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耶稣和圣经中的耶稣
历史中的耶稣和圣经中的耶稣
关于耶稣,不同信仰环境、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历史学家只采信有证据支持的事迹,基督信徒则对“不可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神迹报以相信。因此,历史学家与基督教对耶稣的生平也存在相去甚远的版本。这篇文章就要说一下历史中的耶稣以及圣经中的耶稣。
一、研究耶稣生平的历史学原则
历史学家研究耶稣的生平非常困难,因为史料极为有限,只有少数史学资料可供参考。
例如,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曾在《犹太古史》记载过耶稣的生平。不过,关于耶稣受难而复活的事迹,非基督教徒则认为这可能遭到后世基督徒的篡改。
另外,罗马历史学家塔西图在著作《编年史》中略有关于耶稣的记录。由于塔西图出生在公元56年,并非基督徒,所以他的记载可能比较中立、客观。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关于耶稣生平的信息都来自于新约圣经。历史学者认为,新约圣经的一部分体现了耶稣真实的言行,而另一部分则是信徒们的演绎。为了“去伪存真”并找到历史中的耶稣,历史学者在研究圣经资料时设定了以下标准:
1.是否存在多个独立证据
例如,耶稣宣讲天国的事迹在各种福音书、书信以及其他圣经文本中都有记载。通过多个独立证据的支持,可以确认耶稣宣讲天国的事实。
2.是否符合差异性原则
如果某个事件的记载与作者本意相违背,通常被认为真实性较高。这也叫差异性原则。因为有理由相信,教会不会编造一个对自身不利的传说。
比如,圣经记载了耶稣接受约翰的洗礼。一个无罪的人怎么会接受悔改的洗礼呢?根据差异性原则,这个事多半是真实的。
再比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被捕时,门徒彼得拔刀砍掉了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这与耶稣倡导的和平怜悯理念是违背的。基于同样的原则,这件事很可能也是真的。
在耶稣受刑时,十字架上有一个小牌子,写着“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王”(其英文缩写INRI常出现在基督教十字架上),这是罗马统治者对耶稣的一种嘲讽。但这类称呼却时常出现在福音书中。基于类似的原则,这个细节也有足够的可信度。
3.是否符合双重不相似原则
如果某句话既不符合当时犹太教,也不符合原始基督教的说法,那么就有可能是耶稣的独特教导。
4.是否有亚兰语的痕迹
由于耶稣很可能说的是亚兰语,如果在福音书中含有亚兰语的词汇、语法、句法、节奏、押韵等等,就可能真实地反映了耶稣的言行。
5.文化和历史标准
文化和历史标准 是否符合当时巴勒斯坦的历史文化背景。
当然,这些标准在学界还存在争议,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
二、历史中的耶稣
遵循这样的标准,历史中的耶稣大概是这样一段简单的文字:
耶稣出生于公元前4-6年。他的童年和早年都在加利利的一个名为拿撒勒的村庄度过。成年后,他接受了约翰的洗礼,然后在加利利各乡各村召集了门徒进行传教。
最后,当他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时,他在圣殿制造了一些骚动。
在与门徒共进逾越节晚餐后,他被大祭司派人逮捕,随后被罗马行政长官彼拉多下令钉死在十字架上。
门徒起初逃回了故乡,后来他们声称看见了耶稣,并坚信他会回来建立天国。因此,他们组建了一个群体,等待他的回归,并努力传播耶稣的天国福音。
关于耶稣的生平,历史所提供的信息确实非常有限。也正因为史料的缺乏,历史中的耶稣生平只能被描绘得如此简短而匮乏。
三、圣经中的耶稣
相比于历史中的耶稣,圣经中的耶稣就要丰富很多。
耶稣的生平主要在《新约圣经》的四福音书中有详细记载,而在罗马帝国时代的官方历史文献中只有零星的侧面记载。
