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畅游喀左“东蒙文化园” 饱览民族发展“大变迁”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畅游喀左“东蒙文化园” 饱览民族发展“大变迁” 喀左浴龙谷温泉度假区由辽宁喀左建设集团为积极响应省市县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号召,于2014年投资兴建。位于喀左县城不

畅游喀左“东蒙文化园” 饱览民族发展“大变迁”

喀左浴龙谷温泉度假区由辽宁喀左建设集团为积极响应省市县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号召,于2014年投资兴建。位于喀左县城不远处王子山西麓,大凌河左岸,国家AAAA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面积8500亩,规划投资25亿元,现已投入20亿元,规划建设包括温泉度假体验区、陆地乐园区、东蒙文化展示区、房车营地及自驾露营区、博物馆温泉小镇、生态休闲观光区六大板块。

畅游喀左“东蒙文化园”

饱览民族发展“大变迁”

浴龙谷东蒙文化园,占地11万4千平方米,可与16个足球场比肩。全园分三部分:一是东蒙文化展示区,二是房车餐饮服务区;三是骑射体验游乐区。东蒙文化展示区由成吉思汗中军大帐、24座蒙古包式展厅、365米蒙古族历史浮雕墙和骑射场等组成。蒙古包式展厅内马具、兵器、服饰、剪纸、陶器瓷器、生活用品等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古朴典雅,雄浑磅礴的浮雕长卷墙,贯通南北,各类造型栩栩如生,诉说着蒙古族辉煌历史和特色文化。房车餐饮服务区,内置房车30辆,辆辆独立成院,旅居设备得心应手;12座蒙古包式餐饮大厅,可容纳数百人就餐。烤全羊、粘豆包、奶酒、奶茶等特色餐饮一应俱全。骑射体验游乐区,宽敞宏阔,绿草如茵,一平如砥,是骑马,射箭爱好者的理想乐园。

东蒙文化园分24个区块:中军大帐、蒙古源流、王府文化、马具遗存、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婚俗、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体育、蒙医蒙药、工匠用具、冠奁工艺、度量衡、王府盛宴、锁具、钱币、陈鉴工艺、皮影艺术、剪纸艺术、民间陶艺 、文创、服饰刺绣称得上是一个文化园囊括过往事:一个活灵活现的民族生活与时代映入眼帘走进心底。

文化园的灵魂 蒙古马的精神

资料显示: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 1990年) , 其中大多数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 359359人、68.92%)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 192486人、82.78% )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 ,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 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也形成了“蒙汉一家亲”的向好格局。

2014年初,蒙古马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信念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战胜艰难险阻的支柱和力量源泉。蒙古马生活在蒙古高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特殊的物种基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遗传的多样性,造就了蒙古马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蒙古马的固有特质和奉献精神塑造了“蒙古马精神”,这种精神孕育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互动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马精神可以概括为:坚韧不拔、勇往无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弘扬“蒙古马精神”,对于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弘扬“蒙古马精神”,对于激发创造热情、提升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弘扬“蒙古马精神”,对于增强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弘扬“蒙古马精神”,对于增进思想共识、守好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让才能人马合一呢?让马更好地发挥优势服务于人,让人更好的利用马的精神并与其协调一致,于是,这样的需求便激发了人的创造力,因马而生的各类配具应运而生。文化园借用各类展品将其诠释的淋漓尽致。

民族语言文字 世界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的文化,当由他的语言为其代言,蒙古语是很早以前居住在我国北部和中亚地区的蒙古部落使用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古文先后有六种,现行蒙古文有三种:传统蒙文、托忒蒙文和新蒙文。传统蒙文是从古回鹘文经过回鹘式蒙古文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托忒蒙文是在旧蒙文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拼音文字,主要通行 于新疆蒙古族地区;新蒙文亦称斯拉夫蒙文或基里尔字母蒙古文,是在俄文字母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主要通行于蒙古国。

