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孤独的人
史上最孤独的人
人们对孤独这个词并不陌生,反而是几乎每个人都曾说或心理暗示自己曾孤独过或正在孤独过。谈起孤独,我们通常想到两位大师的著作,一个是法国哲人卢梭的《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思》,另一个则是美国作家耶茨的《十一种孤独》。
它们都是经典著作,只不过前者相当于是自传——“自己为自己所写”,内容展露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同时它也凭着自身发放的光耀,照亮了无数在世俗社会当中卑污的灵魂。后者则是短篇小说集——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十一种人的十一种孤独的人生。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雷姆特一样,每个人的“孤独”及对其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见仁见智,也并非是感同身受。而有关孤独的文字和内容,也是不一而足。但在这个世界上离其他活人最远的人是谁?他们孤独吗?
换句话说,史上最孤独的人是谁?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热门科普作家兰道尔.门罗这样回答的:最有可能的人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曾待在位于月球轨道上的指令舱里的6位宇航员了,他们分别是:迈克尔.科林斯、迪克.戈登、斯图尔特.罗萨、阿尔佛莱德.沃尔登、肯.马丁利和罗纳德.埃万斯。
在门罗的著作《那些古怪又让人伤心的问题》(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作者写道:在每次任务中都会有一位宇航员留在指令舱中,与此同时另两位宇航员会踏上月球表面。当指令舱位于轨道的最高点时,登陆月球的宇航员离留守指令舱的宇航员约有3585千米。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其余的地球人和这些宇航员相距最远的时候。
真的是宇航员是史上离活着的地球人最孤独的人吗?
不,门罗说,可能还有南极探险者,以及波利尼西亚人。
“也许我们将永远无法准确地知道谁是最孤独的人。也许是某个因船只沉没而漂泊在南半球大洋上的18世纪的水手。但在有力的历史证据出现之前,我还是觉得那6位执行阿波罗任务的宇航员才该获得这一称号。”
但他们真的孤独吗?
返回地球后的阿波罗11号指令长科林斯表示,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孤独。而阿波罗15号指令长戈登甚至还十分享受“孤独”:
“一个人是一回事儿,孤独是一回事儿,二者全然不同。我现在是一个人,但我不觉得孤独。我曾经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后来是一名试飞员——这期间大多数时间我都在战斗机里度过——所以我很适应这种环境。我完全享受它……”
所以,门罗感慨地写道:内向的人都明白,史上最孤独的人类非常乐于享受这几分钟的安宁与寂静。
其实,最孤独的人莫过于在人群和闹市之中的“孤独”——身无所依,心无所属。这是更可怕的孤独——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现在这样,忙忙碌碌,在人群中,在闹市中,但内心却是荒凉的——“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孤独总在我左右”。
人们越来越有种残酷的共识:孤独已成了生活的日常。“孤独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日益庞大的空巢青年。我们彼此都处于熟悉的陌生人环境里,彼此牵连,但又彼此陌生。这似乎也应了晏殊在《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关孤独的最伟大著作之一,这样写道:“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我们,都是车上的人,永无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