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黄百韬没提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绝非如此,三不解或是杨廷宴编造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黄百韬没提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绝非如此,三不解或是杨廷宴编造 #精品长文创作季#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复盘淮海战役,我们就会发现,在王泽浚的第44军拨给黄百韬指挥的那一刻起,

黄百韬没提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绝非如此,三不解或是杨廷宴编造

#精品长文创作季#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复盘淮海战役,我们就会发现,在王泽浚的第44军拨给黄百韬指挥的那一刻起,第7兵團被全歼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据在淮海战场逃脱的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说,黄百韬在自尽前曾经说过,他在淮海战役期间有三不解,一是他为何要在新安镇等第44军两天?二是他为何要在等待44军的两天内,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是既然李弥已经向东来救援他,为何又不在曹八集掩护他西撤?

如果把这“三不解”浓缩一下,只有6个字,即时间、见死不救。

换句话说,黄百韬既丧失了撤退的时间,又被李弥“卖阵”了。

可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李弥没有救援黄百韬之外,其他两条都是黄百韬指挥失误导致。

黄百韬也算得上是久经沙场,不仅当过战区参谋长,又当过军长,并不是初上战场的“生头”,他真的能犯这种低级失误?

更重要的是,杨廷宴说的这番话究竟是以黄百韬的口吻在总结失败的原因呢还是在自认指挥失误呢?

可无论是总结失败原因也好,自认指挥失误也罢,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为何要突然把第44军拨给黄百韬指挥。

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蒋军“徐蚌会战”部署的也算有板有眼,可随着第44军的突然加入,一切全乱套了。

而在杨廷宴说的“三不解”中,为何没有提到第44军的突然加入搅动了战场混乱?

“三不解”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遮遮掩掩,好像在回避着什么,似乎想用黄百韬的失误和李弥的见死不救来遮掩造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对此,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三不解”并不是黄百韬真的遗言,而是杨廷宴碍于压力,拿出的一份编造或经过“改造”的遗言。

图片来自网络

第44军拨给黄百韬指挥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他撤退的脚步

当驻扎在海州的王泽浚第44军也拨给第7兵團指挥的时候,黄百韬就预感到了危险。

为何?这个部署不符合常理。

一是,在这之前,黄百韬已经指挥第25军、粤军的第63、64军和嫡系的100军了。

要知道,他可是个杂牌,能指挥4个军已经是破天荒的了。现在又把第44军也交给他指挥,手中执掌的兵权已经接近嫡系的邱清泉了。

这并非是什么好事。

难道李弥和孙元良就不会嫉妒吗?人家可是黄埔嫡系。

在战场上尤其重要的并非是兵力越多越好,而是能否自如的指挥部队。若能,自然是兵力越多越好;反之,越多越容易坏事。

如果在关键时刻,这两个人只要稍微使用点手段就能把他给坑死。这种事情在之前也并非没有出现过。

二是,第44军为何不从海州走海路撤退,而是偏要走陆路向他靠拢,这让黄百韬感到很奇怪。

44军驻扎在海州,沿海路撤兵是非常保险的。可就在大家都认为44军注定要选择这条路的时候,1948年11月5日晚上,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突然给黄百韬打了一个电话,内容是,黄百韬所部原地等待第44军,该军划属第7兵團指挥,并与第7兵團一起撤退。

那么,刘峙为何会突然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呢?

命令虽然是刘峙下达的,可执行的却是蒋氏的指令。

这是因为,蒋氏对战场局势产生了严重的误判,他认为华野不断调兵遣将的目的并非是要打黄百韬,而是要打位于海州的第9绥靖区。

因此,就在他批准黄百韬撤退的11月4日,他还命令黄百韬抽调周志道的100军增援海州。

可100军刚走到半路,蒋氏的命令变了,不仅改令100军撤回,还让第44军和第9绥靖区的部队向黄百韬靠拢。

在这一天之内,蒋氏两次反复,究竟是怎么想的?众人不得而知。

可大家知道的是,蒋氏的两次反复不仅给华野争取了两天时间,还把本来没在歼敌计划内的第44军也给送了过来。

事后大家分析,此时的蒋氏已经有些神经错乱了,而把他搞得神经错乱的人很可能就是郭汝瑰。

郭汝瑰虽然不能替蒋氏做决定,但可以影响他做决定。

而让蒋氏做出第44军走陆路与黄百韬汇合这个决定的目的,就是要以此拖住黄百韬撤退的脚步。

从这时候起,黄百韬的覆没之路正式开启了。

其实,在淮海战役中,包括蒋氏、刘峙、邱清泉和黄百韬等人的神经都不太正常。

刘峙虽然命令黄百韬在原地等待第44军,可黄百韬完全可以提前梯次撤兵啊,为何要把部队都停留在新安镇呢?他完全可以让63、64两个军先期撤退,自己亲率第25军接应撤回来的100军,然后第25军撤退,由100军接应44军撤退。

