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馆西南地区最大的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西南地区最大的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位于四川成都,始建于1941年,已有70余年历史。现有院藏文物30万余件,是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
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新馆占地88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馆藏精品:张大千绘画、巴蜀青铜器。馆藏文物30万余件。占地面积12000平米,分层式结构:远古四川、张大千绘画、四川少数民族和儿童乐园几个部分。1、万佛寺:万佛寺位于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公元158-167)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从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间,香火连绵不断。根据文献和出土造像题记,万佛寺南朝时名安浦寺,唐代名净众寺,宋代改名净因寺,明代又名万佛寺,明末毁于兵乱。万佛寺遗址自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出土以来,先后四次出土了大批石刻造像,约二百余件。内容有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伎乐像及各种建筑构件。它题材丰富,布局复杂而完整,雕刻细腻而精美,其中的不少精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收入各种图录中。
2、陶瓷管;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5000年前的先民们就创造了陶器,至夏商瓷器萌芽,汉代已能烧制成熟的瓷器,陶瓷仍与我们朝夕相处,丰富和美化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瓷器曾作为"使者",向世人展示我华夏的辉煌,以至英文的China(瓷器)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和代名词。巴蜀的陶瓷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从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
3、书画馆;四川的书画艺术有很深厚的传统。从唐代开始,一些京都和外地画家纷纷随唐玄宗、唐僖宗避乱而来,给四川的书画艺术带来了兴盛的景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蜀道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益州书画名人录》记载,从唐乾元(公元758年)到宋乾德(公元967年),和清初到民国(公元1736到1046年)这两段历史时期的川籍和在川的外籍书画名人达1100多人,由此给四川留下了无以计数的法书名画。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又汇集了四面八方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再次掀起了近代艺术的大潮。
4、民族文物;川西南豪爽的彝家兄弟,川西高原粗犷的藏族汉子,川西北质朴的羌族人家,川南清纯的苗乡少女,还有回、蒙古、土家等十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兄弟共同居住在四川的山山水水间,高原、山林给予每个民族不同的禀赋和性情。展出的民族文物是从馆藏七千多件民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它们不过是民族文化大海中之一粟,却已经让我们为之心醉和迷恋。我们相信,古老的民族文化之花,必将会更加娇艳,以她那璀璨的、摄人心魄的魅力在世人面前绽放异彩。
5、四川馆;二十世纪是四川历史上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100年,其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舞台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撷取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几个片段,奉献给观众。展出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川保路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军长征过四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腾飞的四川"三段史实为主要内容,通过近300张资料照片和200余件历史文物,再现百年来四川人民的奋斗历史,但是,缺了张献忠绞四川新发掘文物及历史记载。
6、张大千书画馆;大千先生仙寿八十有五,从艺七十余载,仰天纵之才,尽毕生之功,踪迹先贤,遍游名山,熔铸古今,集先古画学之大成,施墨成画三万余帧。工笔写意均入妙境,山水、人物、花鸟皆富神采。其清丽俊逸之笔,纵情泼彩之韵,令中西雅士神往。他的才情与勤勉、胆识与阅历皆非常人所能企及,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誉:"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
7、藏传佛教文物馆;藏传佛教是公元7世纪分别由印度和我国汉地传入西藏后,经过三个多世纪与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相互碰撞、相互吸纳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了的具有浓郁西藏特色的佛教。又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个主要教派和一些小教派。四川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馆收藏的藏传佛教文物十分丰富。这些文物全面反映了一千年多来佛教文化在藏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8、汉代陶石艺术馆;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四川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文翁兴学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汉初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其画像风格极具地方特点。9、青铜器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巴蜀青铜器在与夏商周青铜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征的青铜文化。中国古典文献汗牛充栋,但有关巴蜀历史的记载却寥若晨星。因此,古巴蜀的历史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繁水观音、巴县冬笋坝、昭化宝轮院、彭州竹瓦街、成都羊子山、成都百花潭、重庆涪陵小田溪、新都马家乡、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以及茂县、宣汉县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
馆藏文物众多,历史悠久遥远,包含四川人民的智慧与发展史,尤其是对巴人与蜀人叙述部分诠释了“巴蜀人民”的由来,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丰富知识不可缺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