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苗族女歌手-雷艳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苗族女歌手-雷艳
天下贵州人新生代最美女性系列访谈
访谈背景
从一名歌手到歌剧的尝试者、本土文化的参与者和古村落保护者,三件事标志着雷艳完成了从探索到成熟的艺术转身。
一是今年两会期间,雷艳通过实践性保护古村落的履职行动,得到全国媒体和社会的肯定,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带头为雷艳鼓掌,肯定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村落保护中获得的努力。
二是4月26日,彝族歌剧《天穹的歌谣》在贵阳开演。该剧的一大亮点,就是雷艳出演女一号“阿妮诺”,通过9个唱段的高难度演绎,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彝族历史传说故事。这是雷艳首次涉足歌剧,是她在音乐路上全新的探索,也是她多年来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的又一传承之旅。
三是在央视主办的魅力中国城拼比中,雷艳作为代表贵州黔东南本土文化的名人出席,参与全国魅力城市的角逐,雷艳通过歌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演绎,成功让全国观众和评委看到了贵州黔东南的魅力,让黔东南在同台胜出。
近年来,作为一名苗族歌手,雷艳在音乐的探索中,更多的转向本土文化深处,她不断尝试以音乐为载体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使作品更具辨识度和穿透力,比如《天下苗家是一家》、《美丽的乡愁》、《家乡的味道》、《我的贵州我的家乡》等。而作为一名来自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人大代表,雷艳深爱着家乡这片热土、心系家乡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传统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本期《影响力人物周刊》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苗族歌手雷艳与我们分享五年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历程,以及就如何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留住乡音、珍视乡情进行对话。
出演彝族歌剧《天穹的歌谣》女一号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刘学文:雷艳你好!今年四月份,由你出演女一号的彝族歌剧《天穹的歌谣》在贵阳开演,受到观众一致好评,也让许多观众对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演出也是你首次涉足歌剧,能跟大家讲一下你的感受吗?
雷艳:以前大家认识我可能更多的是听我的演唱,而这次是既有唱又有表演,无论是对观众还是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整部剧中,我一共有9个唱段。其中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不同的表达呈现形式。众所周知,一个剧和一首歌在舞台上的展现完全不同,它更考验演员的综合素质,它需要表演、身段、台词和唱腔的综合运用。用歌声来表达剧情是歌剧的灵魂,用歌声去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是需要更多的琢磨和努力的。如果观众闭着眼睛去欣赏音乐,就能感受到剧情的发展,那才是真正有意思的。我很感谢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服装等等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照顾,感谢每一位为这部歌剧的付出,能够受到观众的好评和喜爱,是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这次有幸参演,不仅仅是我音乐事业生涯的新探索,也将成为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贵记忆。
雷艳出演《天穹的歌谣》女一号
刘学文:能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天穹的歌谣》这部彝族歌剧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雷艳:《天穹的歌谣》是贵州省首部民族歌剧,汲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山歌”为创作养分,是一部反映彝族文化的精品力作。全剧共分5幕,紧紧抓住“仁爱”主题,以发生在贵州西部盘州市淤泥河娘娘山脚下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大毕摩阿米“挖心救兄”的古老神话故事里,演绎了彝族儿女嫉恶向善、不吝牺牲、仁慈宽厚、坚贞守节的至高情怀。通过歌剧的艺术形式,承载了彝族神话、故事、古歌、高腔、酒令、毕摩文化、婚嫁习俗等传统文化。生动刻画了阿米的仁慈大爱、阿木的狂妄自大、阿妮诺的坚强勇敢、阿妮鲁的果敢大气等人物形象,描写了彝族同胞的儿女情、兄弟情、英雄情、民族情。《天穹的歌谣》作为贵州首部民族歌剧,通过演唱反映彝族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审美需求,具有鲜明的民族形态特征。
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用“绝对保护”思维
刘学文:在今年的两会上,你提交到了《关于古村落保护要让村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建议》。其中指出:必须从“人”的角度切入,唯有让当地文化“活”起来,才能真正保护古村落。为什么会这么说?
