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班:豪气低调的蜀汉支柱
吴班:豪气低调的蜀汉支柱
说起国舅爷总会让人联想到飞扬跋扈这个词,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贾三彪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列子,他们依靠着外戚身份胡作非为。东汉时期国舅爷成了权臣的代名词诸如:“燕然勒功”的窦宪,毒杀质帝的梁冀,“屠夫大将军”何进。。。。。。他们当中有忠有奸,参差不齐但大部分以悲剧收尾。作为东汉王朝延续品的三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位国舅爷,他在战场上死里逃生,最终建功立业得以善终,这位国舅爷就是吴班。
作为皇亲国戚国舅爷一直是一颗定时炸弹
随兄入蜀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斗争中被弑,其弟何苗素不与兄同心按兵不动,这举动引起何进部下吴匡的不满认为何苗与十常侍勾结将其杀害。或许让他没想到32年后他的儿子成了他所厌恶的国舅爷,他的儿子正是吴班。吴班,字元雄,兖州陈留郡人。在诛杀何苗之后吴匡就将他托付给侄子吴懿。早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刘焉就觉得天下即将要大乱,向汉灵帝建议“废史立牧”自请充任交州牧逃离京师。吴懿因父与刘焉的关系随焉入交州,但此时益州刺史郤俭大肆聚敛导致黄巾动乱,郤俭本人也被黄巾贼首马相所害,益州成了无人管辖的领地。这对刘焉来说是个天赐良机于是请求朝廷改任为益州牧,年幼的吴班也随着兄长糊里糊涂的入了西川。刘焉入蜀之后,为了稳定蜀地人心提拔一帮本土官吏,比如严颜,张任,黄权等人。另一面为了安抚随他入蜀人士通过联姻的手段进行拉拢,吴懿就成了目标。更重要的是吴懿这个妹妹还不寻常《三国志 蜀志 二主妃子传》记载:“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就让自己的儿子刘瑁娶了吴氏,好景不长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在经历丧子之痛,官邸大火的双重打击下刘焉因背疮而死。作为继任者的刘璋是出了名的怕事者,《益州耆旧传》记载:“璋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吴懿因有联姻关系被封为中郎将,吴班因此缘由成为吴懿的部下(三国当中就有很多兄带弟的例子,如徐晃和徐商,孙策和孙权等)。在此期间吴班因为人豪爽侠义被世人所称赞。因地理缘故,益州成了乱世中难得的桃花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战火离益州越来越近。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听闻曹操要西征张鲁,把刘璋吓了一跳,于是顶着群臣反对采取张松意见引进刘备,刘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帮助刘备拿下汉中当门户,自己可以在西川高枕无忧。哪想到刘备早已将益州当成自己的猎物。次年,由于张肃告密事情败露刘备与刘璋正式决裂,于是刘备调转枪头开始攻取益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涪城,刘璋派遣张任、刘璝、冷苞、邓贤与吴懿等人与刘备交战,结果刘备军大破之。而刘璋原本对东州派人士有偏见(这点从王累以死相谏,张任、冷苞等人以死相抵来看刘璋对益州派的信任度高于东州派)这引发东州人士不满,吴懿干脆向刘备投降,被封为讨逆将军。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在谋士法正的建议下,刘备迎娶了吴氏来证明自己夺取益州的合理性。只是让吴氏兄弟没想到这次简单的联姻会让自己飞黄腾达,成为刘备集团不可缺少的支柱。
入蜀风波虽是一波三折,但对吴班来说远离京师纷争之地却是一种幸运
夷陵血战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立吴氏为皇后。吴氏兄弟摇身一变成了国舅爷,称帝之后的刘备加紧重夺荆州计划。同年七月吴班随着刘备所率万余人大军讨伐孙权,让人意外的是吴班这位名不经传的国舅爷竟被委以先锋重任,那为何刘备要这样安排呢?这其中包含了刘备的无奈,早在前一年蜀汉发生重大变故,先是年初大将军关羽被杀,后是重要谋士法正,老将黄忠病逝,紧接着车骑将军张飞被刺。。。。。。刘备军团可谓是人才凋零(至于马超从去世时间来推断已是病入膏肓,赵云则因反对伐吴留在江州),更让刘备尴尬的原本所信赖的外戚糜竺病逝,其弟糜芳降吴。因此缘故吴氏兄弟成了刘备心腹。更重要的一点刘备率领这支军队中派系林立(冯习,张南为荆州派系,吴班则是东州派,黄权,程畿为益州派)如果作为外戚的吴班放在先锋则大大提升蜀军的凝聚力。让刘备没有失望,蜀军首战告捷。