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与颜值并存,三观比五官更正的最帅科学家-王德民
实力与颜值并存,三观比五官更正的最帅科学家-王德民
科技的火把照耀着人们向前探索世界的道路,点亮着新的文明。我们在向前不断探索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创造火把的人们——科学家。
今天想为大家讲讲一位颜值与实力并存,三观比五官更正的石油科学家——王德民。
王德民,1937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一个中瑞混血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世贵是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母亲文安清是瑞士人,是中央外贸学院的一名教师,王德民在三个孩子中是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王德民的父母
王德民(中)与哥哥姐姐
幼年时期的王德民就展现出了很特别的一面,王德民的母亲曾在育儿日记中写道:
9个月,当他不同意某件事或不要某件东西时,就把头转过去,或用手推开。
19个月,他的独立性很强,什么都要自己做,他知道自己是否吃够了,还想吃什么,或者要什么玩具、怎么玩。
24个月,王德民现在看起来一定会坚持做他想要做的事,无论多少人或者多大的人劝说,都不会改变他的主意。
在家里父母主要用英文与他交流的情况下,小王德民几乎不认识汉字,直到四年级,他才上了以中文教授课程的小学,他从背汉字的形状开始,不断努力去克服不认识汉字的困难。
幼年王德民
到了中学,他成绩优异。1955年,王德民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在高考成绩几乎满分的条件下,王德民想去清华或者北大学习。但最终他却被第五志愿的北京石油学院录取。王德民自己也曾说过:
“不是我选择了石油,而是石油选择了我。”
我们都渴望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选择的命运。若是放在今天,许多人也许会讨厌自己的专业。但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不久的阶段,而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当时我国石油的产量非常的低,主要依赖于从苏联进口,工业的发展受制于人。
王德民就在这条“被选择”的道路上选择了坚持,并一生都为之奋斗。
在石油学院的5年中,他门门功课都是5分,是校运动队的主力队员,又是全校3名模范学生之一。1960年即将毕业时,学校还有意将他留校。
青年王德民
1959年9月,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东北平原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这,就是大庆油田!
于是,在国家的发展最需要石油的时候,面临毕业分配的王德民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大庆,他被分配到了采油地质室测压组。
初至大庆,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王德民到大庆工作的第一天就住在牛棚的通铺里,恰逢雨季,屋子漏雨,他就用脸盆接漏下的雨水。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德民开始了他的研究。
当时,测试油层压力的主要方法是国际通用的“赫诺法”,但该方法没有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干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误差会越来越大。王德民立志创造出中国自己的分析解释方法,当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时,他就自学数学,当需要参考苏联的一些资料时,他就自学俄语。就这样,他废寝忘食、连续奋战100多天。
1961年,年仅24岁的王德民针对大庆油田地下的实际情况独立推导出了地层测压计算公式"松辽法",比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解释结果误差小5倍,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精度。
工作中的王德民
在开采大庆油田之初,石油受地下压力的影响会自己喷出,这是第一次采油。当地下压力不够时,就要往油井里注入水,借助水的力量将石油带出来,这是二次采油。可在以水驱油的后期,开采出100吨的油水混合物往往只有5吨石油,采出量仅有5%。并且,前两次采油后,油田的采油率仅仅到达40%左右,剩下60%的石油还藏在地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德民开始攻克三次采油的技术。
在八十年代,美国把三次采油技术否定了。当时的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美国一否定,全世界许多油田都放弃了这一想法。可王德民并没有在“权威”面前低头,他始终坚信三次采油具有可行性,当所有人对这个课题避之不及的时候,他选择继续钻研。
正如培根所说:“真理不是权威的产物,而是时间的产物”。在经过长期的研究,王德民用聚合物三次采油的技术终于可以实际应用!油田的采油率提升到了70%甚至更高!
不是每一份坚持都能立即看到成果,但那部分看似石沉大海的努力,终将因为某一个偶然的机遇,在冰封的土地里开出怒放的蔷薇。而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候,是当全世界都否定你的时候,你还能继续坚持真理,还能甘坐“冷板凳”,并不断为之奋斗!
科研中的王德民
此外,王德民还提出并组织开展了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高浓度聚合物驱、用三次采油方法开发三类油层以及与化学驱配套的工艺技术等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成就。使中国在这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大庆油田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技术保证。建树斐然的他,曾被高薪聘请出国搞研究,王德民傲娇地说:
“我的工资不高,但足够我花,能让我施展才华的地方,只有中国。”
1994年6月,王德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4月12日,国际编号为21023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如今,王德民院士任东北石油大学教授。尽管没有奋斗在一线,但王德民院士正以另一种方式,为我国的石油事业继续“燃烧”着!
结语:
未来,科技的画笔会描绘出新的世界。也许有一天,石油会被开采完;也许新的能源会代替石油;也许新的文明会代替旧的文明。物质不是永恒的,但精神可以是永恒的,还有无数像王德民院士一样的科学家,他们有着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以科技利民的奉献精神、建设国家的爱国精神。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些伟大的人,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