雷艳:在我看来,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并非就只有封闭起来“绝对保护”的单一方式,还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与精准扶贫模式,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让他们享受到发展成果。
古村落文化是经历不断变迁和发展沉淀而成的,所以在保护中不能用“绝对保护”思维,从历史经验看,很多传统村落都会在类似的“绝对保护”中静悄悄走向消亡,由此证明发挥村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在保护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去着手,才能真实起到保护的作用。以我的家乡为例,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发出倡议筹建施秉岜梭芦笙场时,一开始只有代表、委员、专家、民族学者参与,后来我继续深入调查后发现,大家想做的东西,和当地村民要的,并不一致。所以,经过多次的调研、沟通,后来增加了当地的寨老、文化传承人、村民一起加入,共同发起倡议。
我认为在民族文化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弥合政府、专家和村民主体之间认识上的鸿沟,要把文化传承和时代结合起来、和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此次芦笙场的修建,在保护芦笙场的庄重和厚重的神圣性时,将以芦笙场为文化核心,在周围把银饰、古歌、刺绣、刻道、以及苗族饮食文化进行系统的拓展,把他们和当地农耕文明、农特产品打造进行嫁接。在施秉云台山、舞阳河和杉木河等山水旅游品牌基础上行成文化产品的互补,最终把当地的民族文化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红利,助推当地群众的脱贫。
全国人大代表雷艳在“两会”上发言
5年来所有议案都与家乡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关
刘学文:2013年,你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个85后的年轻人大代表,当时是什么样的体会,“人大代表”一职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雷艳:我记得当人大代表第一年的时候,应该说是人生的一个角色转变。第一年履职,在座的有太多“文化大咖”,由于年龄和资质都尚浅,所以心里很没底,不太想在小组会议上讲话,但是总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不说不行。会后,有前辈们给我鼓励我说:可以呀,不只是会唱歌,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信心。在当人大代表之前,我们对国家的政治、政策是关心、期盼,热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一个青年人的这种心态来关心我们的祖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就觉得身上有一份很重的责任,就是一个参政议政的角色。就是你身上不仅责任重,而且你手上拥有我们国家所赋予你的权力也是很神圣、很庄重的。履职的时候,就会更加尊重它,或者说是认真对待。第一年到现在五年的时间,对比来看,我觉得我更加成熟了,在履职方面也更加有经验。因为,每一年我们都会学习怎样履职,怎样做好人大代表,而且我们还会做很多实地调研,包括组织我们去培训。
一年年履职下来,我也渐渐成长了。现在回顾,感觉自己当初的建议有点空,喜欢提“文化”一类的“大词儿”,对具体需要什么政策、需要多少资金完全没概念。几年的履职经历给了我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也让我在履职的道路上变得更加成熟。建议要落在具体的点上,才能更快速地促成变化。去年我与多位政协委员联合发起“重修千年芦笙场”的提案,得到了落实,这是一件造福苗族同胞、造福家乡的大事,这件事在我的努力下办成了,让我更加体会到身为一名“人大代表”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也再次让我增加了自信,原来除了唱歌,我能做的还有很多。
刘学文:5年来,你所有的提案都与家乡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关,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一直坚持这么多年?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有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和成果?
雷艳:履职5年,我所有的提案都围绕着“保护家乡的民族文化”展开,作为一名苗族民族歌手,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歌声传播苗族传统文化,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传统文化、了解家乡民族风情。我来自贵州黔东南,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即使走出家门,但我依旧热爱着这片故土。有幸当选人大代表,让我真切的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及,为家乡、为乡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想这应该就是我要去做的。
2013年,建议国家能给予西部地区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2014年,提交了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三语(汉语、英语、母语)教育的建议;2015年,建议尽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形式颁布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进而推动全国人大起草《传统村落保护法》(草案),防止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遭到破坏甚至消失;2016年,建议,保护古村落,从“活着的文化”入手。并与多位政协委员联合发起议案:重修千年芦笙场。这个举措得到不少少数民族文化专家的支持,当地政府也积极响应。该工程于2016年12月25日启动,目前芦笙场正在施工,预计这个月月底、今年的芦笙节,芦笙场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而今年我在“人”和“活着的文化”上进一步升华,建议注重古村落保护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统一,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统一,让更多村民在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现代发展过程中的福利。
刘学文:为什么会想到提出重修“芦笙场”的提议?重修芦笙场对当地有哪些积极影响?
