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怎么保存?竹简保存2000多年
竹简怎么保存?竹简保存2000多年
竹简怎么保存?古代书籍大多是木质的,所以在书籍中难免会夹杂一些灰尘,这些灰尘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书籍的质量。那么古人是如何处理这些些灰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处理书籍的。首先,古人会用水将书籍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擦拭。其次,古人会将书籍放在通风的地地方,让书籍自然干燥。最后,古人会将书籍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书籍不会受潮。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引言:
对于很多南方的朋友来说,梅雨季节确实是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时节。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不仅限制了出行,影响了心情,还让家里的衣物、家具发霉、长潮,书柜里的图书也会生出霉菌,因为受潮而破损。
我们应该如何让书籍远离潮湿、霉菌呢?其实古人有很多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从书籍的材质入手
在纸张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献都是刻在甲骨、金石上,或者写在竹简、缣帛上。印刷术发明之后,纸质文献大行其道。
相比于以前的材质,纸质的文献书写、保存、运输都更加方便,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威胁,比如容易受到霉菌腐蚀,容易受潮。
对于纸质文献而讲,制成材料包括载体材料纸张和字迹材料墨、印泥两个方面。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人对纸张、墨和印泥积累了一定的防霉经验。
对纸张进行药物处理
为了改善纸张的性能和防止霉菌感染,古人一般会对纸张进行药物处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开始通过黄蘗浸泡的方式,对纸张进行处理。黄蘗是一种野生的树木,它的树皮中含有小蘗碱,具有良好的抗菌、杀菌作用。用黄蘗溶液泡过的纸张,被称为黄纸,所以那时的书卷也被称作“黄卷”。
到了唐宋时期,黄纸更为通行,一般官方的文献都是由黄纸制成。这种黄卷不仅可以防虫杀菌,还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除了用黄蘗杀菌、防霉之外,古人还发现用雌黄涂纸,也可以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因为雌黄中有一种叫做三硫化二砷的物质,是一种有毒物质。
两晋时期出现的涂布技术,也是一种用于改善纸张性能的有效方法。这种技术是将白色矿物细粉均匀地涂在纸张的表面,不仅可以增加纸张的平滑度,还能降低纸张的透光度。
这些矿物质,甚至有杀菌消毒的性能,让纸张具有超强的抗霉性。
对墨水进行防霉处理
古代文献中,除了纸张,就是纸张上的字,而这些字基本都是用墨写成的,对墨进行防霉处理,也是一种古代常见的防霉举措。
墨的主要成分是颜料、动物胶和一些特殊辅料。动物胶可以调和固定炭黑,让字迹保存得更加久远。
加入特殊辅料则是为了防腐、改善纸的硬度和色泽。
比如《文房四谱·墨谱》记载,东汉书法家韦诞生的造墨时加入了动物胶、鸡蛋、珍珠、麝香,而南朝冀公的制墨配方则是松烟、丁香、麝香、干漆等,南唐李廷珪则是用松烟、珍珠、玉屑、龙脑,再加上生漆捣制而成。
在上述这些制墨材料中,真正具有防霉作用的是麝香、朱砂和檀香。麝香是雄麝胆腺的分泌物,有着特殊的香味,其有效成分巨环麝香酮,有着很好的杀菌防腐和除臭增香功能。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具有抗霉防蠹的作用。
檀香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香气,但也具有抗菌的作用。许多古代的纸质文献,之所以能保留到今天,而且墨迹清晰可辨,就是因为它的材质中加入了太多的防腐防霉材料。
对印泥的防霉处理
印泥就是古人盖章用的颜料,无论签署文件,还是留下印记,都需要使用印泥。
早期的印泥都是用朱砂和水调和而成的,经过岁月的侵蚀,朱砂非常容易从纸上脱落。
到了元代,人们用油取代了水,朱砂脱落的情况就得到了好转。
再后来,印泥的制作技术更加高超,在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都出现了八宝印泥。所谓的八宝印泥就是除去基本原料朱砂之外,再加上七种辅料。
朱砂本身就具有防霉作用,再加上八宝印泥中的麝香也具有防霉作用,这样印泥就跟纸、墨一样,具备了很好的防霉效果。
二、装潢、修裱过程中的防霉措施
所谓的装潢就是在纸质文献书写、绘制、印刷完成之后,对它们所作的保存保护工作。如果文献出现破损,为了长久保存和恢复原貌,又需要对它进行修裱。
在装潢、修裱过程中的防霉措施,对图书的防霉效果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外壳
为了让书卷看上去更加精美,也是为了让书卷保存的时间更加久远,古人一般都会给书籍装上一层外壳。书籍的外壳当然要美观大方,但防霉的工作必不可少。
书卷的外壳要如何设计,才能既坚固美观,又兼具防霉功能呢?
