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事记:1931年9月18日至9月26日
抗战大事记:1931年9月18日至9月26日
1931年于中国而言可谓多事之秋。这年4月、7月,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第三次围剿;5月,国民党内部的反蒋势力组织广州国民政府,并于9月出师讨蒋;同时,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十余万人遇难。在东北日方不断挑衅,6月发生“中村间谍事件”,7月制造“万宝山流血事件”,煽动中、朝民间对立,引发朝鲜排华风潮。这一切的大造舆论,都是为了“九一八”事变做铺垫。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
晚10时20分,日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按照关东军司令部预定计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轨,制造了所谓“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守备队。
11时许,日守备队会同第二师团之第十六、二十九、三十联队大举进攻沈阳。驻沈阳北大营王以哲旅奉东北边防军司令部“力持镇静,不准抵抗”之严令,仓皇退走,营地被日军攻占。
此时,蒋介石乘“永绥”舰离南京赴江西再次督师“围剿”红军,周佛海等同行。
1931年9月19日
零点20分,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令辽阳师团攻沈阳近郊,独立守备队攻辽宁,骑兵旅攻长春,独立旅攻凤凰城和鞍山,炮兵团从旅顺向沈阳进发。同时急电青岛日军司令及朝鲜日军司令派援军入东北。
凌晨3时,日军第二师团攻入沈阳,6时30分,日关东军宪兵司令二宫率大队日军入城,将政府各机关、银行占领,城内警察全部缴械,沈阳城完全被日军占领。王以哲旅沿沈海路北撤开原,途中又遭日军截击,死伤甚众。
凌晨4时,驻长春日军向长春市发动总攻,袭击宽城子担任护路的我国军营,该营士兵奋起抵抗,营长傅冠军阵亡。吉林边防军参谋长熙洽电话命令“毋须抵抗”,该营一部被日军缴械,一部坚不缴械,边战边撤,长春城南之南岭军营炮兵一团、步兵一团、辎重兵一营,均奉熙洽“不抵抗”命令,含愤撤退,辎重被日军掠去,营房被烧毁,我国军队被日军打死打伤199人,晚10时半,长春完全被日军占领。
同日,日军将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湖、抚顺、沟帮子攻占。
日本驻朝鲜司令官林铣十郎未接敕令擅自派出飞行大队和混成第三十九旅团侵入东北援助关东军。飞行大队于当日下午4时到达沈阳。21日,第三十九旅团进入安东,夜10时到达沈阳附近,接替第二师团的防务。
日军驻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由日本返安东(今辽宁丹东),声称沈阳事件“乃属当然,此时须将日本之满蒙既得权利彻底解决,倘有第三国出面仲裁,应断然拒绝”。
国民党中执会通电各省、市及海外各党部,谓日军突出重兵侵占沈阳、营口、长春、安东等地,呼吁全党团结一致,除“赤匪”必须根本铲除外,必须一心一德充实政府实力,努力救国。
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决议,急电蒋介石回京主持一切。
李石曾、张继、吴铁城急电广州“非常会议”汪精卫等,劝其停止反蒋,谓今日形势,“民族之利害,实超出一切利害之上,今日惟有剿赤、救灾、御外三事为国人所同情”,望粤方“俯纳调停,共倡和平”,停止反蒋活动。
外交部就日军侵占沈阳事件照会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提出紧急严重抗议,要求立即电告日本政府迅令关东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将日军撤回原防。同日,外交部电令出席国联大会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日军入侵东北真相,请国联主持公道。
张学良电国民政府并通电全国,报告日军占领沈阳情形,略称已严令沈阳近郊各部“力持镇静,不得抵抗”。同日,张学良在北平协和医院对《大公报》记者谈,“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昨晚日军以三百人攻入我军营地,开枪射击,我军本无武装,自无抵抗”。
