北京,去找曾经的老领导帮助。
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一幕,满头白发的罗忠文,走到中南海大门前,仔细询问警卫员:
“同志你好,我想打听个事,老朱在里面吗?我想找他见见面。”
警卫员满头雾水,“老朱”是谁?罗忠文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称呼,于是他连忙改口:
“我叫罗忠文,找咱们的朱总司令。”
罗瑞卿
警卫员不敢怠慢,当初的老英雄们大多健在,眼前这位可能真的是朱德的老部下,所以赶忙向中央领导报告,罗瑞卿收到了消息,匆忙跑出来迎接。
老友见面,当然免不了寒暄,他们已经十几年没见面了,老战友再次相聚,肯定有说不完的话。
罗瑞卿搀扶着罗忠文,走进了中南海大院。当时朱德有事外出,所以就由罗瑞卿负责招待。
聊了一会天之后,罗忠文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他想让国家支援一些粮食。
罗瑞卿也知道农民的艰难,所以拿出自己的粮食,全部交给罗忠文,并且还吩咐湖北省开仓放粮,给每位农民发放5斤的救助粮,帮助当地百姓。
图源网络
罗忠文很感激罗瑞卿的帮助,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道谢之后便离开了北京,再也没有去求助老战友一次,只是为了不给组织上增添麻烦。
1975年,罗忠文在老家逝世,当地政府为他组织了追悼会,纪念他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
我们要学习罗忠文身上的精神,他坚忍不拔,甘于平淡,为革命奉献了所有,他是我们应该永远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