如果风格再高一点的话,可以让100军先撤,由第25军接应第44军。

如此一来,先期撤退的部队就可以提早发现运河上没有架设军桥,用两天的时间赶架军桥、弥补失误,也来得及。

可黄百韬就老老实实的在新安镇等了两天。

蒋系将领们都很奇怪,平日里战场抗命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胆大,可在这个时候却一个比一个听话,十余万人的一支部队,将领过百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对坐等第44军两天提出异议。这不是怪事吗?

刘峙 图片来自网络

黄百韬究竟有没有安排工兵在运河上架设军桥?

很多人都认为,黄百韬全军覆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没有提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

这话说得对。

可后来,在有关资料上,发现了黄百韬下令架设军桥的记载。

在11月5日,黄百韬就下令工兵部队到运河架设军桥。可一直到了11月7日,军桥也没有架起来。原因不明。

由此可见,黄百韬并非忘了这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那么,杨廷宴为何会说黄百韬的三不解中有“为何要在等待44军的两天内,不在运河上架设军桥?”呢?

原因同样不明。

很有可能的是,杨廷宴撒谎了!

不如此,不足以把第7兵團全军覆没的责任推到黄百韬身上。

杨廷宴的谎撒了不止一次。当他侥幸逃回徐州,杜聿明询问第25军军长陈士章、第64军军长刘镇湘下落的时候,杨廷宴一口咬定,二人战死了。

可杜聿明后来在功德林见到了二人。

那么,关于架设军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第44军终于赶到,第7兵團全军撤退到运河边的时候,黄百韬才知道,他在11月5日就派出的工兵竟然没有把军桥架起来。

这一惊可非同小可。

这就意味着十余万人马都要从运河上仅有的一条铁路桥通过了。

黄百韬赶紧命令工兵在运河铁桥以北搭建浮桥。可他杂牌将领身份的“短板”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黄百韬的部署是,以第25军占领牛山,向东警戒,接应第44军先行撤退;以100军占领炮车,向北警戒,掩护63、64军撤退。

从这个部署来看,黄百韬还是比较有风格的,并没有让他的基本部队先撤,而是让战斗力弱,又赶了两天路的第44军先撤。就这一点,很多嫡系将领就做不出来。

让周志道的100军掩护主力撤退,是因为100军的战斗力强。

可周志道不干了。他的理由是,浮桥不能架在运河铁桥以北,而应架在炮车以西,给100军留一条后路。不然,他不敢领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

紧接着,第63军军长陈章也说话了,他不肯让部队和主力一起渡河,而是要到窑湾渡河。

仗还没打起来,部下5个军就有两个军不听话,黄百韬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架桥的事情就再也没提,只能下令各军渡河后到碾庄圩集结。

由此可见,黄百韬不是没想到提前架桥,可桥没架起来。赶到运河边后,发现没桥又要架桥,可又因为部下的各军长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不肯服从命令,让桥还是没架起来。

这种派系之间的倾轧,已经是蒋系部队的痼疾了,不是黄百韬能够解决的。

就在黄百韬忙着渡河的时候,张克侠、何基沣率部起义。顿时,东起台儿庄、西至临城的百里防线洞开,黄百韬部向徐州撤退路线的右翼暴露,华野7、9、13纵沿着这个大口子直插徐州以东,堵住了黄百韬西逃之路。

此时的黄百韬已经到了碾庄圩附近的一个村庄,而从徐州出发来策应他撤退的李弥13兵團集结在碾庄圩西南的八义集。

李弥 图片来自网络

李弥为何见死不救?

