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碧口四部曲 赵君平 (一)走近碧口 早春,乍暖还寒,最是琢磨不定。一会儿春风和煦,一会儿又冷水浇背,最像一个捉摸不定的女子,有着柔软的内心,纯良的天

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碧口四部曲

赵君平

(一)走近碧口

早春,乍暖还寒,最是琢磨不定。一会儿春风和煦,一会儿又冷水浇背,最像一个捉摸不定的女子,有着柔软的内心,纯良的天性,倔强的脾气。尽管她忽冷忽热,却让人忍不住靠近。

盼着花开,盼得心都灰了。漾水河畔的柳,有了茸茸的绿意,桃花却依然连个影子都没有。哪里的桃花开了呢?

朋友圈里一片柳绿花红,在陇南,春天来得最早的地方,应该在文县。大片的油菜花,开得一塌糊涂。如火如荼的桃花,风姿卓越,诱惑着我,小心翼翼地走出去。

恰好,接到市文联和市旅游局的邀请函,碧口要召开一个“桃园秘境 · 山水碧口 ”的采风活动,想想上次火把节,因为工作走不开,这次,刚好周末,就欣然答应了。和三五个热爱文字的朋友,驱车到了碧口。

沿途穿越无数个隧道,翻越了一座座山,时不时就被窗外闪过的柳丝,或者掠过的桃花惊艳到。甚至山坡上散布着的白色的棋子一样的羊儿,都让我们感到兴奋。一尘不变的日子,按部就班的生活,磨钝了我们敏感的心。正如那句传烂了的“心灵鸡汤”: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虽然眼前的苟且十之八九,而诗和远方却总是不到一二,可往往因为这一二的诗意,让我们忘了十之八九苟且的郁闷。

就这样,三五能聊得来的朋友,在正月底的一个周末,奔向诗,奔向春天,奔向你。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让碧口古镇笼罩在烟雨迷蒙中。看到”碧口古镇”的牌匾,激动地跑下车,合影留念。白龙江,平静的表面下,是深不可测的绿,放佛是一些被放逐的玉,流着流着就沉淀了下来,留在碧口,再也不想走了。碧口一定是养人的,温润得让人留恋,疼惜。

打开“百度”,搜索了一下“碧口古镇”,于是知道了,碧口镇,原名碧峪口、碧霞口,是甘肃四大古镇之一,与通渭县马营镇、永登县红城镇、华亭安口镇并称为“甘肃四大名镇”,在1949年以前,碧口是甘川两省的水旱码头,曾经商贾云集,繁华一时。南来北往的船只在这里停靠,交易,操着各地方言的商人,在古镇留下了商铺,甚至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筑,助推了古镇的繁华。

依稀能见到古镇的昨日记忆。

依水而居的碧口古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被四川省三面环绕包围着的文县,是甘肃的南大门,也有着“陇上江南”、“千年药乡”、“甘肃的西双版纳”等美誉。文县和江南有一样的秉性,都是水里泡着,水里养着,水灵灵的嫩。“两江八河”让文县四季温暖,四季水润。而且,江南,可没有咱们西秦岭的伟岸和绵延不绝,没有陇南的大山的雄浑和厚实。碧口是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的语言习惯大多与一江之隔的四川相似。碧口自古就有“碧口不象甘”的说法。陇南的春天,在这里登陆上岸。

这里,是大熊猫的故乡。好多的熊猫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生儿育女,安居乐业。它们爱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爱上了这里温润的气候,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样恋着这一方热土。

(二)花与茶

碧口的油菜花开得一浪一浪的,那么热情,像一群可爱的孩子,被谁讲了个笑话,全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花枝乱颤,笑得直不起腰。我拿出手机,拍一朵朵的油菜花,拍白龙江,也拍对面的山坡。满坡的油菜花笑我,像个孩子。我就和这些孩子一样的油菜花融为一体,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被装进镜头里。

碧口的二月,是花的海洋。除了满山的油菜花,还有桃花。终于见到了这个春天的第一朵桃花,就开在去往关子沟的路边,一树桃花,没心没肺地笑。天气好冷,我瑟瑟发抖,依然禁不住要和桃花合个影,大红的丝巾,被风高高掀起,那些桃花就落在了我的衣裙上。从此,一个将桃花当护身符随身携带的女子,便心中无忧,时时春暖花开了。

路过的那些灿烂的梨花,肆无忌惮地开着,雪白雪白的,美好得让人不忍直视。可那又怎样啊,不过是为我这个不美的女子,做了背景,真有点小小的得意呢!

白玉兰开得正欢。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开花的树,像这世上,所有美好的女子,都来到了这里。摄影师的镜头对准了着红妆的美丽女子,抢着让那青春的面容,留驻在镜头里。整个关子沟库区,被笑点燃了,被爱慕的目光包围,五彩缤纷的二月天,让人感到,人世界的景致,是如此美好。被关注和爱着,是如此美好!

