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编剧冉平:《封神》让年轻人“疯狂”,秘诀在于……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编剧冉平:《封神》让年轻人“疯狂”,秘诀在于…… 近日,《封神第一部》先后亮相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特别展映”和“2023大阪·中国电影周”,两场放映获得现场观

编剧冉平:《封神》让年轻人“疯狂”,秘诀在于……

近日,《封神第一部》先后亮相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特别展映”和“2023大阪·中国电影周”,两场放映获得现场观众好评如潮,中国文化的瑰丽和神话史诗之美在日本绽放。

近些年来,孙悟空、白蛇、哪吒、姜子牙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纷纷被搬上大银幕,《白蛇传·情》《醒狮》《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影视作品屡获海内外观众好评。

这些影视作品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在技术的加持下创新表达方式,大幅拓展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生成了新的、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美学风格与文艺经验。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蕴藏着丰富的故事题材,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如何运用现代技术讲好传统中国故事?又该如何用现代理念重塑古典艺术形象,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为此,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编剧冉平——

内容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羊城晚报:应该如何运用现代技术讲好传统中国故事?

冉平: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神话、志怪、民间传说等,给我们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前所未有的空间。

我们常说的电影工业化在国外已经普遍应用,在国内其实才刚刚起步。我们要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努力把辉煌的历史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不仅要拍好一部电影,还要以此全面掌握现代影视制作的工业流程。

羊城晚报: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故事与艺术形象已经被多次演绎,很多甚至家喻户晓,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创新演绎,赢得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喜爱?

冉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言而喻,如果要将诸多的艺术形象都以影视的形式呈现给现代观众,首先要从内容入手。对大众熟知的艺术形象作一番新的思考和艺术创新,以国际视野,面向年轻人,力求做到既好看又味正。

在“封神三部曲”的创作中,我们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比如何谓英雄、谁的英雄?他的成长基于哪种力量,如何做到可信、可爱、可敬?比如,在《封神演义》和《武王伐纣平话》中,武王和殷寿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电影中我们把姬发(武王)作为质子放在商都朝歌,以他的觉醒反抗为主要内容,着重塑造了一个英雄诞生的过程。

在这个热血青年的心中,纣王开始无疑是大英雄,是他的未来的榜样和楷模,但是他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真相,用自己的心判断善恶,作出一次次非此即彼的选择。在谎言与良知之间,在亲情与权势之间,生与死,爱与恨,作出一系列的选择推动故事的发展。

这个英雄的成长是一个中国式内省、自我蜕变的觉醒过程。要成就一番事业又要保持自己的良知,追求名利又不失善良和诚实,这个问题对于当代青年,乃至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是一个重大的道德命题,着实不易回答。由此,我们的创作与年轻观众达到了同频共振,也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古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符合中国现代价值观的艺术形象。大胆改编意外俘获女性观众“芳心”

羊城晚报:您改编的很多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颠覆性,从潘金莲到武则天,再到这次的妲己、纣王。这样改的初衷是什么?

冉平:其实改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尤其是改写女性形象的时候,不管是潘金莲还是武则天,只是想写出一个女性具体的人生和命运。当时也没有策划组,就自己买几本书埋头读和写,一边写一边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后来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我觉得对目标观众的判断,于编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跟封神剧组去路演了几次,有观众提出两个看法,让我很欣慰。一个说这是一部尊重观众的电影,因为我们在写的时候,就提前对目标观众进行了选择与了解。

第二,对于很多资深的《封神演义》原著读者,他们并不排斥这部改编很大的电影。其实电影《封神》里所有的动机与原著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做出选择的动机是基于情感,而不是基于利益和道德。选择的动机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代价也不一样。

这其实是有一定的冒险性,毕竟当时大家都不确定,比如我们把纣王写成了一个有魅力的坏人。之后我们做过一个开放式的讨论,主要请90后、00后的观众来看,那时才发现,真正读过原著的没几个,他们知道的杨戬、哪吒是从各个动画片、影视剧里了解到的,但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让我触动很大,我面对的观众就是这样的观众,所以叙事策略就要调整。

包括找演员,这次导演非常有勇气,找了很多素人来演,主角团的演员都很小,20来岁,根本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家在银幕上看得很过瘾,但是当时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很多人都受不了,走了,留下的就是一直在坚持的。

当时去路演的时候,我记得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非常喜欢,甚至为之“疯狂”。我特别吃惊,因为我原来的目标受众没有考虑女性群体,这个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

外国业者在电影中可起“质检员”作用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会请国外的专业人员一起合作,包括剧本顾问和后期的剪辑等,像这种偏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他们的加入能起到什么作用?

