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催生了“四无”青年?
到底是什么催生了“四无”青年?
青少年中一种新型的“病毒”正在蔓延,那就是以“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为主要特征的“四无”现象,其突出表现为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多发、自杀自残比例的持续上升。这种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担忧。我们忍不住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痛心的病态青少年群体?
一、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正在扼杀青少年的天性,是导致“学习无动力”的元凶。
在应试教育的持续压力下,各种早期的超前、超量教育愈演愈烈,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前过分透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学习无目标、自学无能力、厌学情绪多的报复式反向副作用。
几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一项跟踪研究显示: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有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过去,厌学情绪更多出现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近年正逐渐显现出蔓延扩散态势,越来越多成绩良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某些大学生从小到大,尽管背诵了无数的原理公式,做了无数的作业试卷,但从内心却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是为满足家人和社会的期待,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了,学习的内生动力突然消失,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容易爆发心理问题。
少数家长把孩子的全面成长归结为单一学习成绩指标,投入巨大的金钱开支,给孩子施加过高过多的心理预期压力,一旦孩子意识到很难达到家长的要求和期待,就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加深对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不能正确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一味对孩子学习提出高指标和严苛要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言语之间过多贬损,直接导致孩子厌学甚至厌世。
二、过分挤压和扭曲孩子的天性,除了学习,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单调乏味,是导致孩子一头扎进网络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的元凶。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长均应顺应其天性善加引导,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融入自然、步入社会的热情,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青少年学生的手机依赖症也越发严重。近年来,因为老师和家长没收手机、游戏机甚至断网逼迫孩子学习,导致多起青少年自杀自残的严重后果。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不能自拔,完全失去了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兴趣和能力,把网络游戏带来的欣悦感、成就感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价值,一旦中断游戏就痛不欲生,动辄轻生,甚至相约自杀自残。
青少年学生正是涨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天性活泼贪玩好动,但是在应试教育和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学校很少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体娱乐活动,家长也不支持孩子参与各类释放天性的亲近自然的活动,孩子只好在网络世界中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他们在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刺激促使多巴胺分泌形成愉悦感,但这种愉悦感会使人丧失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链接。
三、非传统家庭模式的增多,家庭亲子关系中过多的说教式、压迫式教育,是导致青少年社交无能力的元凶。
近年来,随着晚婚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非传统家庭模式的逐渐增多,家庭成员的亲密度、依赖度普遍有所下降,感情交流淡化,亲情融合的频率和烈度有所下降,独居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这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婚恋家庭社交观念急剧变化息息相关,但也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愈演愈烈的社交恐惧症背后,是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的蔓延。
家庭中亲子关系融洽与否与孩子的社交能力密切相关。有些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其他方面漠不关心,对学习成绩的关注也是简单粗暴的管制、强迫命令的口气,很难顺畅的良性互动和沟通,孩子到家把屋门一关,就习惯性进入个人小天地,长期以往导致孩子不会社交、不愿社交,内心极度封闭。
“人工智能化社交”应运而生。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长时间接触网络,自己又很难给予长时间陪伴,就为孩子找了网络替代品,如小度、小爱、Siri等智能语音机器人。有位小学生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跟父母多说一句话都嫌烦,有时却跟机器人谈心,在房间里一聊就是几小时。
有专家分析,社交技能的学习是青少年时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社交隔离不仅损伤了社交技能,还因为网络依赖加剧形成“不当补偿”,进一步带来生活作息和习惯的改变,或将导致下一代年轻人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生活变得更“宅”。
四、对人生规划教育重视不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缺失,是导致生命无价值感的元凶。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青少年中也引起强烈反响。想当年北大学生,有那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颇令当今的年轻人汗颜。反观现在的年轻人,学习了满脑袋的书本知识,但对人生的意义缺乏深度思考,更缺乏坚韧的行动。经合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涵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
为什么感到不满意?不妨看看这代孩子的生存环境: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逼迫孩子过早投入学业竞争;学校教育实施高强度、高频次评价(考试),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挫折感甚至是枯竭感;在家校之间的弦已经绷得很紧的同时,社会职场的高度竞争导致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敲响警钟,进而加剧亲子关系恶化……
人生规划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很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深度思考和明晰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从事什么工作才有意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被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功利主义教育冲击,孩子被要求从一个“正常者”变成“超常者”。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青少年罹患“空心病”的越来越多,除了学习考大学,在生活中找不到意义感和价值感。他们在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却供养不足,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一旦枯竭感加重,就会逐渐产生厌世的心理倾向,导致自杀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