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5岁离家奔赴前线,70年后才重返故土,106岁老母仍在家中等待
他15岁离家奔赴前线,70年后才重返故土,106岁老母仍在家中等待
这样的人虽然在古代更为常见,但其实如今也有不少。纵使是因为古代交通实在不便,可如今明明是朝发夕至,明明知道家乡就在那里,但就是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所写“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不去,只能空自怅望着等待,不想,这一等,就等到了白发苍苍。
他叫谢春生,一个出生于小山村的普通农民,家里算上他、父母、妹妹总共也就四口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因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战死他乡。母亲在听说日本人打过来以后,就带着儿女踏上了逃亡之路。
▲侵华日军旧照
一家人走走停停,流窜在日占区里,年纪小小的谢春生不断目睹着日寇对中国老百姓的暴行,他也曾告诉母亲想要参军,但母亲死活不同意。他甚至时常听到母亲的哀叹,叹世道不公,叹丈夫离去,叹孩儿长大有了自己的主意。
在谢春生15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突然听到窗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他趴在窗台看了看,回身就打定了主意。他从衣柜里捡了几件自己的衣服胡乱往一个包裹里一塞,跑到母亲窗前悄悄磕了三个头,转身就跑了出去。他不知道以后会是怎么样,也不知道母亲刚刚是不是醒来翻了个身,知道他要离去而泪流满面,他只知道,他得像个男子汉一样,踏上前线直面硝烟。谢春生走的时候,以为自己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但谁曾想,这一走,就是七十年。
▲国军将领剧照
那时候的他岁数很小,没什么政治观念。等明白过来的时候,他已在军中屡立战功,升迁到了营长。国民政府高层毅然发动内战,他作为军人,也只能被裹挟其中,虽然亦有不忍,但却无可奈何。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孟子》中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国民政府在丢了最关键的“人和”之后,就已经注定了失败。军令如山之下,谢春生跟随一众国民政府元老和要员撤往台湾。
▲国军旧照
在台湾,他接受部队安排,有了稳定的工作,再加上当时上级的牵线和介绍,他也有了妻子。两年后,他育有两儿一女。他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但他却并不快乐,身在台湾的他,内心仍系着大陆的故乡:他不知道家里到底如何了?不知道妹妹如今是否已许了人家?不知道母亲身体可曾安好?不知道他瞒着母亲参军是否让她伤心?
▲抗战老兵旧照
就这样,伴随着越来越深的思念和越来越好的生活、越来越大的孩子,谢春生逐渐老去了。从英武少年变为了白发老叟,岁月在他身上不断地留下痕迹,每当说起他的故乡,从一开始的勉强笑笑变成了现在一说起来泪流不止。逐渐步入晚年的谢春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母亲和妹妹。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正式实现了“三通”。当时已86岁高龄的谢春生看到了回归故乡的希望。已四世同堂的他不顾妻子儿女的劝阻,执意要踏上归乡路。整整七十年,流浪在外的游子终于能回家了。
▲抗战老兵回家旧照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一个月后,谢春生站在故乡大马路边上,茫然看着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土,一时间竟哽咽失语。后来,还是在当地媒体的协助下,白发苍苍的谢春生才找到了自己的家人。让他振奋不已的是,已经106岁高龄的母亲仍旧健在,一直在等着自己远走的儿子回来。
▲白发母亲旧照
那是一个碧空如洗的大晴天,母亲王秀英坐在自己院中的椅子上,被几位志愿者扶着,看着眼前同样白发满头的儿子。谢春生早已忍不住,直接趴在母亲身上,泪如雨下地喊道:“娘!”老太太愣了一下,随后拿手摸着谢春生的脸颊,亦是涕泗横流:“生娃,你回来啦!终于等到你了。”当时在场的人们,无不感伤流泪。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算是无耻如宋之问,也会在《渡汉江》里念起家乡,更何况是品行纯良的白居易呢?谢春生老人是幸运的,七十年后再回家乡,他依然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但其实更多的人,只能像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样:“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