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的事迹50字简写(杨利伟的事迹和精神英语作文150字)
杨利伟的事迹50字简写(杨利伟的事迹和精神英语作文150字)
杨利伟的事迹50字简写,一起来看看吧。“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在此之之前,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杨利伟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的经历也非常传奇。
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中华民族留下永久的伤痛。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追求科技进步的努力从未停歇。
深海迄今仍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也是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主战场。
当前,海洋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海洋高技术对海洋认识、开发与保护的支撑作用越加明显,成为各国海洋实力构成的核心要素。
1、上天入海探索未知
中国人自古不乏仰望星空的勇气与浪漫。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家喻户晓。屈原向天叩问宇宙起源:“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任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月亮表达了共同的思念。
覆盖全球近71%面积的海洋,构成了地球的主色调蓝色,是地球演变的产物,也是人类历史包括战争史、国家版图史、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海洋史是世界史的缩影。
科技给人以信心,科技给人以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多个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少数领域甚至实现了反超。“上天入海”——航天和深海探测早已不是梦。
中国实施了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首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从航天员在轨驻留21小时28分到183天,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个目标一步步实现。先后将14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其中宇航员聂海胜、景海鹏曾三次进入太空,刘伯明、翟志刚、王亚平、陈冬、刘洋(女)二次进入太空,费俊龙、刘旺、张晓光、汤洪波、叶光富、蔡旭都是首次进入太空。
2016年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轨驻留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在短短几年内,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天宫号”空间站,中国将会是唯一一个独立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2023年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开局之年,神舟十五号于2022年11月29日发射成功,截至2023年4月11日23:08,“神舟十五号”乘组宇航员(费俊龙、张陆圆、邓清明)已经飞行了133天,任务进度已至70%,乘组将在轨迎来加强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2023年2月消息,计划在2023年10月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目前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的总装测试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在深海探测方面,中国虽然起步很晚,但近年来进步神速,研发出了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7000米下潜深度;“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蛟龙号”进行了升级和改造;“海斗号”水下机器人创造了中国水下机器人下潜及作业深度10888米的纪录;“潜龙一号”“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标志着中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发现号”水下缆控深海机器人,是专为科考量身定制的实验利器。
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深海探索推向前所未有的深度,载人航天的新突破令国人深受鼓舞,领略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迈。
2、全海深探索的时代
中国人自古亦对海洋怀有奔放的情感和征服的雄心:从曹操《观沧海》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到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再到宋濂《题李太白观瀑布图》中的“蓬莱屹起瀛海洋,群仙迟汝相徊翔”。
人类与水的结缘由来已久,从四大文明古国的大河流域衍生出最早的人类文明,到“大航海”时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的不断探索,海洋文明逐步形成、建立和发展。
郑和七次下西洋,在1431年至1433年第七次航行之后却告终结,再无声息,尽管无论是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还是船队规模、航线距离,郑和船队都比欧洲探险家们的船队要高出一筹。
1930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威廉·毕比乘坐潜水球下潜183米,1934年又乘坐它创造了下潜923米的纪录,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他后来写道:“只有苍茫的太空本身,才能与这神奇的水下世界相媲美。”
1948年,瑞士皮卡德父子设计制造的潜水器下潜到了1370米的深度,人类终于成功地潜入了千米以下的深海。1960年,美国“的里雅斯特”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马里亚纳海沟底部。1995年,日本的“海沟”号无人潜水器,也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潜航。
1986年,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完成试验,下潜深度300米,掀开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篇章。
2002年,我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立项,此前我国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只有600米。
2012年,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问世,创造了当时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7062米的世界纪录。“蛟龙”号总设计师是徐芑南,叶聪担任主驾驶,2012年6月24日,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下潜了48次的“蛟龙”号,要在这一天向其下潜极限7000米发起第49次下潜冲刺,这次到达了7020米的深度。
空海连线,此时,正在太空神舟九号的航天员景海鹏祝贺“蛟龙”号深潜7000米成功。来自天宇的声音和来自大洋7000米海底的声音神奇地在人们的耳边响起。
海底的“蛟龙”号潜航员和太空的神舟九号航天员的图像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观众无不雀跃,举国欢腾。正在直播中解说的徐芑南激动得热泪盈眶,中国从此跻身海洋大国,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2017年,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研制成功,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2018年5月,当时已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9天内先后3次搭载“深海勇士”号下潜至南海深处,成为全世界年龄最大的深海潜入者。
2020年,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台下潜到“挑战者深渊”的载人潜水器,也是全球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这同时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全海深探索的时代。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电气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驾驶张伟曾下潜深海30多次,3次到达马里亚纳海沟。