在蒙古语方面, 1979年正式确定了蒙古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我国蒙古

言分为三个信,即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198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转发了”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关于确立蒙古语基础方言、 标准音和试行蒙古语音标的请示报告》, 决定以中部方为我国蒙古语的基础方言,以锡盟的正蓝旗为代表的察哈尔土语为标准音。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标准音词典。1997年成立 了” 自治区蒙古语标准音工作委员会”, 制定了语音规范原则。近二十年来,自治区民语委-直协同有关部门 开展蒙古语的培训测试工作。

在蒙古文方面, 1975在八省区第一次蒙古语文专业会议上规范统一了15个汉语借词的书写形式,并规范了外国国名(地区)及首都名称的统一用法。1977年八省区第二次蒙古语文专业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蒙古语文标点符号的规定”。

1991年自治区民语委下发了“关于试行蒙古语文缩写和略写法的通知”。1996年规范了“蒙古文字母顺序”。199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正字法委员会”, 招开第一次会议 ,将3000多不规范的基本词条规范为1500余条,并统一了其派生词的书写形式。

蒙古族的语言和文字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和奖项,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东蒙原是一个古代部落的称呼,也是东蒙村最早的名字。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起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传统文化,由于长期以来口耳相传,经过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不断发展和演变,逐渐丰富和完善。这些故事不仅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播,还被记录在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形式中,为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仍然在当地得到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喀左东蒙民间故事曾它不仅对东蒙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还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等形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这些故事也可以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那么,东蒙民间方言是怎样的呢?这里的一部分方言可略见一斑。

敖水伦河:大凌河

欣嬷:婶子、婶母

乌力格尔:蒙古故事

淖尔:湖、水泡子

阿扎:哥哥、兄长,也称阿哈、阿赫

胡日沁,说书人

哈然敖勒:楼子山,远处的高山

得固:弟弟、兄弟,也称都

呼和马:青色的马

哈然:目光

伯日根:嫂嫂、嫂子,也称伯日根

祭火节:旧历腊月二十三,是喀喇礼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祭火神的节日

敖勒:山

扎鲁:年轻的小伙子

浩特:城、集镇

呼恨:姑娘、女孩子、丫头,也称吾信、吼恨

摔布会:摔跤、搏克比赛

伊和浩特:大城子

昂嘎:孩子,对孩子的爱称

煞介土巴佛祖:佛祖

格格:公主、小姐,常指清朝皇家亲王的女儿

矛里铁恩佛爷:木连佛爷

营子:村子村落、子、庄

福晋:王爷的妻子

额日勒汗:阎王爷,也称额日勒格汗

诺颜:官员

呼日根:丈夫、女婿

白音:财主,有钱的富人家

姑爷:丈夫、年轻的丈夫,也是女儿的丈夫

蟒古斯:蒙古族传说中的魔鬼

驿丞:管理驿站的官员

玛尼珠:僧人的念珠

突鲁呼达:婚礼伴爷

巴德玛:荷花

劫乐布:劫:佛教用语,佛者认为宇宙最初的出现,到最后的毁灭谓之劫

巴格西:老师、先生

乌云图雅:彩霞

额布根:老爷子、老头儿

娜仁:太阳

额布根阿爸:老爷爷、爷爷,对老爷爷的尊称

萨仁:月亮

额莫格:奶奶、老奶奶

乌云:美丽、智慧

额莫格额吉:老奶奶、奶奶,对老奶奶的尊称

乌云其其格:美丽的花。

阿爸:父亲、爸爸,也称阿布

斯钦:聪明

阿嬤:母亲(俗称)、妈妈、娘,也称阿麦,应为阿妈。

阿木古郎:平安、吉祥如意

额吉:母亲(文称)