中国驻国联理事会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大会报告日军侵占沈阳,日代表芳泽打断施发言,宣读“满洲事件”声明,称“沈阳事件”是“地方事件”,要求国联不必过分重视。芳泽发言完后施肇基声明:“中国保留解决关于此事件之权利。”是晚,中国代表团就“沈阳事件”发表宣言,指出日军对此事件应负完全责任。
吴铁城、李石曾、张继、戢翼翘、于学忠等同赴北平协和医院见张学良,会商应付日军方针,决定无论日方如何压迫,始终持不抵抗主义,并对日侨予以安全保障。
驻京日领事馆通知外交部,称日本政府对关东军占领沈阳,认为是不幸事件,已极力阻止其行动,不令扩大。
全国人民对日军侵沈阳义愤填膺。北平各大学立组抗日救国会。全国各报均揭露日军入侵罪行。上海市党部、市商会、反日会、各同业公会分别发出通告、通电、宣言,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救国。同日,北平市党部分电中央党部、广州古应芬等要员、全国同胞,请息内争,共抗外敌,以救危亡。
北平、天津中外记者19人自动组成“新闻记者沈阳事变视察团”,赴辽宁实地调查,英文《京津泰晤士报》记者潘纳禄为团长。
德国《柏林指导报》就九一八事件发表评论指出:“不宜把此项事件视为局部问题,此事将使世界忧虑,并将使国联遇一严重工作。”同日,《德意志时报》指出:国联对此事件将“照例”使一般之期待失望,而屈服于既成事实之下。
1931年9月20日
国民党中常会续开临时会议,讨论日军侵占沈阳事件,决议三项:一、电粤方对外交表示态度;二、定本月23日全国下半旗并停止娱乐一天,表示沈阳被陷哀悼;三、推定戴季陶、邵元冲、陈布雷、王正廷、陈立夫起草告全国国民书及告各国国民书。同日,发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日军侵华对各级党部训令》。
外交部就日军侵略东北事向日政府提出第二次抗议,要求日军立即退出占领区,恢复原状,并保留进一步提出正当要求之权。
熙洽急电张作相,报告日军攻击长春二道沟及南岭炮兵团,驻军伤亡数十人。并称在未奉有副座(张学良)、钧座何种命令之时,决避免冲突。
日本驻关东长官塚本与内务局长三浦、警务局长中谷、外事课长河相等讨论满洲问题,一致主张继续军事占领,以待满蒙诸悬案全部解决;并向中国提出扩大南满日司法权行使范围,确保日本既得权利,扩大日警察行政权、处罚权,满铁并行线由中日合办,由日本铺设吉会铁路,厉行关税协定等要求。
日军在沈阳组织军政、市政两公所,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任命对华主战最力的日本驻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为市长,并改沈阳为奉天市。21日,土肥原召集市政府各机关主要成员开会,举行“奉天城市政成立会仪式”,原沈阳市长李德新被迫于当日办完移交,中国官吏被赶出机关,由日军实行“军政”统治。将我国设于沈阳的银行全部封闭,并强令各银行呈报存款数目。同时,搜罗汉奸组织“地方维持会”。
日军第二师团司令部自沈阳移至长春。
全国人民反抗日军侵占沈阳的浪潮迅速发展,中央军校学生开紧急会,决议组织救国先锋队,静待驰驱。南京新闻界组织对日外交后援会,通电全国报界一致行动宣传救国。上海各界纷纷集会,通电表示为救国救亡,愿流尽最后一滴血,并决定组织抗日义勇团。北平各大学学生纷纷集会、通电、组织团体,促政府停息内战,一致抗日。
宋哲元、庞炳勋、吕秀文、刘汝明、张自忠、冯治安、沈克、马法五等将领及所部全体官兵通电全国,要求统一全国意志,集合全国实力一致抗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同日,商震、高桂滋分别电张学良、蒋介石,愿率部抗日。
朱庆澜代表全国5000万灾黎电蒋介石、张学良、汪精卫等党政要员及全国各团体,呼吁“举国团结,一体奋斗,同舟风雨,共济艰危”。
粤方因日军侵占东北,停止入湘军事行动,令粤桂军撤回原防。同日,何应钦中止赴湘,率总部人员返赣。
江西红军主力一部向兴国老营盘蒋鼎文师发动猛攻,另一部向高兴圩毛炳文师进攻,赵观涛师、周浑元师向兴国驰援,激战竟日,双方伤亡甚多。蒋鼎文师退墩田,赵、周两师退守东固。至此,第三次“围剿”结束。
1931年9月21日