雷艳:芦笙场位于贵州省施秉屯上岜梭苗寨,是黔东南苗族芦笙文化圈的龙头。但是这里条件很简陋,每年芦笙节,来自周边苗寨的上万苗胞就在泥泞的水田里跳芦笙,非常不方便很容易陷到泥里。去年年底,我发起的“美丽乡愁致敬古村落”活动正式落地。通过网友众筹,爱心人士捐赠,以及当地政府配套资金支持,共筹集上百万资金,用于复建岜梭芦笙场。
芦笙场复建工程启动后,许多原本应该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自愿留下了参与到芦笙场的建设。今年芦笙场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几十年来、上百年来,最隆重的事情,他们很兴奋。而且还有人向我表示说,如果这个芦笙场修建起来,把经济圈带动起来,把旅游业推进,他们就宁愿不出去打工。在家里又可以赚钱,又可以照顾家里的孩子。把我们的生活方式转化成产业方式。其实,比如说踩芦笙、唱歌、民族风情、我们的饮食、我们的美景、我们的歌声、我们的服饰,这些对于我们寨子里的人、身在其中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换个角度去思考,外面的人来看,这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把这种生活方式转化成旅游资源,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所以当时我们考虑从芦笙场的修建作为切入点。
致力于保护和发展“活着的文化”
刘学文:你在2016年两会期间,发起“致敬古村落:‘9+1’接力保护千年苗寨”倡议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谈及发起此次活动的初衷,你说是为了保护古村落“活着的文化”,你能不能跟读者讲讲,什么是“活着的文化”?
雷艳:文化是很抽象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说文化两个字。但文化具体是什么呢?每一个村寨、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性。根据几年的走访调研发现,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一些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在一些地方美丽的吊脚楼也正在逐渐被钢筋、水泥吞噬,传统古村落的消失速度让人心痛。
我为什么要说“活着的文化”?因为文化是由人作载体的。没有人的话,就是空的。就拿我们的传统村落,我们的苗寨、侗寨的寨子来说,如果没有人赋予文化的活动,那么这个文化就不存在。怎样使“活着的文化”动起来,就需要些仪式感的东西或者一些活动。所以去年“两会”期间,我就发起了一个倡议来保护“活着的文化”。联合我们的专家学者,包括委员、代表,包括地方政府,还有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网友等,帮助我们那边的苗寨复建一个芦笙场。芦笙场对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苗族、侗族来说,它应该说是一个精神载体,它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场所。它是我们祭祀祖先的祖先对话的地方,芦笙节还有我们一些活动举行都在这个地方。其实这些传承的活动,就是我们对下一代人记忆的唤醒。
刘学文:多年来,无论是作为歌手的身份还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你始终致力于家乡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那么,在你看来,这些“土的掉渣”的家乡文化,应该如何保护?
雷艳:我的家乡在贵州省黔东南,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农耕文化和乡愁,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和乡愁,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俗和芦笙,这些“土的掉渣”的民族民间文化,其实就是最鲜明的贵州印记。走出家乡,当我换一种视角去审视它的时候,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它的珍贵。这也是我为什么当人大代表这几年一直关注家乡文化的缘由。
随着外出务工人口增多,使古村落的“行”和“魂”均消失殆尽,“行”主要是体现在建筑方面,很多木屋,长时间没有人住,就腐烂了,“魂”是居于活着的文化而已,很多村民进入大城市务工,没有了乡愁文化传承的氛围和平台,久而久之导致了对农耕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生疏。即便保存下来的苗寨也岌岌可危,因为很多村民在外出打工挣到钱以后,他们为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干脆把老屋捣毁了,重新修建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房屋。其实我是完全理解村民的行为,因为他们有追求现代富裕生活的权利,所以在把传统村落保护、旅游发展和扶贫相结合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只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破除“绝对保护”思维,在动态的发展中保护古村落;其次,要把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最后,要把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渠道,把古村落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对文化大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并提供相关数据查询服务。同时,通过数据监控,行成预警,有利用更系统的进行保护。
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历史的厚重,找到发展的自信。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要和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和人的主体需求、认知结合起来,和发展结合起来。
“贵州是我的家乡,是我的根,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改变!”
