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情诗为谁而写?――仓央嘉措绝美凄婉的爱情故事
世上最美情诗为谁而写?――仓央嘉措绝美凄婉的爱情故事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
我到人世来,
被世人所悟,
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
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于1683年,他身处森严戒律之中却痴心多情,他优美的诗句和他凄婉的爱情故事为世人传诵。
谁是仓央嘉措的爱人?这些触动心灵最柔软之处的情诗又是写给谁?
一生不得相见的初恋
仓央嘉措15岁之前生活在家乡门隅靠近尼泊尔边境的一个叫做沃松的村子里。幼年时期仓央嘉措的生活无拘无束,就像天空中飞翔的鸟雀,深林中奔跑的小鹿一样快乐。当青春懵懂,情窦初开的仓央嘉措和儿时伙伴仁增旺姆暗生情愫。当地民风淳朴,少男少女的春情萌动并不会被横加干涉,所以一对少年心怀爱意,眼神脉脉,一起劳作牧马,对歌嬉戏,就像广袤草原上一对形影不离、纵情奔跑的小马。
故居
端庄高贵的姑娘,
她那艳丽的面庞,
看似高高桃树尖上,
熟透了的果儿一样。
心儿跟她去了,
夜里睡不着觉。
白天没有牵手,让我意乱心烦!
如山泉般甘冽的初恋还没品够,1696年,康熙大帝知悉五世达赖去世多年,而六世转世灵童还未坐床的消息大怒,西藏方面加紧筹办六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大典。于是,像山雀一样自由的仓央嘉措被带到了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从此住进了这只金色的笼子,终其一生难得解脱
布达拉宫
在布达拉宫,仓央嘉措受到严格的教育。从小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野之中,布达拉宫严苛的生活虽然让仓央嘉措感到局促不安,但他依然每日尽心学习佛法,诵读经书。只是心里那个甜蜜的秘密和无尽的思念扰的他心烦意乱。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
渐渐浮现在心上……
20岁的仓央嘉措已经在布达拉宫生活了5年,在与外面世界隔绝的五年里,他从没停止对初恋情人的思念。然而母亲的探望带来了一个让他伤心欲绝的消息,他心爱的姑娘仁增旺姆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
仓央嘉措第一次尝到失恋的味道,他的心都碎了。跪倒在佛祖面前,再无心读书诵经,心里眼里都是满满的哀怨和悲伤……
渡船虽没情肠,
马头还向后看。
负心的人儿去了,
都不肯回头看我一眼。
生离死别的挚爱
初恋的离去让他对现实心灰意冷,二十岁的仓央嘉措还没有亲政,他还只能是第巴桑结嘉措的学生,终日生活读书、诵经之中,仰望布达拉宫上的那片蓝天就是他最大的自由。
八廓街东南角有一栋黄色小楼叫玛吉阿米,那是流浪歌手的聚集地,年轻的人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无拘无束,不知什么时侯开始一位叫宕桑汪波的浪子夜夜流连、纵情欢乐。
玛吉阿米
酒馆里的姑娘达娃卓玛如格桑花般美丽,她动听的歌声,婀娜的舞姿深深吸引了风流倜傥的宕桑汪波,一对儿如金童玉女般的璧人相爱了,而风流的宕桑汪波就是多情的活佛仓央嘉措。失去初恋的痛苦在达娃卓玛的抚摸下、亲吻中慢慢抚平。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
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莫问是劫是缘。
年轻的躯体感受到爱的欢娱一发不可收拾。白天他是高高在上的活佛,夜晚他是心爱的达娃卓玛的可心情郎。每当夜幕降临他们相拥相守,情意绵绵;黎明到来,他又悄然而去。而达娃卓玛并不知道让她魂牵梦绕的情郎宕桑汪波就是布达拉宫的主人。
桑耶的白色雄鸡,
请不要过早的啼叫。
我和相好的情人,
心里话还没有说完。
一天黎明,仓央嘉措从情人的怀里爬起发现夜里下了大雪,当他匆忙回到宫中,身后的雪地里清晰脚印暴露了他的行踪。铁棒喇嘛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浪子宕桑汪波的即是活佛仓央嘉措的消息迅速在拉萨街头传开。
仓央嘉措的任性和种种行为,让西藏权力争夺者有了可乘之机,布达拉宫的实际权力操纵者第巴桑结嘉措再不能忍受仓央嘉措的“胡作非为”
扎什伦布寺
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仓央嘉措受比丘戒,倔强的仓央嘉措来到殿外,拜倒在殿前的土地上,坚定地说道:”请上师收回弟子曾受的一切戒!今若不许,弟子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自杀“,这个身体内生命力像野草一样顽强和旺盛的年轻人目光刚毅绝决,他的话犹如晴空霹雳一般,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僧众匍匐在大殿的地上不敢起身。
这一场风波暂时平息后,仓央嘉措没有屈服,他在布达拉宫的龙王潭和一群青春少年们时时欢聚,唱歌饮酒;和心爱的达娃卓玛依旧夜夜约会,沉溺在缠绵的爱情之中不能自拔。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因为宫中事务好几天没有去”玛吉阿米“见心爱的情人,那天晚上,他终寻了个机会脱身,但是找遍了小酒馆也看不到达娃卓玛苗条的身影,也听不到达娃卓玛动听的歌声。
酒馆里的朋友告诉仓央嘉措达娃卓玛被听到传言的父亲押回了家乡琼结。有人说美丽的达娃卓玛后来被逼嫁人,也有人说达娃卓玛被铁棒僧人秘密处死
布达拉宫僧人
年轻的痴情少年仓央嘉措再一次失去爱人,心如刀割。两情相悦的爱恋还依稀在胸膛温存,可心爱的人儿已经天各一方,生死未卜……
在这短短的今生,
这样待我已足。
不知来世少年时,
我俩还能不能会晤。
……
当仓央嘉措的诗作改编的情歌在高原上广为传唱时,各派势力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的桀骜不驯和纵情声色早给了对手口舌,康熙下令押解仓央嘉措赴京。为了保护僧众和无辜的百姓,慈悲的活佛仓央嘉措自己从被拉藏汗包围的布达拉宫走出。在1706年的冬天,途经青海湖畔,澄净神圣的青海湖留下了仓央嘉措圣洁的灵魂,那个苍凉的冬夜,永远没有真相可供我们探寻……
青海湖
二十三岁的仓央嘉措留下了这世上最美的情诗,他的爱情从来没有结束,各种美好的传说永远流传……
莫怪活佛仓央嘉措,
风流浪荡。
他想要的,
和世人没什么两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