四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分别以耶稣的门徒马太、彼得的门徒马可、保罗的门徒路加以及耶稣的门徒约翰命名。这些福音书详细叙述了耶稣的降生、受洗、传道、受难、复活和升天的过程。
马太、马可、路加、约翰
1.玛利亚未婚先孕
在公元前后,耶稣诞生于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城,位于今天以色列北部地区。
当时,该地区由服从罗马皇帝的犹地亚王大希律王统治。大希律王朝则是罗马帝国管辖的自治王国。
有一位童贞女玛利亚与木匠约瑟订了婚。有一天,天使加百列向她显现,宣告她将怀孕并生子,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他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人物,继承祖先大卫的王位。
约瑟是大卫王的后代。因为玛利亚未婚先孕,约瑟原本想悄悄地休她,但在天使解释原因后,他改变了主意。
2.耶稣出生,天降异象
正当玛利亚即将分娩时,罗马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要求所有居民返回各自的故乡。当晚,途中的旅店都已经客满,因此他们只能在马厩里过夜。就在那个晚上,耶稣在马厩降生。
耶稣降生
在那个晚上,一颗耀眼的星出现在伯利恒的天空。天使向牧羊人显现,宣告基督的降生。牧羊人于是前来拜访,并传达了天使的信息。
东方的博士也看见了那颗星,顺着星的指引,携带着黄金、乳香、末药来到了伯利恒。
耶稣出生后的第8天,约瑟和玛利亚为他行了割礼,并在出生后的第40天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进行了洁净礼。
3.回到加利利拿撒勒城
有关耶稣出生时的天降异象以及他将成为未来犹太人王的传说,迅速传遍了各地。
大希律王听闻后产生了杀机。约瑟在得到天使的警示后,带着玛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行省。大希律随即下令罗马驻军杀死了伯利恒及其周围所有两岁以内的男孩。
直到大希律王去世后,约瑟才带着玛利亚和耶稣回到加利利,并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定居。
耶稣大约在30岁左右开始传道。然而,关于他传道之前的经历,新约的记载却寥寥无几。
4.耶稣的传道
在30岁时,耶稣在约旦河接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并在旷野中禁食祷告40天。在这段期间,耶稣成功地经受了魔鬼的试探。
之后,耶稣在加利利一带开展传道,用浅白而生动的语言宣传天国的理念,吸引了众多信徒。耶稣在其中亲自挑选了十二位门徒。
耶稣宣传的诫命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关于神学启示的,包括有关耶稣的身份、天国的降临、应该尽心尽力尽意爱神;另外则是关于道德教化的,应该要爱人如己等等。具体如下:
①耶稣自称是天父的儿子,与天父原为一,信他的人会永远不死,他是道路、真理、生命,不借着他,没有人能够到天父那里去。②天国近了,人应该悔改,信从福音,应当爱神并且爱人,当天国降临的时候,悔改信从耶稣的人会享有祝福与永生。③“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要那样对待他人”。④不可仇恨,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甚至要爱自己的仇敌,为逼迫自己的人祷告。⑤不可贪求金钱,也不要忧虑吃什么、穿什么,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因为我们需用的东西神都会看顾。⑥不可自以为聪明,要柔和谦卑,有小孩子的样式。⑦不可炫耀善行和虔诚,博取人的荣耀,但要做世上的光,让人通过我们的好行为,将荣耀归给神。⑧不要论断人,免得我们被人论断,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再去掉弟兄眼中的刺。⑨不可自以为义,要悔改。⑩不可将摩西律法形式主义化,比如坚持安息日不可治病,因而延误了病情。但要坚守律法的爱,神爱人的总纲。