得知李弥就在八义集,黄百韬立刻驱车去见。二人一见面,黄百韬就恳求李弥千万不要过早向徐州撤退,不然,第7兵團肯定要交代在这里了。

当时的局势是,由于张克侠、何基沣率部起义,第7兵團右翼的缺口已经堵不住了,而左翼,由于陈章不听命令偏要从窑湾渡河,已经被华野11纵和两个旅堵住。至于第7兵團主力,受从海州撤退的那些士绅、官员、商人们纠缠,仍然在运河铁桥上缓慢行动。如果李弥在这个时候撤了,后果可想而知。

黄百韬希望的是,李弥就是要撤,也得等到自己的部队全部渡过运河,在运河边上站稳脚跟后再撤。

可李弥还是撤了。

李弥撤退的理由是,中野一部自徐州以西发起进攻,刘峙判断,中野有攻打徐州的可能,并且主力已经有向东调动、推进的架势。

为了保住徐州,李弥所部只能放弃掩护黄百韬所部撤往徐州的任务,改为保卫徐州。

可刘峙哪里知道,中野此次进攻徐州,其实是战略佯动,其目的就是调动李弥回援徐州,让黄百韬部左翼的口子暴露得更大一些。

果然,李弥撤退后,黄百韬部被华野包围,但仍有一线生机,因为通往徐州的必经之地曹八集仍然掌握在100军第44师手里。

可随后,曹八集就被华野13纵攻占。

此时,黄百韬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13纵立足未稳的时候立即展开反击,打开通往徐州的通道。

可这道命令却被刘镇湘的一句反驳就偃旗息鼓了。

刘镇湘拒绝进攻的理由非常可笑:已经占领了很好的阵地,并且构筑完毕,有这么好的阵地不打一下岂不是白修了?

就这样,黄百韬被困在碾庄,再也没能跑出去。

从第7兵團开始撤退到覆灭,黄百韬确实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比如在新安镇坐等第44军两天、安排工兵架桥却未能及时督促和检查,以至于贻误军机、不具备掌控部下的能力等。

但要注意的是,这3个失误并不足以让黄百韬覆灭,因为若没有等待第44军耽误的两天时间,即使军桥没架起来,黄百韬仍然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渡过运河。

而张克侠、何基沣在黄百韬部没有受到华野大军紧逼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实行战场起义。若二人没有起义,黄百韬的右翼也就不会暴露,即使没有李弥的接应,他也可以相对从容地撤到徐州。

可这一切,都被他临时接到的,等待第44军一起撤退的命令搅了。

作为第25军副军长,尤其还是深受黄百韬信任的副军长,杨廷宴对等待第44军两天给第7兵團造成的危害以及黄百韬提前命人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一事不可能不知道,可在他借着黄百韬口吻所说的三不解中,不仅对此事只字不提,反而隐约地把责任往黄百韬和李弥身上推。

杨廷宴为何要编造黄百韬的“三不解”遗言

杨廷宴为何要把第7兵團覆灭的责任往黄百韬和李弥身上推?

难道杨廷宴害怕蒋氏因他逃离战场而要了他的命?

有这种可能,因在杨廷宴逃到南京后获得蒋氏接见的时候,蒋氏就大骂,黄百韬自尽了,你怎么不去死!

虽然他以逃回来是要报告黄百韬葬身之地的理由才暂时逃过一劫,但这不够。能够让他免死的只有把第7兵團覆灭的直接责任,即突然调动第44军走陆路撤退的责任从蒋氏身上剥离出来安在黄百韬和李弥身上。

而能起到既能剥离蒋氏责任,又能把责任安在黄百韬和李弥身上的办法,就没有比黄百韬没有提前架设军桥和李弥见死不救更好的了。

这里面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第7兵團为何会覆灭?耽误了撤退时间、李弥见死不救。

为何会耽误了撤退时间?坐等第44军两天,没有提前架设军桥。

为何要等第44军两天?为何没有提前架设军桥?黄百韬指挥失误。

至于第44军为何不走海路而改走陆路撤退,则被选择性地遗忘了。

逻辑通顺了,杨廷宴编造的黄百韬“三不解”遗言也就新鲜出炉了。

或许,黄百韬临死前真的有遗言留下,可是否就是所谓的“三不解”?真假难辨。

毕竟,黄百韬死前,身边只有杨廷宴一个人。他说啥就是啥。

若黄百韬真的留有遗言,也应该是这个:

一不解,为何要突然改变计划,让第44军从陆路撤退?

二不解,为何提前派出的工兵部队在两天之内没有架起军桥?

三不解,为何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各军还不能齐心协力作战?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