明代的周嘉胄独创了一种硬壳制作方法,可以让书卷历久而无患。他的制作方法是:用白芨、明矾做基础材料,再加一点乳香、黄蜡,把用水煎过的花椒、百部放进去,纸张就选择那种废料纸,外面裹上金纸,选择干燥无风的天气,糊上三层刷纸,再用大石头压好,把它放到烈日下暴晒。
因为用大石压过,所以非常坚硬,就像木头一样。周嘉胄制作的这种硬壳,不仅牢固,而且不会被霉菌腐蚀。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分享了一些书籍防霉的经验之谈。他认为收藏书画的木匣内不能涂油漆,更不能糊纸,应该在每年的四五月间把书画略微晾晒之后,即收入匣内,而且一定要放在距离地面一丈距离以上的高处,唯有如此,才能起到真正的防霉效果。
将纸质的文献装入硬壳内,本就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水分,避免书籍受潮。另外,还可以隔绝霉菌感染,那些飘在空中的霉菌常常在灰尘中飘荡,一旦落到书页上,就可能附着在书籍上,对书籍造成损害。
药物浆糊的使用
在书籍的装潢和装裱过程中,浆糊是一定要用到的黏合剂,浆糊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纸质文献的寿命长短。
普通的浆糊内含淀粉和蛋白质,这些物质都是蠹虫和霉菌赖以生存的营养物,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生虫长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逐渐发明了药物浆糊。
最早发明药物浆糊的是唐代的张彦远,他在制作浆糊过程中,把淀粉中的面筋去掉,而且往里面加入少量的熏陆香末,这就让浆糊再也不会生虫长霉了。
明代周嘉胄的方法是:“先将白面浸泡在用花椒熬成、放冷的水里,几天之后撇去花椒水,在里面加入白矾末、乳香加水搅拌,快熟时,再加入被撇去的花椒水不断搅拌,直到煮熟即可。”
清代周二学的方法更加奇特,他是先用雨水浸泡面粉,直到它发出酸味,然后不断地往面粉里面加水,一直等到面粉中的酸味消失了,再放入白矾,放在锅里煮熟。
冷却之后,加入之前浸泡面粉的水,每天一换,等用时在瓿里捣烂,加适量的水稀释煮熟。
三个人的制作方法虽有不同,但却都达到了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去除浆糊中的面筋,一个目的是加入防霉药物。做到这两点,最后制成的浆糊就具有了防霉的效果。
装裱季节的选择
季节的交替和天气的变化,会影响纸质文献的装裱效果,明代周嘉胄认为装裱的最佳时机,是在天气转凉,但又不寒冷的时候。
文震亨认为装裱时间,秋天最好,春天其次,夏天最差。清代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装潢》中提到:“春天和秋天是装裱的好时节,应该避开黄梅雨季和寒冷的冬季”。
虽然三个人的表述不一样,但他们的观点是很相近的,都认为在一年当中,气候凉爽干燥的秋天是装裱的首选,而湿热多雨的夏天和温度极低的冬天不适合装裱。
三、收藏利用中的防霉措施
古人不仅从材质上做好防霉工作,在装潢、休裱时采取防霉措施,而且在收藏利用时也要注意防霉。
装具方面的防霉措施
明清皇家档案馆盛放纸质文献的装具,都是采用樟木柜,因为樟木可以防虫蛀、防发霉,对档册、书籍等收藏品具有很好的保护功能。
纸质文献在装具中,一定不能排得太紧密,一定要留有缝隙,保持通风,才能避免生着霉菌孢子。光绪时期,广雅书院的梁鼎芬在《丰湖书藏四约》中说:“在瓦器中放上石灰,可以防潮、驱蚁。”
避免让汗水损害文献
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手上的汗水和额头上的汗水,都会对纸质文献造成损害。
古人意识到手汗和头汗对书籍的危害,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保护工作。清代的馆学家孙从添就曾经说过,夏天的时候,手上有汗或者头上有汗,如果滴在书上,日后必然会泛潮,造成书籍的霉烂生虫。
今天在取放、检查或阅读珍贵文献时,要求工作人员戴上清洁的白色软质手套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书籍,防止书籍霉变。
晾晒和翻动防霉
为了防止书籍受潮生霉,还要定期对纸质文献进行晾晒、翻动。
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江淮以南是在夏至之后曝晒文献。唐宋到明清,官方都比较重视书籍藏品的晾晒工作,甚至当做一项活动来搞。
通过晾晒书籍,不仅可以杀灭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蠹虫,而且可以破坏霉菌的生存环境,让它们无处可寻。而且可以除掉树上灰尘和霉菌孢子,起到预防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不仅暴晒可以防霉,翻动书籍也可以防霉。
清末的出版家叶德辉认为,每天翻动书籍,可以保证书籍不受潮,而且具有防治霉菌蠹虫的妙效。民国时期,严雁峰父子经营的贲园书库是当地著名的藏书楼,他们有三间敞房,专门有人翻动书籍,一页一页地翻动,一年四季重复这个动作。
尽管翻动会使纸质文献上沾上手汗,但如果能够做到饭前洗手,这种损害还是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的。
结语:
书籍的保护、保存是一门大学问,古人在几千年的实践摸索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专业、有效的方法。
从材质的精选,到书籍的装潢、修裱,再到书籍的收藏、利用,从日常的通风晾晒,到专业的药物处理,再到系统的防潮、防霉理论,可以说古人为我们总结了一套书籍防潮、防霉的宝典。
参考文献:
《梦溪笔谈》
《中国档案保护史论》
《中国造纸术》
《书林清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