耶稣在传道过程中展现了种种神迹,也让传道工作如虎添翼。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能够把水变成美酒,医治各种疑难杂症,甚至让人死而复生;耶稣曾用5个饼和两条小鱼喂饱了5,000个人;也曾让聋哑人重获听觉并开口说话;也能够在湖面上平稳行走。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5.耶稣进城
在传道过程中,耶稣突破了诸多犹太教的禁忌。比如,坚持在安息日治病;安慰并鼓励被犹太社会边缘化的罪人,包括税吏、外邦人、以及犯奸淫的妇女,并向他们传讲福音;批评犹太宗教领袖的形式主义。
犹太宗教领袖无法容忍这种种行为。因此,宗教领袖对耶稣怀有极大的敌意,并计划着要杀害他。
耶稣传道已有3年,时间来到公元33年左右的逾越节前夕。耶稣骑着毛驴进入耶路撒冷,人们都到城门口迎接,他们手拿棕梠叶,用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般迎接着耶稣。
耶稣进城
6.最后的晚餐
耶稣和门徒们一起吃逾越节的晚餐,这成为他最后的晚餐。
在最后的晚餐,耶稣为为门徒们洗脚,嘱咐他们也要如此相待;耶稣为门徒们祷告,应许圣灵会降下,并设立圣餐的圣礼。
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门徒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是谁要出卖耶稣。耶稣又说要蘸一块饼给叛徒。紧接着,他蘸了一块饼给加略人犹大。
犹大接过饼,撒旦随即进入了他身体里。果然是犹大出卖了耶稣。
《最后的晚餐》
7.耶稣被抓捕审问
犹太人大祭司该亚法对耶稣恨之入骨,为了逮捕耶稣,他用30两银子收买了犹大。
当晚,该亚法带领卫兵在客西马尼园找到了耶稣,犹大以亲吻耶稣作为暗号,帮助卫兵逮捕了耶稣。
耶稣的门徒彼得拔刀削掉了祭司仆人的耳朵,耶稣阻止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耶稣治愈了那人之后,被卫兵逮捕。
犹太宗教领袖以亵渎神的罪名控告耶稣,将他带到罗马总督彼拉多的总督宫殿,并指控他企图颠覆罗马政权。
彼拉多数次审问,耶稣答非所问。得知耶稣是加利利人后,彼拉多将他交给了当时正在耶路撒冷的加利利郡王希律·安提帕斯。希律继续审问耶稣,但耶稣却一言不发,希律只好把他带回总督府。
8.犹太人的选择
当时正值逾越节,这是犹太教的传统节日。
根据旧约圣经记载,雅威为催促并警告埃及法老释放作为奴隶的以色列人,在古埃及降临了十个灾祸。逾越节就是为了纪念这十个灾祸中的最后一灾。
根据逾越节的习俗,罗马总督有权释放一名囚犯。
彼拉多让犹太人选择,是释放强盗巴拉巴还是耶稣。犹太人选择释放强盗巴拉巴,并威胁彼拉多:“如果他不释放巴拉巴,他就不是凯撒的朋友”。
犹太人宁愿释放强盗巴拉巴,也不肯释放耶稣。显然,后世的基督徒将这笔账算到了犹太人身上。这也是犹太人日后作为异教徒在欧洲被基督徒排挤的重要原因。
9.耶稣受难
彼拉多不想葬送政治生涯,尊重了犹太人的选择。彼拉多命令罗马士兵将耶稣鞭刑,然后判处死刑,押往刑场,在十字架上将他钉死。
耶稣大约三个小时后断了气。在那一刻,天地黑暗,大地震动、岩石崩裂,发生了一件基督徒心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在耶路撒冷圣殿里,圣所与至圣所之间的簾幔突然从上到下分裂为两半。
圣殿平面图
耶路撒冷的圣殿分为外院、圣所、至圣所三部分,分别象征着人的身体、魂和灵。外院和圣所之间用第一道簾幔分隔;圣所和至圣所之间用第二道簾幔分隔;至圣所在圣殿最内层的地方,既是存放约柜的地方,又被认为是耶和华在地上显现的地方。
一般人不能进入至圣所,只有每年大祭司赎罪祷告时可以带着牛羊的血进去献祭。对基督徒来说,圣所与至圣所之间的这道簾幔断裂具有重要的神学启示。
这道簾幔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的线和细麻编织而成,绣有至天使基路伯,非常牢固结实。簾幔的完整存在意味着人因为罪与神分离。
耶稣死时,簾幔断裂,象征着耶稣的受难救赎了人类的罪,去除了人与神之间的隔阂,打开了人们通往天国的道路。从此以后,通往至圣所的路向所有人敞开,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后来,基督教以每年的这一天为受难节,纪念耶稣受难。
