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光,向世界亮出成都名片
一路追光,向世界亮出成都名片
一万期,与城市共成长
让城市之名更响亮
在成都的建设、发展、壮大过程中,商报人从未缺席。同时,也正因为成都这样一座城市,孕育了《成都商报》这样一份报纸,也培养了这样一群商报人。
商报人是城市里的“追光人”,游走在成都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细心捕获大大小小的闪光点,再将这些闪光点展现给所有人。
哪怕早期信息传播渠道较为匮乏,商报人始终敢想他人所不敢想,凭借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对自我极致的要求,20多年来,成都商报以质量的创意策划和独树一帜的媒体影响力,将城市之名远播海内外。
彼时,迎着新千年的曙光,24名商报人和《成都商报》立起了一扇“世纪之窗”,让成都人齐刷刷抬眼看世界,让全世界可以借此一窥成都的风貌。
追逐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
在“千禧年”到来之前,在期盼与惶惑交织的舆论场中,商报人开创性地提出一个选题构想:派出24个记者前往全球的24个时区,迎接“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
要知道,那时候出国还不普遍,连办签证都没有攻略可以参考的年头;仅就报社的家底来看,根本没有24个具备外语采访水平的记者可派,有的甚至走出国际机场时,连EXIT都不认识。
1999年年末,“新夸父行动”就这么拉开了帷幕,取水土、收集成都小朋友的礼物和问候、怀揣成都市市长签名的熊猫图案明信片、敲定24个位于不同时区的国家/地区,从最先进入新世纪的新西兰到0时区的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还有可能出现极夜的美国阿拉斯加……
其中,全球第一缕新千年的曙光被确定将出现在新西兰北岛最东边的一个小镇吉斯本,总编辑陈舒平获得这个千年一遇的机会。他在12月29日抵达新西兰当天发回的报道中写道:“所有到新西兰的飞机航班爆满,人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去吉斯本。”
新西兰时间2000年1月1日晨,陈舒平在沙滩上拍下并传回了当天《成都商报》的头版照片:一位在晨曦里吹响风笛的新西兰男子和他跪在海水里祈祷的女伴。
记者向兵的目的地是阿联酋。他在到达阿联酋后满街找素材,有一天好不容易看到街对面有“2000”字样,冒着被汽车撞的危险冲过马路一看,这才发现是某款汽车2000型的广告。
幸好,在驻阿联酋大使馆和新华社的帮助下,向兵最终在盛大的仪式上送出了来自成都小朋友的信和礼物,还把阿联酋王室回赠成都小朋友的礼物(十多斤重的银鹰)人肉背回成都。
派往24个时区的商报人或多或少都经历了“磨难”,但最后都顺利地捕捉到所在时区的新千年曙光,并将来自成都的问候,带去了全球。让商报记者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行动还获得了许多国家/地区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比如巴黎市政府组织专门仪式与成都交换水土,阿联酋王室专门举办仪式庆祝小王子与成都小使者结为世纪友好,以及“特派记者走进新西伯利亚电视台直播间专题介绍成都”,“法国电台全球直播成都”,《中国成都》大型画册和光盘被永久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
彼时,迎着新千年的曙光,24名商报人和《成都商报》立起了一扇“世纪之窗”,让成都人齐刷刷抬眼看世界,让全世界可以借此一窥成都的风貌。
“追光人”带给全世界的成都印象
在捕获了新千年的曙光后,商报人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继续营造这扇透视成都的“窗口”,把成都的每一面美好,展现给所有人。
2007年,适逢成都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商报》发起了“我为成都画名片”活动向市民征集金点子。当时,《成都商报》热线征集了1600多条金点子,并与百事可乐达成合作,将这些金点子锲入百事可乐推出“成都印象罐”。
“成都印象罐”整体仍然保持着百事可乐一贯的蓝色造型,大熊猫、青城山、三星堆、太阳神鸟、武侯祠……成都十大景区成为了这个蓝色经典罐子的新形象。
放到现在来看,定制可乐罐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2007年,这几乎是开创性的好点子,不仅改变了百事可乐多年不变的包装、让市民眼前一亮,还被百事可乐评为该公司当年的“全球最佳营销创意”。而市民们也通过参与“出点子”、买定制可乐的这一过程,对成都这座城市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除了通过百事可乐的罐身向世人呈现成都的十大景区,商报人每迎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都不忘向孕育自己的城市致敬。
2010年12月13日,《成都商报》年度广告收入突破10亿元,成为中国第二份晋级“10亿俱乐部”的报纸。
此时,成都商报没有自恋,而是将这份成绩单呈现给了哺育这份报纸的城市,策划了感恩成都的大型城市推广活动——“成都,与中国共分享”。这次活动以100万奖金征集成都城市形象推广优秀广告创意,尔后将这些作品选择同一天在全国36个城市的40家主流报纸上呈现,推出成都的城市形象系列宣传。
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深圳,从拉萨到福州,从哈尔滨到昆明……36座城市的主流报纸都被“不同的城市,同样的幸福”字样占据,分享着“关于成都你可能不知道的10个事实”。
“2300多年来,成都一直都叫这个名字”;“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配备了‘成都造’芯片”;“2010年,全世界有近7000万人次到成都旅游,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锦里和宽窄巷子”……一句句生动诠释成都的“大实话”,让一座立体的、多元的成都,走进了人们心中。
如今,成都仍在发展壮大,商报人步履不停,一直在“追光”的路上,每当捕捉到了城市新的闪光点,那里必定有商报人的身影。
商报人与城市同行,也始终在见证、参与、记录成都的成长。追光路上,步履不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