蒋介石自赣回京,在陵园官邸召集在京中央委员讨论时局及应付日本侵略办法。议定:一、外交方面: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为对日决策研议机关。二、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攻粤部队及“剿共”计划,悉予停缓。三、政治方面:推出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专程赴粤,磋商统一团结御侮办法。四、民众方面:由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分别发布告全国军民书及党员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同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上演讲,要求国民“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广州“国民政府”通电全国,宣称“今日之计,舍蒋下野,对内对外一切救亡大计,皆将无从进行。伏望全国同胞,一致赞助,促蒋下野,以挽危亡”;并主张蒋下野后,另组统一的“国民政府”,一致抗日。同日,广州“国民政府”分电蒋介石、张学良,促蒋即日下野。
考试院长戴季陶将该院及立法院日本顾问副岛及随员一并辞退,并备车护送出京。
王正廷在外交部报告对日外交方针,谓日军侵占沈阳及东北各地事除向日本政府递交两次照会强烈抗议外,已将详情电达国联本国代表,国联当能主持公道处理此事;深信《凯洛格非战公约》确能保障和平,排除武力。
施肇基致函国联秘书长德鲁蒙,报告日军侵占沈阳及东北各地情形,请国联根据《盟约》第十一条规定立采步骤,阻止事态扩大。
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率日军2700人不费一弹占领吉林省城。吉林省府代主席、吉林边防公署参谋长熙洽于20日开始令城内驻军全部撤出城区,是日向多门无条件投降,并将省府主席办公室让与多门作司令部。
平、津中外各报记者赴沈调查团19人,于20日抵达沈阳皇姑屯站,因日军严厉检查,外籍记者行动被日人监视,中国记者更无行动自由,且生命无保障,全部折回。是日,《申报》记者返津报告调查情况,略谓沈阳各银行、储金会均被日军封闭,张作霖大帅府古董、财宝损失甚巨,兵工厂库存弹药及机件悉被运往大连。
日本内阁会议开会,军事当局欲对满洲下正式动员令,因外相币原反对,提案未能通过。阁议对于驻朝鲜军队未奉敕令即自行开赴满洲之行动予以追认。
全国民众群起声讨日本侵占东北,北平、南京、上海、福州、香港、镇江、扬州、武汉、太原、徐州等城市各界纷纷集会,要求政府抗日救国。
陈诚率全体官兵电蒋介石、张学良请缨抗日,表示“愿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宁可死于亡国之前,不愿偷生于国亡之日”。
阎锡山电徐永昌,劝晋将领共赴国难,并托徐转告张学良,本人愿与张取一致行动。
韩复榘电张学良称:“弱国无外交,惟有暂行忍耐,力持镇静态度,是非曲直,将来得由公论,且既经呈报国府,应候中央依法办理。”
中东铁路召开理事会,苏方以日军入侵东铁,华军无保护能力,提出抗议,并表示苏将出兵护路。华方允转达军界尽力护路。
1931年9月22日
南京市全体国民党员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蒋介石在会上发表题为《国存与存,国亡与亡》演说,谓日本侵华暴行必将受到国际公法制裁,全国民众必能一致奋起共救危亡;“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并要求民众“严守秩序,服从政府,尊重纪律,勿作轨外之妄动”。大会决议:一、通电全国各军政领袖,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二、呈请中央即日宣布对日绝交,准备作战;三、通电全国民众总动员;四、急电中央并张学良转东北全体官兵誓为抗日保国而战;五、通电全国对日永远经济绝交。会后大会主席团全体赴胡汉民住处,敦促胡即日视事,共谋国是。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提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的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特别在满洲更应该加紧的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紧在北满军队中的工作,组织它的兵变与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