冉平:他们起到了很好的质检员的作用,让他们看一看叙事的质量是否过关。再一个就是通过他们的眼光,去评判我们电影的价值观和审美跟西方会不会格格不入。

他们的视野相对来说更开阔,电影技术也更成熟,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反馈来做一些调整,但不会对影片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因为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中国影视作品尤其是传统文化题材,于他们而言毕竟还是比较陌生的,他们也没有写过这种大型的历史古典改编作品,没有经验,主要是从故事的观赏性上提出一些感受。

羊城晚报:除了《白蛇传》《封神演义》等经典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您看来,还有哪些艺术形象值得我们去挖掘,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冉平:《西游记》在我看来是最符合或者最容易走出国门的中国故事。前些年听说,西方人最了解的两个中国符号形象,一个是孔夫子,一个就是孙悟空。

这两个形象区别很大,孔夫子是从思想上被理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孙悟空是一个猴子的游戏形象,而西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孙悟空游戏形象。

所谓类型叙事一定要放低门槛,就是简单有趣。《西游记》这部小说在华人圈里是老少皆宜,因为门槛很低;而且它很像西方公路片,只是我们用的方式不同,是章回小说的方式,一章一章这样去写,它没有构成一个因果链以及完整的叙事。所以整个故事系统走出国门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面对国际市场,或者面对西方的观众和读者,对于中国创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你自说自话肯定不行,照本宣科也不行,完全套用西方的模板仍然不行,还是得有自己的路,去呈现中国人的情感方式、道德标准以及伦理观。

在西方,尤其像美国那种历史不是很长的国家,我们双方的文化差距实际上挺大的。不管是《功夫熊猫》,还是《醒狮》,这些只是一种已经成熟的文化符号,但它不是一个有因果、有表达、有态度的成熟中国故事,而只是一个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形象看起来是中国的形象,但扒开来看还是西方的叙事。如果要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形象更好地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确实还要做很多工作。

掌握类型叙事才好走向国际市场

羊城晚报:具体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冉平:首先,就是创新。但我强调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就是用现代的电影工业和传播技术在大银幕上讲述中国传统故事。事实上仅有技术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学会内容上的自我更新。

像《封神演义》,尽管属于比较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但是小说中也有很多比较刻板的观念,比如对女性的刻画、红颜祸水的设定等;还有纣王,也主要呈现其酒池肉林的生活。这样的作品在国内有很大的群众基础,但是要让国外的受众接受这些东西是很难的,他们对中国的神话系统不了解、有隔阂。

所以,创作者必然面临以现代的价值观重新阐释的问题。和平友好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愿望;温良敦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伟大的经典作品最后指向几乎都是对爱的宣扬和呼唤,这也是我们进行创作的出发点。

仁爱之心,由内及外,由己及人,从修炼自己开始,到爱家人、天下人。讲好中国故事也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殊途同归。

塑造这样一种形象,应该是既传统又现代,既可敬又可信,同时又是美的。只要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打动观众,一定能够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羊城晚报:面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冉平:讲好中国故事,题材的选择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叙事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深入了解和熟悉掌握类型叙事,有时是决定了电影作为一个产品走向世界、走向市场、扩大传播力的关键要素。每一种类型都有它的规则,这是经过市场验证的,魔幻、科幻、奇幻,都有它的内在规则。

类型规则运用熟练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关注期待,激发观影热情和代入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让我们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准确集中地传达到观众心中,取得最好效果,让传统的古典故事通过类型叙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记者 孙磊图|受访者供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