在碧口,怎么能不喝一杯茶呢?在关子沟的大山深处,路过青石板小路,路过高高的石头堆砌的石坎,就听到鸡鸣,狗叫,宛如走进了世外桃源。在关子沟的一户人家,终于尝到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明前茶”,刚刚采集炮制的茶叶,经过滚烫的开水一冲,像是受了某种召唤,齐刷刷地站立起来,翩翩起舞。深深吸一口气,闻着茶香,押一口,连茶叶一起咽了下去,青嫩的香就在舌尖回旋。来到青青的茶园边,满眼的清脆,真想,走进茶园,做一回采茶的女子,可是,下过大雨,泥泞的茶园,不能承受我们的惊扰。于是,就把这个心愿,悄悄地收藏了起来。指尖留香,就当做我下次来碧口的由头吧!

经同行的张军民老师介绍,明前茶是最珍贵的。茶,因为时间,品种等不同的外因,而分三六九等。明前长出的茶叶,算是特级茶,谷雨前的茶叶就可能是二级,之后就是三级。同一颗茶树上的茶,就像是皇家女子,最早出生的就叫长公主,自然金贵无比。明前茶叶,大都进了富贵人家的茶杯。后起的芽子,无论怎么努力,也只能为咱老百姓解渴。就算是咱百姓人家的孩子,老大自然格外受人疼惜,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棵茶树上的茶,早一点,晚一点,都是茶农眼里的挚爱的宝贝。明前茶叶,一天一个人采的,一整天才能炮制成一斤新茶,买个2000多。到了,夏天,就只能买到100来块。原来,茶叶,也有生不逢时的时候啊。

文县的龙井,非常地道,在外,却不能叫龙井,不然就有了东施效颦的嫌疑。据“谷雲春茶店”的老板娘介绍,因为西湖龙井注册早一些,为了避免“侵权”,对外就不用龙井。在杭州的时候,被导游拉去西湖龙井的茶叶基地,大家都心照不宣,导游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消费,心里,总有几分不情愿。茶厂刚进去是一把倾斜的茶壶,在不停地往外流水。两层的茶楼,倒像是一个水上公园。当我们像贵宾一样,被水灵灵的西湖女子,引领到一个偌大的茶室里,有几个着茶服的女子,殷勤地为我们冲泡龙井,表演茶艺。作为座上宾的游客,在喝完一杯龙井之后,无论是懂与不懂茶,大家都自觉自愿的带了一点茶叶。我想,文县的茶叶,品质纯良,制作手法独特,如果能大力推广,一定会远销各处的。

(三)蜜蜂与木耳

离开关子沟,下一站:石土地村。石土地村,也叫金土地村,一个坐落在云端里的村庄。一条山腰上开出来的路,像天梯一样,打通了村庄的血脉。站在山腰,远远望去,白龙江就像一条玉带。我们离白云很近,仿佛触手可及,忽然生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敬畏之心。走在石土地村,鸡鸣桑树颠,恍然如来到了世外桃源。在山的最高处,住着几户人家。一些勤劳的蜜蜂带领着我们走进村主任张祥义的家。一个石磨子就杵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生活却再也不是老样子了。这儿的人照样是没有围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个村子,零星地住着几十户人家,都像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女主人的擀面杖已经响起来了,她在做黄豆面。炉膛里的柴火烧得正旺,一个茶壶吊在炉膛外面,锅里的水冒着热气,壶里的水也冒着热气。女主人腼腆地笑着,与我闲聊,手里的活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张主任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答应着我们的问询。村主任笑着说:“打通这条路,是我这几年最主要的工作,也是多年的心愿。以前村子里的人进镇上出售一口猪,得四五个壮汉抬到镇上,来回一天,有个什么东西也销售不出去。如今路通了,村子里的特产就能及时运到镇上去,我们的日子好过了。”

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一条路,打通了石土地村的血脉,石土地村,对外敞开了大门。

这个村子,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在高山的最高处,住着养蜂的人,这里的人,也都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碌着。

包村干部杜全新既是我们的司机,也是我们的导游,他和村民的关系就像鱼儿和水一样,村民,无论老人还是孩子,见了他都是亲亲热热的。他为村子引进一些项目,帮助村民养蜂、种果树,也养木耳。

石土地村的木耳基地就在最高处的一块空旷的坡地上。养木耳的张永玉,是个憨厚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乐呵呵地背着一背篼木耳,往家走。杜全新和他聊着木耳在网上的销售情况,乐呵呵地笑着:“最近网上火得很”。我们走到木耳基地,一大片矮矮的青冈木互相扶持着,像一片密密的小树林。第一次知道,木头,也有母性的情怀。小小的,圆圆的,绒绒的木耳,像一群小小的耳朵,挤在一起,静静地吸收着天地之灵气,悄悄地长大,默默地听着自然万物的对话。那些矮矮的木头,就是木耳的家。一些妇女在利索的摘木耳,低下头忙碌着,任凭我们拍照,闲聊,她们都不动声色。