国民党中央为日军入侵东北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全国同胞“确实团结”,“坚定沉着”,“加倍刻苦”,“救国御侮”。
蒋介石邀于右任、戴季陶、丁惟汾等协商对日方略。午后,戴往访胡汉民,商榷对日方针并劝胡重新任职。
徐永昌、杨爱源、傅作义等16名晋军将领通电吁请停止内争,抗日救国。
国际联盟讨论施肇基所提要求干涉日兵强占满洲事件案。施详述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经过,要求国联“仗义执言、出而干涉”,使日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恢复事变前状况,并赔偿一切损失。日本代表芳泽极力为日军侵华辩护,反对国联干预,力主两国直接交涉,就地解决。双方辩论激烈,最后理事会通过英国代表薛西尔的提议,授权大会主席西班牙外长勒乐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劝告双方避免事态扩大,并立即由两国协商撤兵。会议并决定派遣委员会前往满洲调查。
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同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两大佐及石原莞尔中佐等密谋制订《蒙满问题解决方策案》呈日陆军大臣,其方针为建立一个受日本支持的“以东北四省与蒙古为领域,以宣统皇帝为首领”的中国政权。
颜惠庆、章宗祥、曹汝霖应张学良电召到平,研究对日外交问题。
全国抗日声浪沸腾。国民党鄂、滇、冀、晋、平等省、市党部及菲律宾总支、墨西哥、利物浦等海外支部纷电国民党中央,请立即进行全国动员,与日决战。中央军校成立反日运动委员会,电请国民政府令张学良严守国土,不得取无抵抗主义。东三省旅京同乡及东三省籍军政两校学生1000余人赴中央党部请愿,要求抗日。上海800余团体代表5000余人集会,决议将上海反日援侨委员会更名为抗日救国委员会,组织抗日义勇军,要求国民政府对陆海空军下总动员令,驱逐日军出境,收复失地。广州召开反日大会,组织抗日救国会,大街小巷皆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标语。
蒋介石电告张学良,若日方胁迫以签字承认“二十一条”为退兵条件,望设法严拒。此案在京已归为国际交涉。
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宪兵司令陈兴亚等抵北平。荣、陈见张学良报告东北情况。据与荣同行者谈,兵工厂现存步枪八万支、机枪4000挺,飞机场新旧飞机200架全部被日军缴获,损失达一万万元。
苏联外交委员会正式通知驻苏日本大使及中国代办,声明苏联政府对于满洲方面之冲突不能坐视。23日,日使通知苏联,声明日军军事行动以南满、东蒙为限。
日本所赠我国水灾赈济品运沪,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决定对日赈品拒绝接受。
1931年9月23日
国民政府就九一八事变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略谓日军入侵东北,关系我国存亡,“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全国同胞应团结一致,信任政府。
国联理事会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满洲问题。中国首席代表施肇基力主由英、法、意、德等列强派遣外交委员团前往满洲实地调查,日本代表芳泽极力反对第三国干涉。
外交部接国联理事会紧急通知,内称为解决满洲问题,务请中日政府避免一切足以使事变扩大或足以妨碍和平解决之行为,由中日代表会商切实办法使两国立即撤兵,希两国政府能答应此提议。同日,王正廷电复国联,对国联提议表示满意,重申中国一切听命于国联,已严令中国军队不得与日军发生冲突,告诫全国人民持严肃镇静态度。
外交部向日政府提第三次严重抗议,要求立即撤退日军,将占领各地完全交还。