10.耶稣死后复活
耶稣在世时预言了被犹大出卖、自己的受难、门徒的四散,还预言了死后第三天复活。
死后发生的事,果然应验了他的预言。曾经表达忠诚的彼得却三次否认自己耶稣门徒的身份。在耶稣受难的时候,除了门徒约翰、母亲玛利亚和几位妇女,其他门徒都不见踪影。
耶稣死后的复活预言也得到了应验。安息日开始的星期五晚上,耶稣的尸体被安放在各各他山附近的一个墓室。安息日结束后的星期六,也就是耶稣死后的第三天。跟随他的妇女来到墓室,准备用香膏涂抹他的身体,耶稣的身体却消失不见。
天使显现告知耶稣已经复活。耶稣的复活日是星期日,后来基督教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复活节”。
11.耶稣升天
耶稣死而复活后,多次在门徒面前显现,并嘱托门徒们向万人传播天国福音。
有一次,耶稣与门徒聚集。众目睽睽之下,一朵云彩把耶稣带到了天上。天使告诉门徒,耶稣已回到天父的身边,而在末日审判时,耶稣将以荣耀的形式再次降临。在末日,所有人都将复活,并接受他的审判。信仰耶稣的人将得到永生,而不信仰的人则将永远沉沦。
耶稣死后复活的消息让门徒士气大振,信徒的数量逐渐增加。耶稣曾向一位原本要迫害基督徒的保罗显现。自此,保罗也从反对基督徒的法利赛人,转变为虔诚的基督徒,也成为向外邦人传福音最重要的使徒。
使徒保罗
随着教义的传播,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外邦人中间渐渐传开,虽然经历了很多的迫害,但逐渐流传甚广,最终在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四、新约圣经中的矛盾
1.新约圣经中的矛盾
以上这些有关耶稣生平的记载主要来源于新约圣经中的四部福音书。然而,这四部福音书中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
例如,如前文提到,耶稣受难后,有妇女前往墓室要为他的身体涂抹香膏。关于这些人的身份,四部福音书都有各自说法。马太福音说她们是抹大拉的玛利亚和另一个玛利亚。马可福音却说她们是抹大拉的玛利亚、雅各的母亲玛利亚和撒罗米。路加福音说她们包括抹大拉的玛丽亚、约亚拿、雅各的母亲玛丽亚以及其他在一起的妇女。约翰福音又说只有抹大拉的玛利亚一人。
耶稣复活的时刻,各自的表述也存在差异。马太福音说是在妇女们回去的路上;路加福音说是两个门徒前往一个叫以马午斯的村子的路上;约翰福音说是抹大拉的玛利亚还没有离开墓室的时候。
2.矛盾形成的原因
同样的矛盾之处还有很多。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首先,这四部福音书最初都是匿名的,直到几十年后才被赋予现在的名字。这些匿名作者的数量众多,保守估计至少40位。这些作者既不是使徒也不是使徒的同工,都没有现场目击事迹的发生。而这些作者的职业、身份、所处的时代都各异,因此在表述和记录上产生了一些差异。
其次,早期的基督教思想非常丰富,福音书就有80多部。每一部福音书中都有对于耶稣的记录,内容经常大相径庭。
直到公元4世纪,罗马君士坦丁大帝才通过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统一了基督教教义,并确定了四部福音书的正典地位,同时把其他福音书列为邪典。
由于尼西亚会议是根据正统教义的标准去确定正典福音书,而不是充分考虑事实证据,这导致被列为正典的四部福音书中经常出现自相矛盾之处。
五、关于耶稣的争论
关于耶稣,历史学家与神学家一直存在绵绵不休的激烈争论。
历史学家认为,人们往往会根据对当代的认知环境去代入2000年前的历史环境,产生诸多的认知偏差。
比如,许多人误以为三位一体的神学理论源自于圣经记载,实际上是在公元4世纪的尼西亚会议上形成的。
通常人们会认为,耶稣出生时前来献礼的东方博士是三位,实际上圣经并未具体记载博士的数量,只是礼物有三种,因此被错误地认为是三位博士。
而神学家更强调,意义历史比事实历史更为重要,耶稣存在的意义远大于耶稣的历史本身。这些争论和分歧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最终都难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