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第一镇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
中原第一镇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
水冶镇位于安阳市西20公里处,是晋、冀、鲁、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银水冶”之美称。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镇域内安李铁路、安林公路横贯东西,大岗公路贯穿南北。东距我省钢铁工业基地安阳市仅22公里,南距煤炭工业基地鹤壁市也仅35公里,西部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太行山区。便利的交通和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使水冶镇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工业重镇,并被省、市确定为安阳市新型的卫星城镇。
全镇总面积33.3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人,下辖8个行政村和17个居委会。水冶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以钢铁为主导,建材、化工、轻纺、煤炭等多业并举、多轮驱动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三纵六横”的道路框架,总里程达35公里。专业市场繁荣昌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8.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618万元,国税地税合计1.06亿元,人均纯收入2496元。拥有乡镇企业500多家,固定资产48484万元,产值达到17.9亿元,实现利润2864万元。建成各类专业市场16个,个体工商户2800个。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3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0.2亿元,财政收入达9100万元,工商税收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45元。2005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完成6.9亿元,完成县分目标的53%,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完成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工商税收完成1.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20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在城镇建设上,形成了以十多,条主干道为框架,纵横交错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居民生活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供电量达到4.1亿千瓦时,通信总装机容量28800多门,电话普及率达到31%以上。
该镇曾先后荣膺国家建设部“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称号,被国家建设部评为“村镇建设先进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双文明镇、乡镇之星。水冶镇已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中原大地的一颗明珠。
在城镇建设上,水冶镇将近期建设与远景设想相结合,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1997年,镇政府就制定出台了《水冶镇工贸小区建设实施方案》、《水冶镇跨世纪经济建设规划》和《水冶镇1997—2010年城镇建设远景规划》,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划,明确了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
水冶镇镇委、镇政府长期坚持发展乡镇企业,增加财政收入,强力实施“—高两带”战略。“一高”即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都有所改善。镇域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局面。
水冶镇党委、政府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多元化投资体制,主要采取了“五点、三广泛”的方法。“五点”即力争国家主管部门拨点,争取县财政把城镇维护费多给点,镇财政集中点,受益单位拿点,发动群众集资点;“三广泛”即广泛发动群众,广泛挖掘潜力,广泛集中财力、物力。依此方法,该镇社会各界在城建上的投资就多达上亿元,投资遍及通信、供水、供电、交通、市场等各个领域。
水冶镇珍珠泉
镇委、镇政府依据镇城建远景规划,结合《水冶镇工贸小区建设实施方案》,投入1亿多元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和改造,新建和改建了北环路、文明路、太行路、人民路、红塔路、辅岩路等镇区道路,基本形成了以辅岩路、松涛路、红塔路、太行路、珠泉路、文明路、龙山路、人民路、安林路、南环路、北环路和一号路等主要干道为框架,以镇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了35公里。2001年水冶镇兴建了镇区第二条供水管线铺设工程和第二水源开发工程,使自来水公司的日供水量达到5万吨,对通信设施进行了扩容改造,使装机总容量达到28800门,电话普及率达到31%以上,对城镇供电线路及农网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五里槐11万KV输变站。被誉为21世纪清洁、廉价能源的天然气已引入水冶镇,使镇内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镇拥有幼儿园20所和各类学校34所,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完善的综合性医院有4所,病床总数超过500张。在绿化建设方面,主要完成了珍珠泉公园、安林路、辅岩路、北环路和新兴路的美化绿化。同时加强了对居住小区的规范化建设,新建了3个规范化居住小区,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冶铁业既是水冶镇的利税大户,同时又是污染极为严重的重工业企业。为了彻底改善该镇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对外形象,镇委、镇政府一方面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工作力度,关闭污染企业,停产治理,取缔土法烧结,拆除违法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全镇污染严重的5家大型炼铁企业仅在环境治理上的投资就超过2亿元,建成煤气发电车间3个、机烧结窑3座,既节约了能源,又大幅度降低了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排放数量,对保护镇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005年,水冶镇要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使水冶镇逐步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文明城镇,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之更加快速的推动水冶镇经济的发展,为水冶镇创造美好的明天。
日前,全省乡镇200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前100名评价结果揭晓,安阳县水冶镇位居第一。这是水冶镇继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成为全省2000多个乡镇中最具实力的乡镇后,再次夺得百强乡镇桂冠。与此同时,经中国乡镇工作委员会课题组评选,该镇又入围“2008年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居第439位。
近年,水冶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镇、三产富镇、文化兴镇、依法治镇,按中等城市建镇,增强自我城市化实践意识”的发展战略,坚持“只有产业做大,水冶才能做大;只有产业做强,水冶才能做强”的理念,大力营造经济发展新平台,推出了“四城三带”新举措,即:建设钢铁城、化工城,改造老城,建设新城,建设安林路、辅岩路、珠泉河两岸三条经济带,从而为全镇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水冶镇新上技改企业14个,投资22.3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4.6亿元;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5亿元,非公企业总产值实现175亿元,工商税收完成5.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50元。在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评比中,该镇荣获第一名。
经济发展近年,水冶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镇、三产富镇、文化兴镇、依法治镇,按中等城市建镇,增强自我城市化实践意识”的发展战略,坚持“只有产业做大,水冶才能做大;只有产业做强,水冶才能做强”的理念,大力营造经济发展新平台,推出了“四城三带”新举措,即:建设钢铁城、化工城,改造老城,建设新城,建设安林路、辅岩路、珠泉河两岸三条经济带,从而为全镇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经济优势凸现,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拉长产业链条,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形成一批钢铁龙头企业,年产生铁300万吨、钢坯200万吨,成为安阳市的钢铁生产基地。优质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球墨铸铁等主要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全镇共有大型钢铁冶炼企业7家,建材企业7家,造纸企业8家,轻纺企业3家,形成了以钢铁冶炼为主导,建材、化工、轻纺、煤炭等多业并举,多轮驱动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三年来,共投入3亿多元,新建和改造了多条城市化道路,全镇基本形成 “三纵六横”型道路交通网络,总里程达260公里。.一批居民集中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公园、广场、车站等公共设施和供气、供水、供电、通讯网络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全镇日供水量达6万吨,供电量达3.7亿千瓦时,电话普及率达64.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5%,引入了天燃气工程。专业市场繁荣昌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商品集散地优势,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走商贸发展型路子,大力发展新兴三产。全镇非公有制经济达到1803个,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各类专业市场达2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8个,大型连锁经营店16家,大型超市5个,餐饮服务业达160余家。全镇有客车近200辆,日客流量高达8000至10000人。
省百强镇
全省乡镇200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前100名评价结果揭晓,安阳县水冶镇位居第一。这是水冶镇继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成为全省2000多个乡镇中最具实力的乡镇后,再次夺得百强乡镇桂冠。与此同时,经中国乡镇工作委员会课题组评选,该镇又入围“2008年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居第439位。
2008年,水冶镇在河南百强乡镇评比中再次榜上有名,与中牟城关镇并列获得第一名。
2009年,再次获得河南百强乡镇首位!
2010年,水冶镇在河南百强乡镇中再次位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