张学良通电宣布,沈阳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及辽宁省政府均被日军占领,不能再行使职权,现将该两机构暂移设锦州办公,由张作相代理边防司令长官,米春霖代理省府主席。28日,米春霖偕同在平省府委员离平赴锦州组织临时省署。
张学良电东省特区长官公署和护路军司令部,如日军向哈尔滨推进,“向我军施行压迫动作,该部应即避免冲突,暂向安全地带退避,以期保全”。
国民党河北、北平、天津、平绥路、北宁路五党部联衔电请国民党中央强硬对日,电请粤方息兵共救危亡,并致电全国军人积极备战。
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电蒋介石、张学良,略谓日本“无端称兵,侵我辽沈,此而可忍,则亡国灭种,即在眉睫”,除请政府对日严重抗议外,全国上下应团结一致,共同御外。表示“虎城分属军人,职司卫国,枕戈待命”。
南京党、政、军、学、农、工、商、妇各界10万余人举行反日救国大会,通电呼吁团结一致,平息内争,抗日救国。并决定组织救国义勇队,为政府后盾;请中央将卖国媚日的外交部长王正廷撤职严办;请中央恢复民众运动,以振民心;请蒋介石集中全国兵力对日宣战。
南京卫戍司令部队宪兵教练所日本教官加藤、工兵团教官时目、警卫第二师教官本达等15人解雇,是日离京回国。
四川省府主席刘文辉、四川省善后督办刘湘联名通电呼吁“破除畛域,泯释猜嫌,戮力同心,共御强寇”,并表示愿督率川军“荷戈前驱,共赴国难”。
张继、李石曾、万福麟、鲍文樾由北平飞抵南京见蒋介石,商议对日入侵问题。蒋说:你们回去告诉汉卿(即张学良),现在他一切要听我们决定,万不可自作主张,千万要忍辱负重,顾及大局。同日,蔡元培、张继与陈铭枢离京去沪转轮往广州,与粤方会商联合对日问题。
驻重庆日领事清野长太郎增调日舰一艘开重庆,欲以武力镇压该市人民反日运动,并致函威胁刘湘,若反日过激,与军舰发生冲突,概不负责。刘湘除电请国民党中央交涉外,劝人民力持镇静。
日内阁会议,外交、陆军两相就对满蒙策略问题争论激烈。外相币原认为陆军如欲吞并东三省,无异吞一炸弹,将陷德国覆辙。会议决定,对东北三省以外交保障占领。
吉鸿昌被蒋介石所迫离沪赴欧美各国考察。吉临行表示,因九一八事变发生,不忍去国远游,但“各友人以一切齐备,仍促前往,余遂不能不含泪登舟”。
香港各界集会悼念东北受难同胞,与会者袖缠黑纱,团体下半旗志哀。
9月24日 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延期至11月12日召开。
国民党中央公布《义勇军教育纲领》,规定全国高中以上学校一律组织青年义勇军,初中以下组织童子义勇军,实施军事训练,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纲领。
立法、监察两院委员举行第二次联席会议,通过提请政府设立大规模国际通讯机关,宣传日军侵华事实;集中外交人才派充各重要国公使;通令全国各地驻军实行正当防卫;南京与广州商彻底解决纠纷等14项决议案。
广州非常会议发表宣言,宣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推倒蒋中正之个人独裁,为今日共同努力之目的”,“蒋中正之个人独裁一日未推倒,则对外一切皆未由进行,而日本帝国主义者之凭陵于中国,将有加无已。”只有打倒蒋介石,才能进行抗日救国。
张学良之代表万福麟、鲍文樾离京回平,向张报告见蒋介石经过,并转交蒋之亲笔信,略谓“外交形势,尚有公理,东省地位,必系整个,切勿单独交涉,而妄签丧土辱国之约。且日人狡横,速了非易,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随后,万对记者谈,东北当局对日军入侵事件,一切听从中央办理。
粤桂军自九一八事变后,相继从湘边开回本省。是日,余汉谋、李扬敬部从韶关回广州。
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决议:请中央调集大军驱逐日军出境,并请中央通令全体党员一律受军事训练,为民先锋;市执委会组织上海义勇救国军,通令全市党员一律加入;市各区党部定期刊物一律改出抗日救国报。
上海各大学抗日救国会代表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同日,太原10万人召开抗日救国大会。徐州、蚌埠、平汉路党部及工会,均成立抗日救国会、宣传队。
