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贼王“黄瘸子”:号称不偷两类人,最后成为盗窃判死刑第一人
东北贼王“黄瘸子”:号称不偷两类人,最后成为盗窃判死刑第一人
1984年3月7日,赵先生乘坐121次直快列车前往兰州。
在列车经停河南新乡火车站时,他倚靠在座椅上打着盹,双手紧紧环抱着怀中的背包。
很快,火车再次发动,赵先生看着车窗外的景象一幕幕倒退,心头一种异样的感觉升起,他低头一看——
只见背包上敞着一道近一尺长的三角口子,里面空空荡荡,原本装有6000元现金、500元美金的公文包已经不翼而飞。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列车失窃事件层出不穷,途径中原地区的铁路线上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火车好坐,新乡难过”。
这句顺口溜背后的始作俑者多年来逃窜在外,直到1984年,随着“严打”斗争的深入进行,这个盗窃犯罪集团才终于被公安机关一网打尽。
历时四个月,90多人被如数逮捕归案,流窜多年的“东北贼王”黄瘸子也终于落网,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因盗窃罪被枪毙的第一人。
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追捕贼王》
黄瘸子,本名黄庭利,1946年生人。此人没什么文化,小学没上几年便退了学,早早地离开了家乡山东,来到了东北打拼。
23岁那年,黄庭利到黑龙江某农场当学徒,按说只要肯学本事,安身立命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之后的黄庭利却学起了小偷小摸的“本事”,从此走上了歪路。
1976年4月,30岁的黄庭利从外地回乡,途中被火车轧断了腿(一说是因为扒窃被打而导致的残疾)。
不久后,他在政府的帮助下安上了假肢,可走起路来却始终一瘸一拐的,因此得了个黄瘸子的诨名。
落下残疾后,黄庭利对生活丧失了希望,索性一条路走到黑,在偷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只是这做贼也有讲究,黄庭利行动不便,既没有技术,又没个帮手打掩护,偷不到什么东西不说,还经常受同行的嘲笑和打压。
一天,黄庭利再次受挫,心灰意冷地坐在路边吹着冷风,一个老贼见他衣衫褴褛,于心不忍,遂上前指点他去找一个“高人”学艺。
黄庭利虽胸无大志,心中却有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于是一瘸一拐地找到那位“高人”,正式拜师入了“偷”门。
两年后,所谓高人去世,黄庭利也“偷”有所成,便自立门户,成立起了自己的扒手集团。
他采用军事化管理,统一用绰号称呼手下人不说,还将众人编成了鬼队、南下支队、北上支队三支队伍。
这个流窜盗窃团伙专门挑火车站、集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下手,接连犯下多起重大盗窃案件,盗窃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然而,就在他们沾沾自喜之时,公安机关也已经悄悄盯上了他们。
在一番深入调查后,哈尔滨市道里公安分局初步掌握了一份74人的名单,上面记载着八戒、白耗子、大山东子、江米条等稀奇古怪的绰号。
面对这些毫无逻辑的符号,警方没有浪费时间,立即找来了熟悉当地情况的老刑警协助调查,很快,这些绰号下的名字便一个个浮出了水面。
1984年3月19日,警方先后抓获了刘佳仁、李玉方等“二把手”后,又顺藤摸瓜,将名单上的二十多人捉拿归案。
通过审问,警方得知,仅李玉方一人,在火车上窃取的犯案金额便达到了23000元之高,其中还不包括他犯下的十几起拎包盗窃案。
李玉方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在提及“老大”黄庭利时,还不无挑衅地说道:“他做事从来不露马脚,你们要是能抓到他,那才算本事。”
3月25日,在深入调查过黄庭利的背景后,刑警沙元章带领一个小组,来到山东,展开了对此人的追捕。
黄庭利是有家室之人,他与原配于1979年结婚,在两人的“蜜月”期间,他还邀请各方贼首前来一较高低,召开了所谓“全国小偷绝招比赛”。
常年盘踞广州火车站的小偷不服,结果在比试当中,连贼头的手表都被黄瘸子摸走了,这才心服口服。
黄庭利也是从那之后渐渐打响了名声,坐上了“贼界”的第一把交椅。
警方首先来到了黄庭利的老家,临沂市沂南县。通过走访调查,众人发现黄庭利还养了个小老婆。
“她刚生了个男孩,上个月才坐完月子,现在大人小孩都不见了。”黄庭利的父母对警方的调查很是配合。
沙元章和同志们分析,黄庭利作案需要灵活性,绝不会带上老婆孩子,因此要抓到这个“贼王”,他的小老婆很有可能成为突破口。
追捕小组立即赶到了黄庭利的情人“小玲子”的家乡,潍坊。
警方找上门后,“小玲子”的父亲老泪纵横,直说自己的女儿是被黄瘸子骗走的,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小玲子目前住在大姐家中,而黄瘸子4月份会回来看孩子。
沙元章带着追捕小组耐心等待着4月的到来,同时在不断的走访过程中,对黄庭利的体态样貌和生活细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4月9日,一位市民到派出所报告,称在火车站看见了黄瘸子。沙元章当机立断,立即部署警力到黄庭利最常落脚的几个地点进行堵截。
下午一点,潍坊商业局招待所,黄庭利出现在了警方的视线当中。
他拎着几个大包,与服务员对话时,普通话中还带着明显的东北口音。
就在他准备往房间走时,埋伏在四周的便衣警察鱼贯而出,一把扣住了他的双臂。
黄庭利落网的消息很快传扬开来,在押犯乱了阵脚,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大字的威严下,纷纷将同伙揭发了出来。
4月18日,哈尔滨市公安局成立打击流窜作案指挥部,刑警大队再次出动,将余下几十名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全部缉拿归案。
到1984年7月底,这个由90多人组成的重大盗窃团伙被彻底粉碎,首犯黄庭利也迎来了最终的判决。
1986年9月,黄庭利被执行枪决,罪恶的一生在枪响中画上了句号。
多年后,江湖上仍流传着黄瘸子的故事,然而对于这个罪大恶极之人,坊间却多了一种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称其为“仁善贼王”,因其曾扬言不偷孕妇和穷人。
但,有选择性的施恶,难道就不是恶了吗?黄庭利所偷窃的财产中,难道就没有孕妇、穷人的救命钱吗?
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当谨记前人流传下来的老话,相信世间千万个行当中,总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文/木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