我国深潜科研团队在落后西方先进国家50年的情况下,经过20年的艰苦探索和守正创新,壮志凌云,一举研制出高水准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叩响了深海这扇沉重而古老的大门的门环,直抵深渊的最深处,创造了后来者居上的奇迹。
目前,全世界可潜入6000米以上深度的深海载人潜水器仅有8台,分别属于中国、美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
大海是宽广的,比大海更为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人类正在努力探索驱动海底生命的隐秘力量。
3、新四大发明
除了工程技术领域,中国的基础研究也正在迎头赶上。基础研究决定着未来科技的制高点,新生事物诞生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将来可能的用处,就像20世纪初的研究者们谁也没想到,原子核这样的研究课题将会催生出威力巨大的核武器。
如果今天不做大做强基础研究,将来某个点闪光时就会追悔莫及。暂且不讨论欧美诸国,只需看看近邻日本的发展便可知晓。日本有强大的科技作为支撑,曾长期占据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位置,2010年以后才被中国超越。但在基础科学领域,日本的优势依然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已有19位日籍或日裔人士获得诺贝尔奖,平均一年一位。诺贝尔奖有滞后性,获奖成果多在十几年或数十年前做出。这正是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大力发展科技的成果。
近年来,受益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基础研究的路越走越顺畅,也将为以后的发展贡献巨大的能量。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实现了对国外高科技的全方位追踪,甚至在个别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
以超级计算机为例,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在2010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名列第一,由此拉开了中国超算超越美国的序幕。此后“天河二号”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后来美国进行了出口管制,不再提供英特尔和英伟达的相关芯片。
2016年,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名列当年超算榜单第一。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超算的国产化,基于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采用64位自主申威指令系统。
2017年11月出炉的全球超级电脑500强榜单中,美国入选143台,中国入选202台。中国超算不仅在质量上超越了美国,在数量上也胜于美国。超算除了与人们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地震模拟相关,超算在力学和生物制药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最后一次核试验在1996年,此后便转向理论模拟。新型飞机、航天器、超音速武器的设计,都离不开超算的支持。未来生物研究和新药研发,也更加依赖超算。
中国连续建造了许多大型科学装置,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缩写FAST)、上海光源、散裂中子源等,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同时,在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深地探测、干细胞、基因编辑领域也取得了重要原创性突破,还涌现出以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悟空号”卫星、“墨子号”卫星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
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在若干重要领域开始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科技正在成为驱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020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这是历史上最高的,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大于7%。
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新四大发明”,正在改变中国,让世界惊叹的“新四大发明”即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办之际,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面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的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如果可以,你最想把中国的哪种生活方式带回自己的国家”的提问,留学生们的回答惊人一致: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这四种渗透进中国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事物,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外国留学生的新四大发明评选实际上是对一种新型生活方式的推崇。不可否认的是,新四大发明背后的技术并非起源于中国,有的技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问世了。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说法,世界上最早的高速铁路服务始于1964年的日本新干线,网购的概念是英国人迈克尔·奥尔德里奇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而世界上最早的移动支付是1997年在芬兰完成的;此外,最早的共享单车“白色自行车计划”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荷兰阿姆斯特丹。
虽然不是所有这些概念、商业模式或相关科技都起源于中国,但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将其打造成闪亮的“中国名片”。
新四大发明在当今这个时代不是凭空出世,它们是中国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甚至更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巨大经济体和分工网络的结晶。
无论是一日几千里的高铁,还是自行车王国产生的共享单车,巨大的物流网络支撑的网购,以及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所支持的移动支付的体系,背后都有巨大的中国经济的实体作为支撑。
新四大发明服务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们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是改革开放40年来巨大成果的体现,是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的体现。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如今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人喜欢水。《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抽刀断水水更流,用最锐利的匕首去刺水有用吗?反过来,若水成为武器,则水淹七军。什么是强,什么是弱,立见分晓。
为什么大海是辽阔的?因为它待在最低的地方,海纳百川,才变得辽阔、低调和包容,这正是水的品性。这是《道德经》中大道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的海洋观。
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和地区围绕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展开布局,制定国家层面海洋战略规划、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积极展开国际合作。
人类通过海洋进行的贸易和交流,使得人类相互接近、融通,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放眼全球,中国在不同的科技领域全面开花,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领域,中国展现出来的万物竞发、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活力,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