袁金铠在日军卵翼下成立“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袁任委员长,于冲汉、丁鉴修、阚朝玺、李友兰、孙祖昌、张成箕、金梁、佟兆元为委员(李友兰、佟兆元先后声明退出)。25日,该会向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呈“请愿书”,请求日军不要撤走,以维持秩序。27日,该会遵日军旨意改称“辽宁省地方维持委员会”,并声称暂代省政府职能。
日本政府发表《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诡称日本不愿在满洲动用武力,只愿日本臣民能在满洲从事和平事业,使其投资有安全保障和获有开发地方的机会。诬指中国打消日本增进友谊之企图,日军此次行动,全系华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附近一段路轨所造成。日本在满洲仅1.4万人,而华军则有22万,恐一旦铁路截断,日人生命难保,故不得不占据满洲各要地。但“帝国政府在满洲没有任何领土要求”,主张该事件就地解决。
日本政府函复国联,诡称日本仅为保护日侨及南满铁路而采取军事行动,始终防止扩大,专心于中日两国交涉,以求和平解决;并称沈阳、吉林留有驻军若干,以为戒备,并非军事占领。同日,日政府训令芳泽答复国联理事会:一、“满洲事件”系自卫,性质系局部冲突,国联及第三国不容置喙;二、满洲之中日关系有特殊性,国联派遣调查委员,恐反碍两国关系,日政府不能应命。
日飞机连续轰炸北宁路列车,竟违背国际公约使用达姆弹,打死打伤旅客多人。
美国驻日公使向日本政府转达美国国务卿史汀生22日代表美国政府就“满洲事件”召见时的意见,史汀生称“自沈阳事起后,军事行动之扩大,其重大责任似须由日本负之”。但公使在转达时声明,“美国不欲干涉日本之事务,此文不得视为抗议”。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同文照会,要求两国政府保持克制,避免新的敌对行动,采用非暴力手段解决事端。
美国华侨拒日救国后援总会在旧金山成立。
1931年9月25日
国民政府任命颜惠庆为驻美国特命全权公使,原任伍朝枢辞职照准。
国联理事会讨论中日复文,主席勒乐宣称:“对日牒所称‘日政府极欲保障中日间交涉之和平解决,大部分日军已撤回南满铁路区域内,现驻沈、吉等以资戒备之少数士兵待形势许可时即须撤回’一节,甚为满意。”施肇基请国联派中立委员会赴满洲监视日本撤兵,并声明“中国完全听命于国联,毫无保留条件”。芳泽反对国联干涉及派调查委员会,主张中日直接交涉。虽施肇基激烈反对,但国联屈服于日本压力。英代表薛西尔表示赞成芳泽由中日两国解决满洲争执之主张。
何应钦、陈铭枢、朱绍良、孙连仲等30余在赣“围剿”红军的将领联名通电,吁请全国袍泽一致奋起,息争御侮,同赴国家危难。
原东北军第二十五旅张作舟部开抵榆树县宣布抗日。
赣南各地红军为团结抗日,力避与国民党军作战。是日,徐源泉部进占湖北蕲水一带,该地红军亦未加抵抗,主动撤走。
日舰两艘运载陆战队开往海州(今连云港),强行登陆,驻军梁冠英部交涉无效。
日军驻长春守备队第六大队所属一部及羽山支队共500余人由上田中佐率领占领洮南,控制洮昂铁路。
1931年9月26日
驻陕、豫、湘、鄂、赣、皖等省将领百余人由何应钦领衔联名电汪精卫、陈济棠等粤方要员,主张团结一致,“泯除党争”,“肃清匪患”,“拯救灾黎”,“抵御外侮”,“毋以填海之心,致贻下井之诮”。
上海各大学学生代表赴京请愿团刘旋天等51人向国民政府请愿:一、集中兵力,驱逐日兵出境;二、惩办不力外交官员;三、令张学良迅速出兵;四、发给各大学学生枪械,武装全国学生;五、实行革命外交,不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上海800余团体20万群众举行抗日救国大会,王晓籁主席,决议:电中央限令日军退出占领地,否则对日宣战;电蒋介石统一军权抗日;电促粤方泯灭私见,一致对外;电全国永久对日经济绝交;严惩奸商;枪毙王正廷,严惩臧式毅,令张学良出兵抗日,戴罪立功;实行征兵制,确定义勇军为永久组织。同日,南昌、宁波亦举行10万人抗日救国大会。
吉林省政府在日军控制下改组。多门中将、坪井大佐在吉省府召开地方士绅会议,宣布解散吉林省府,另组长官公署,以熙洽为长官,坪井为警备司令。公署下设民政、军务两厅,职员中日各半。长官公署须受日方监督,任免官吏须得日方同意。省城防务以留守日军担任。28日,伪长官公署发表声明,同南京政府和张学良政权脱离关系,宣告“独立”。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史·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