阿爸嘎:大伯、大伯父、大爷

阿伯哥:叔叔,也称阿伯嘎

大嬤:大娘,大伯母

马头琴婉转低回 那达慕实至名归

周所周知,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力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特风格,不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蒙古族音乐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蒙古族有两大乐器,也堪称“利器”,那就是“蒙古筝”与“马头琴”。

蒙古筝即雅托葛,是流行在我国锡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带古老的民族乐器,蒙古筝分为十二弦和十根弦两种。由于蒙古筝的历史悠久,在当地牧民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也是蒙古人日常娱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一般宫廷或庙堂使用的是十二弦, 十弦多在民间,为歌唱伴奏所用。蒙古筝有它独特的定弦法,属于五声音阶定弦范畴,但由长短不同的两行排列的琴码形成蒙古筝四种不同的调。蒙古筝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璀璨的艺术瑰宝之一,其艺术价值和艺术表现力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婉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简,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得名。

马头琴是草原独有的乐器,至今无法揭开揭开的奥秘是,为什么产生于某个地方的一种乐器, 它随便吐出一个音符,都能那么生动地传递出这个地方的风情与气韵,让从没有去过哪个地方的人,都能通过这声音感受到那里山水草木风俗人情。

说起风俗人情,东蒙地区有史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往交流交融地区,风俗习惯多是融合蒙、满、汉多民族传统之长,在长期传承和发展过程形成独特的民间文化。居住以“海清房”为主砖石土木结构,冬暖夏凉。服饰突出长袍、蒙靴、腰带、首饰。

待客讲究敬献哈达、喝上马酒和下马酒。其他生活节日习俗一般都有其特定的展示时机,如腊月包豆包、腊月23祭灶王、祭火神,腊月29贴对联、挂钱、门神,除夕之夜吃饺子、放鞭炮、发纸祭祖、守岁;正月初一拜年初五以后扭秧歌;正月15放焰火、闹花灯、跑黄河;清明节上坟祭祀;端午节悬艾蒿、挂葫芦、吃粽子;旧历7旧历7月15祭祀先祖撒河灯;中秋之夜拜婵娟;旧历十月初一为亡者烧纸送寒衣等等。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官大海黄河灯会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天聪八年(1635年), 喀喇沁左翼萨克衙门初设官大海7蒙古乌良哈布就从黄河河套一带动迁时,将黄河灯会活动带来,流传自今。自乾隆年间吉祥寺建成,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在庙前田野上举办黄河灯会,亦称“跑黄河”。黄河灯百转千回,巧妙绝伦,是中华灯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未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大海黄河灯会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文化特色,同佛教文化与民间秧歌活动相结合的大型民俗活动。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马背上征战南北 酒杯里化风成俗

喀左蒙古人的祖先,是清代喀喇沁左、中、右三旗乌梁海人的共组。兀良哈部人,是扎儿赤兀歹的长子,生于1160年。“者勒篾” 即蒙语有智谋之意。自幼服侍铁木真,曾多次营救其于危难之中,深受信任,被称为“有福的伴当”,是元代蒙古帝国的名将,成吉思汗四獒将军之一,十大开国功臣之一 。在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部族的战斗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享有“巴特尔”的称号。蒙古建国时,被成吉思汗封为千户长,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规定。

娶成吉思汗近叔之女华荫公主,育有二子,长子也孙贴额,次子也速不花。

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喀喇沁左、右翼、土默特左翼三旗会盟于卓索图,称卓索图盟。清顺治五年(1648),建土默特右翼旗,属卓索图盟。清康熙三年(1664),自杭爱山迁入的巴勒布水图喀尔喀左翼,附于土默特左翼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析喀喇沁右翼旗建喀喇沁中旗,仍属卓索图盟。至此,卓索图盟为2部5旗。

1914年,民国政府成立热河特别行政区,卓索图盟属之。

1928年9月,设置热河省,卓索图盟属之。

1933年,日军侵占了热河省全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东部蒙古地区会盟制取消,代之以省领旗,统属伪国务院兴安局。至此,卓索图盟不复存在。

