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最早在《三国演义》中连用,渊源来自《礼记》
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最早在《三国演义》中连用,渊源来自《礼记》
“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连用,最早是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第八十七回云:“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说,“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于是,出现了如此升平的局面。
“赞扬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当然是三国时期了。
不过,《三国演义》这部四大名著之一,书名四个字的后两个叫“演义”。
虽说是明代人写三国时期的“演义”,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描述以及思想,则其来有自。
《史记·商君列传》说: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也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意思了。
比司马迁稍晚的汉朝的刘向,编纂了《战国策》。其《秦策一》亦云:“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近亲,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很可能,于后的刘向与在前的司马迁,所用史料,来源相同。
不过,比司马迁更早的汉初贾谊,在《新书·先醒》里,用春秋战国诸侯的事例,讲述“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的道理,就用到了“路不拾遗”一词。
其曰:“昔楚庄王即位,自静三年,以讲得失。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而后在高位。内领国政治,而外施教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诉讼。”
贾谊所谓“先醒”“后醒”和“不醒”,是讲诸侯们能否顺应时势、励精图治是国运兴衰之根本。
如果再往前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思想,一定来源于孔子所阐述的“大同”的理想境界。
《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的相关论述。文曰:“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认为,三皇五帝时代,“是谓大同”。而到了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代,只是“小康”。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说的渊薮。
尽管“三皇、五帝”的“大同”世界,不过是古人的美好想象。但也可知,距今2500年前,中国古人便有了实现理想世界的美好愿望。
孔子所言“大同”和“小康”的理想,影响了后世无数志士仁人,直到现在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