《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作为先锋吴班功不可没,逼迫陆逊采取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双方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战线过长刘备率先改变策略,《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吴班从原本的先锋成了水军统领,而这支水军极大可能被当成刘备的奇兵来使用,这点可以从黄权向刘备进言:“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以及陈式奇袭马鸣阁道战绩来侧面佐证。于是开始围攻孙权驻守夷道守将孙桓,目的是引诱陆逊出战。为了引诱可谓是下足血本,《三国志 吴书 宗室传》记载:“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但陆逊识破这些小伎俩,无奈只得撤军。强攻不行就命吴班带领千余人下船在平地扎营阵前叫骂引诱,然而陆逊又不为所动,刘备见此计不成,带着八千伏兵撤出山谷。经过半年对峙,蜀军兵疲意懈,胜利的天平渐渐的偏向东吴方面。六月,陆逊终于发动反击,火烧连营一举破蜀,刘备本人在臣下拼死保全有惊无险的撤回白帝城,吴班也因此死里逃生。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惨败中吴班是蜀军中难得的亮点,也向人证明自己并不是依靠外戚这身份的泛泛之辈。一年之后刘备在失意中病逝于白帝城,冥冥之中蜀汉的结局已定。
吴班虽是蜀军难得的亮点,但也照明不了蜀汉的前程
排异促和
刘备病逝后,蜀汉进入诸葛亮治国时代作为国舅爷的吴班也成了重量级人物。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为实现匡扶汉室的梦想诸葛亮率军北伐。与兄长吴懿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不同,吴班则留守成都稳定后防。在此过程中,蜀汉将领先后离世(《后出师表》记载:“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形势所迫吴班踏入久违的战场,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八月,魏延和吴懿在诸葛亮命令下与阳溪大破费耀,郭淮。史书虽没记载吴班是否参与此次军事行动,但从进位后将军来看吴班极大可能随兄出战。然而让吴班扬眉吐气的却是一年后的第四次北伐,《汉晋春秋》记载:“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这一仗也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正面交锋,由于粮草不济被迫撤军。回朝之后,李严为了推卸运粮不利的责任自导自演了一出闹剧,先是对于诸葛亮撤军表示吃惊说“军粮充足,不知为何退军”。然后在次上奏刘禅说这是诸葛亮的诱敌之计,不用担心。要说李严这人吧,的确是个牛人虽然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于黄忠大战四十个回合,但在从制定蜀科以及讨伐叛军来看是蜀汉难得的文武全才,和魏延一样就是脾气不好,同乡陈震曾对诸葛亮评价道:“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不可避免成了众矢之敌,不过令吴氏兄弟头痛的是李严不仅是先帝的托孤重臣,还是东州派重要的话语权,最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吴氏兄弟选择支持诸葛亮,李严被废流放梓潼郡。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兄长吴懿在汉中任内去世,同年吴班升为骠骑将军(《蜀汉将相大臣年表》则记载为车骑将军),进位绵竹侯。令人觉得奇怪的是吴班却没有选择跟兄长一样在外督军,而是选择留在成都,或许吴班因兄长的离世也让他觉得身心交瘁,至此史书上就没有关于吴班的记载,《蜀汉将相大臣年表》虽记载吴班病逝于延熙六年(邓芝在这一年升任为车骑将军),但与《三国志》记载的骠骑将军不相符合,从这一年的升迁来看可以推断出吴班可能早于延熙六年病逝。不过比较其他两国的国舅爷来看,吴班可谓是善终。
作为外戚吴班成了蜀汉重要的支柱之一
跟东汉末年外戚干政不同,蜀汉是三国之中唯一没有出现外戚参与斗争的情况(吴有步骘参与二宫之争,魏有张缉参与废司马师),这与吴氏兄弟同心协力分不开的,三国志记载:以豪侠称,官位常与懿相亚。以吴班的能力来看完全可以兄长同位甚至高于兄长,但为大局着想吴班牺牲了小我成全了蜀汉内部的稳定,更避免了父亲所厌恶的何氏兄弟式的悲剧。因此蜀汉的稳定离不开这位豪气冲天的国舅爷的低调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