喀喇沁是蒙古历史上著名的部落。喀喇沁又被称为“哈剌嗔"、“哈剌陈” 等,意为守护者、保卫者。其先祖的驻牧地是中亚的乌古思人地区,后来迁到了阿姆

河以南。13世纪初被蒙古军征服来到蒙古草原,元朝灭亡后哈剌赤军及其家属变为15世纪后的喀喇沁部,直到李来太师去世后被迁入鄂尔多斯境内。达延汗诸子时期,迁至大同驻牧。16世纪上半叶,进入到了兀良哈地区,此时从喜峰口、张家口、独石口边外,直到大沙窝的西南部和开平-带都成了喀喇沁部的驻牧地。兀良哈的贵族是喀喇沁万户统治阶层的组成部分,他们与蒙古黄金家族世代通婚,联姻关系不断,所以兀良哈贵族都有自己的牧地和属民,形成各自的兀鲁思。说起联姻,又不能不说蒙古族婚俗,这些婚俗,在现今的东北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仍在“世袭”,尽管时过境迁,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别地方的发挥和演变使其成为“买卖婚姻”的“陋习”,但仍然可见源于蒙古族婚俗的影子,也不影响它传承已久的历史印记。

蒙古族婚俗,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是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羊、衣服、布匹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牛羊帐篷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蒙古族传统婚礼习俗,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世代流传。自古以来,当地蒙古族聚集的地方,民间始终保持着古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婚俗。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认为氏族内所有成员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氏族内不能结婚和同婚,特别是王公贵族都隔旗结为婚缘。蒙古草原广袤辽阔,居住分散,娶妻或嫁女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女儿出嫁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与父母兄妹再见面,因此娶亲成了男婚女嫁的喜事和亲人分别的悲事。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自然要用歌唱去表达这种喜庆和悲伤,于是产生了婚礼歌。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半职业性的婚礼祝词家,男方和女方“贺勒莫沁”,双方都有歌手和“贺勒莫沁”,并逐渐形成了按照婚礼活动顺序、歌声贯穿全过程的婚礼习俗。

蒙古族婚俗流程,蒙古族的婚礼婚俗大体包括恋爱、说媒、定亲、接亲、婚礼、回门等内容。

青年男女相识相爱后,要由父母出面托友说媒,男方准备财礼。定亲时女方家要备好酒席盛情款待男方亲友,并回“四合礼儿”。

蒙古族传统婚礼要有十七道程序,前后要安排三天。

婚礼头一天, 男女双方家准备喜宴。第二天搭喜车,安柜箱,布置洞房。为新娘做被褥、缝衣裳,梳头化妆开脸。在迎亲的队伍到来之前,新娘要向父母献上哈达,行礼告别。新娘下车要接喜盆,和新郎手牵手跨火,象征爱情坚贞不渝,也喻示着生活红红火火。拜过天地,就要引入喜宴大厅拜见父母行大礼。

喜宴一边进行, 一边有亲朋好友唱着祝福的喜歌, 两位新人要依次为客人献上哈达。新郎新娘走入洞房标志婚礼结束。

送亲队伍返回时婆家要送上一块“离娘肉”。

在婚礼后的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在第八天返回,婚礼满一个月后,她还可以再回娘家住一个月,俗称“住对月",这是朝阳蒙古族传统婚俗重要的最后一部分,对女方家来说,也是一段节日般的日子。

上下五千年,一段家国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的成员不断地进化不断地发展与探索,才有了如今泱泱大国的繁衍与强大。在岁月的星河里,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犹如宝贵珠玑一般璀璨明亮,它们汇集在一起发光、发热,又像“石榴籽”一般紧凑、团结——这就是民族的信仰和力量。

(注:本文素材取自喀左浴龙谷温泉度假村——“东蒙文化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刊发于《辽宁区域经济》2023年8月号

徐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