在小小的村庄,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花灯戏的舞台。几个花白头发的老人给我们唱了几句原汁原味的花灯戏:“高高山上种高粱,风吹高粱响叮当,好喝不过高粱酒,好耍不过少年郎。”在戏团里,我看到好多的花灯戏剧本,有手抄本,有小人书大小的,还有一些秦腔剧本,有着老旧的颜色,叙说着这个村子的淳朴和厚重。花灯戏也是即性编唱,群众自编自创。看到《老少换》的剧本,忽然想到高山戏《老少换》,原来民间的文化也是相互渗透的。

杜全新告诉我们:玉垒的花灯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甘肃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当地老百姓自编自导的地方戏曲,由当地的一种社火小戏演变成而成。因为花灯戏在春节正月十五开始演出,戏台前后挂满各种彩灯,演出时彩灯歌舞交相辉映,由此得名“花灯戏”。在碧口,只有在玉垒村和石土地村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花灯戏。花灯戏让石土地村多了些文化内涵。

石土地村,神仙居住的村庄,住着一些神仙一样的村民,散落在群山怀抱里,灿灿地笑着。

(四)花轿与喜宴

出嫁的时候,穿着婚纱,坐着轿车。从来没有想过,第一次坐花轿的体验是在中庙。

一大片的油菜,正把满心的欢喜高高举起。喜庆的唢呐声一浪高过一浪。大红的棉被,大红的木板箱,大红的花轿,一切都是在极力迎合着喜庆热闹这些词语。记忆中,只有在电视上看个这样的画面了。

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一群小小的孩子,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围着我,叫我“平姐姐”,她们天真地问我,为什么要坐到花轿里去呀?为什么要当新娘子呀?我嬉笑着,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能答非所问地告诉她们,好好上学,好好吃饭,长大了就可以坐上花轿,做最美丽的新娘子了。她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要给我唱歌,跟我说话。小脸油菜花一样灿烂。多年后,她们会坐着花轿出嫁吗?

前倾油菜和万亩油菜都做了嫁妆,此刻,该是幸福的。花轿轻轻抬起的那一瞬间,眼泪差一点落了下来。我忽然变成了那个待嫁的女子。晃荡的花轿让我恍惚,人生中忽如其来的幸福动荡了我四平八稳地生活,恍如置身身在梦中。

回头寻找家人的影子,恍惚间回到24岁那一年的春天,晚霞湖的桃花开了,我也出嫁了,在最美的年华,一切,与你无关。那一张张友善的脸,笑着,闹着,让我忽然明白,这不过是在体验婚嫁习俗。

在中庙,我们都把自己再嫁了一回。嫁给了明媚的春光,嫁给了笑,嫁给了美好。

碧口人真的很会吃,“十大碗”摆上桌子,腊肉,粉蒸肉,凉粉,蕨菜……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色香味俱全。“娘家人”谈笑风生,新酿的黄酒,甜甜的,让人迷醉。王小静主席、敏讷、亚亚、我,一群来自西和的女子清唱:“麻杆儿点的亮来了,今儿个寻哥唱来了,唱着去,唱着来,心像莲花并着开,并着开。想你想你实想你,想得眼泪常淌来,常淌来。”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气氛越来越热烈!

吃过了酒席,喝过了黄酒,幸福得一派涂地。

赵君平:碧口四部曲

我和中庙镇镇长张琳谈了一下我的体验和想法,如果将“体验婚嫁民俗”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开发,让来此地的人坐一回花轿,就会不自觉地带走一些“嫁妆”,将本地旅游产品比如茶叶、手工绣品等欢天喜地带回家。张镇长笑着说:“我们正在发展四大增收产业,茶叶、食用菌、魔芋、旅游服务业,在旅游业的发展上,中庙还有很多可以发掘的地方。”很期待,下次到中庙的时候,还能坐一次花轿,再带一些嫁妆。

碧口,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还想,坐上小船,漂流在白龙江,一路惊呼着,渡到对面,又和牧羊人的妻子孩子一起渡回来。也想再看一看,白龙江和白水江怎样爬山涉水,拥抱在一起。我记住了,那铺天盖地的油菜花,记住了碧口古镇的烧烤,菜市场的鲜活。可我什么也带不走,不如,就带走这一条江吧。从此,碧口,就夜夜在梦里了。

赵君平,笔名云水禅心,80后,女,甘肃省西和县人,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华散文精粹》《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飞天》《开拓文学》《甘肃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多篇。

嗨!我是小编

负责全市优秀文艺精品的收集、整理和推介工作,凡我市文艺工作者在省级报刊、杂志发表的作品或未曾发表的优秀原创作品,参加市级以上展览的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作品,文艺作者个人专著出版、获奖等文艺信息,我们可在平台推介和发布。发送作品的同时,请将您的详细信息(包括个人艺术简介、生活照、作品介绍、参展或获奖图片、联系电话等)发送给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