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心脏的传导系统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心脏的传导系统 本文非科普,兴趣者深入,介意者绕道。 1、概述 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功能为产生和传导冲动,维持心房肌和心

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心脏的传导系统

本文非科普,兴趣者深入,介意者绕道。

1、概述

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功能为产生和传导冲动,维持心房肌和心室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它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包括房结区、房室结、结束区)、房室束、左右心室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

传导系统简图

不同部分的传导系统和心肌其传导冲动的速度不同,窦房结和房室结约为0.5m/s,房室束及其分支内的浦肯野纤维为1.5~5.0m/s,心房肌约为1.0m/s,心室肌为0.4m/s。冲动从房室束传至心室肌和从心室的心内膜侧传至心外膜侧都需0.03s。心脏兴奋过程是从心房向心室扩展和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扩展。心室的兴奋从室间隔向前壁和侧壁扩展,再至心尖和下壁,最后到达近心底处和右心室流出道。 心传导系统的功能障碍时,可出现心率和心律失常。心率是指每分钟心搏次数。正常成年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老年人偏慢。儿童偏快,3岁前儿童多在100次/分以上。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或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过缓可由生理性、病理性或药物性因素引起。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人的心律规则。有的青年人随呼吸可出现心律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窦性心律不齐。此种心律变化一般无临床意义。

2、窦房结

窦房结多呈长梭形,也可呈椭圆形和半月形,大小为14.1mmx3.6mm×1.1mm。与成人比较,婴幼儿的窦房结相对较大,位置略低。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约距心外膜1mm。窦房结长轴与界沟平行,头部朝向前上方,尾部伸向下腔静脉口。窦房结的位置与窦房结动脉的行程有关,窦房结动脉顺时针绕上腔静脉时,窦房结常靠近界沟上端;窦房结动脉逆时针绕上腔静脉时,窦房结偏右下方。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产生的冲动经结间束传至心房肌和房室结。手术时应避开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区,以免损伤窦房结和窦房结动脉。

窦房结及其动脉

窦房结是自律性极高的组织,控制着整个心的节律。正常情况下,心跳的节律由窦房结控制,由此而形成的心脏搏动,称为窦性心率。由于窦房结内有丰富的血管与神经纤维分布,故窦房结的功能受神经-体液的影响比较大。窦房结的传导性比其它部位(除外房室结)慢,因此既能使产生的兴奋外传,又可阻止其它刺激信号进入窦内,从而使窦房结的功能不易被外来的电信号所干扰,以保持其自律性的稳定。

3. 结间束

结间束是连接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的通路,能将窦房结产生的冲动传至房室结。包括前、中、后3条结间束,具有传导快、抗高钾的特点。

前结间束:窦房结头端起,向左在房间隔上缘分为二束:一束向左分布在左心房壁,称上房间束,另一束向下经房间隔前缘进入房室结上缘。

中结间束:窦房结后上缘发出绕过上腔静脉后方进入房间隔,经卵圆窝前方进入房室结上缘,即Wenchebach束。

后结间束:窦房结后下缘进入界嵴,主要部分在冠状窦口附近,部分纤维分散进入房壁梳状肌;多数具有浦肯野纤维,在冠状窦口下集中并延续走向房室交界的心内膜下。其中部分纤维向前上方走行与前、中结间束相连,进入房室结后缘。另一部分纤维分散走行于三尖瓣环,称为Thorel束。上房间束:窦房结前端发出,向左至左房体部及左心耳。窦房结动脉常常向上房间束发出一分支。当窦房结动脉起自旋支时,形成从上房间束抵达窦房结。动脉的行程为上房间束的走向作出了标志。

下房间束:三条结间束在房室连接区上方相互交织后发出下房间束与房间隔左侧的左心房肌纤维连接。

4. 房室结区

在Koch三角深面,房室结、结间束末端和房室束起始部构成房室交界区。按结构分布,房室交界区可分为房区、结区和束区。房室交界区是窦房结的冲动从心房传向心室的必经之路,并且房室结是次级起搏点,故许多复杂心律失常发生在此区。作心脏瓣膜置换术时,须注意避免损伤此区 。

房室交界区的功能为:

①传导冲动。将来自心房的冲动传向心室,有时可将心室的冲动传向心房。

②延搁冲动传导。传导冲动缓慢,约延搁0.04s。保证心房收缩后才发生心室收缩,适应心内血液循环特点。

③过滤冲动。心房颤动时,来自心房的冲动频率快且强弱不一。但由于该区的纤维交织成网,冲动在网内传导时相互冲撞,使冲动减轻或抵消,进入心室的冲动大大减少,使心室基本以正常的心率收缩。

④起搏。此区为次级起搏点,主要位于房室结两端。

5.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His束,起自房室结前端,先穿经右纤维三角,再经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前行,至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新生儿房室束长为2.2~5.4mm。成人房室束长为5.7~7.9mm,直径为1.1~1.5mm。根据行程将其分为如下3部

穿部:①穿中心纤维体,长约1mm②未分叉部:左束支分出前至穿出中心纤维体后的部分,长约10mm③分叉部:分出左束支后的部分,切面上呈三角形。穿部和未分叉部属房室交界区。

房室束的解剖位置

房室束位于主动脉右、后瓣和室间隔膜部稍下方,右侧有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前上部并与其交叉,故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以及室间隔膜部修补术时应注意这些重要毗邻关系,以免损伤房室束而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6. 左右心室束支

(1)左束支

呈扁带状(宽约5mm),行程较短(15mm),行于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至室间隔肌部上、中1/3交界处分为以下3组分支:前 组(达前乳头肌中下部)、后组(达后乳头肌下部)、间隔组(达室间隔的中下部),3组分支从室间隔上部的前、中、后3个方向散向整个左室内面,互相吻合成Purkinje纤维网。室间隔主要由左束支的间隔支首先激动。

左束支分布图

左束支分支图

(2)右束支

呈细的圆索状,行程较长,起自房室束,从室间隔膜部下缘中部向前下弯行,其表面有室间隔右侧面的薄层心肌覆盖。向下进入隔缘肉柱,到达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散开其分支亦分为间隔组、前组及后组3组,分布至右室壁。因右束支主干为圆索状且较长,故易受局部病灶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

右束支分布图

右束支分支图

7.浦肯野纤维网

左、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内膜下交织形成内膜下Purkinje网 ,并穿入心室肌形成心肌内Purkinje网。Purkinje纤维网最后与普通心肌细胞相连。 Purkinje纤维与心肌纤维的比例为1:数千,即一条Purkinje纤维要兴奋数千条一般心肌纤维,兴奋借此由心内膜传向心外膜(约需0.03s)。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