刘学文:你演唱的歌曲《我的贵州我的家乡》《美丽的乡愁》被列为天下贵州人活动组委会的主题曲并拍成MV,让在外打拼的贵州人听后为之感动。你为什么要创作天下贵州人主题曲?
雷艳:天下贵州人系列活动举办多年,已成为贵州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品牌,以及凝聚乡音乡情、发现贵州精粹、传播贵州形象、彰显贵州精神的重要活动。贵州是我的家乡,是我的根,不管走到哪儿这都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我也只是在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歌手,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歌声去歌唱家乡、歌唱自己的民族。贵州这片土地给予了我很多的养分和力量,我要用我的歌声传递这份浓浓的感情。“瀑布挂天上,乌江碧水长;风吹草海送清凉,美酒迎四方;跳起芦笙舞,天地喜洋洋;唱起祝酒歌,幸福花一样;我的贵州我的家乡。”从歌词中就能看出,《我的贵州我的家乡》这首歌同以往歌曲相比,更多的加入了民歌元素,但不变的主题仍然是歌唱贵州、歌唱家乡。而《美丽的乡愁》这首歌融入了世界音乐和民谣的元素,以“乡愁”作为主题词,道出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乡愁,是童年记忆里盼望了一年的丰盛年货;乡愁,是那久别的乡土、乡音和乡情;乡愁,是游子内心最柔软最忧伤的情愫。这也正是所有离家在外的贵州儿女内心对家乡最真挚的情感。
刘学文:作为“天下贵州人”活动的公益爱心大使,只要是天下贵州人活动的邀请,你总是积极参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什么?
雷艳:“天下贵州人,一生贵州情”。自2013年发起第一届“天下贵州人”联谊活动以来,五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贵州人正以乡之情、以心之愿、以己之力,积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和分享着贵州。
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贵州人通过“天下贵州人”这个平台朝着家乡的方向集结,从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扶贫攻坚、生态环境等等各个方面,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天下贵州人邀请下,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贵友正在加入,我作为贵州儿女理当义不容辞。为家乡事业贡献一份力不仅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职责所在。随着关注贵州发展的目光越来越多,支持贵州发展的力量也变得越来越强。我也将继续与广大贵州兄弟姐妹们一起为家乡发展建设出一份力,也衷心的祝愿我的家乡在“天下贵州人”系列活动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好。
雷艳简介
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
现任贵州省歌舞剧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青联委员 贵州省青联常委
中欧青年交流年·贵州形象大使
中宣部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第四批“四个一批”人才
贵州省“2011都市年度人物
主要个人歌曲单曲
《家乡的味道》(荣获中宣部、中国音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歌曲入围36强)
《天下苗家》《我的中国梦》《我的贵州我的家乡》《美丽的乡愁》《桂花开》《最美的等候》等作品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央三套反复播出受到一致好评
《唱月亮》(广播剧《情系大塘村》主题曲,此剧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
《蓝靛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制作原料“蓝靛草”为主题,以歌曲的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蝴蝶飞》(香港、广州“蝴蝶助学团”团歌,以歌曲形式感召大家对山区孩子给予更多的爱心)
《忘不了我的老家》(团中央、贵州团省委举办的“反哺故土、感恩社会——“春晖行动”主题曲)
《清水江》(电影《代课老师,我爱你》主题曲 )
雷艳:最美的乡愁
主持人简介
刘学文,资深媒体人、策划人,CCTV老故事频道《荣耀中国》栏目出品人、总策划,影响力英才(北京)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