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邹奇奇:8岁出书,15岁成哈佛讲师,被称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神童邹奇奇:8岁出书,15岁成哈佛讲师,被称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神童邹奇奇
女童邹奇奇,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与父母和姐姐共同生活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3岁时就开始阅读各种书籍
4岁时开始写作
6岁用妈妈买的笔记本电脑写作
8岁时就出版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邹奇奇也被美国广播公司誉为“美国文坛小巨人”。
10岁成为风靡全美的演讲家,
13岁出书讽刺小布什
14岁的邹奇奇受邀到“世界精英”舞台上演讲。
15岁给哈佛师生演讲。
邹奇奇的家庭
邹奇奇的母亲邹灿是中国重庆人,1988年到美国后,学习法语专业的她又获得了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是美国一家电话语音翻译公司的中英文翻译员。
奇奇的父亲约翰John Svitak是一名捷克裔美国人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微软公司。
除了奇奇外,他们还有另一个名叫希希的10岁女儿,姐妹俩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希奇”。
邹奇奇的生活
邹奇奇从3岁半开始读英文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读的书越来越多,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如今,邹奇奇一天至少要读完一本二三百页的书。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文静秀气的小姑娘偏偏喜欢关于战争和武器的军事书籍。
此外,她对历史书籍充满浓厚兴趣,常常阅读关于拿破仑、世界大战的历史书。
她爱看法国哲学家的书籍,一天能读3本小说,自4岁以来,她用笔写下了400多篇故事和诗歌,她2005年出版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
包含的300多篇故事大多以中世纪为背景,从古埃及写到了文艺复兴,文中透露出的政治、宗教和教育见解,思想深刻,文思严谨,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名8岁女孩的作品。
尽管生长在美国,缺少中文的语言环境,但姐妹俩从小时候开始,就经常听母亲给她们讲中文故事,并阅读大量标有拼音的中文读物。
奇奇最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2岁时,邹奇奇每天都要听母亲邹灿讲一个《西游记》的故事。
到3岁时,奇奇已经不满足于听故事了,她开始尝试借助汉字上面的拼音,自己阅读《西游记》。
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中国古典作品,对奇奇的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邹奇奇5岁时,就对儿童书不感兴趣了,而是看起了更严肃的伏尔泰的著作。
邹奇奇说:“我读过他的小说《老实人》,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男人的故事,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城堡中。书中的一些内容很滑稽,但我很同情他。”
奇奇曾在自述中说:“我对学习新知识的热爱,是我成功的原因之一。这样说吧,我写的故事,很多都是受到我读过的书籍的启发。”
邹奇奇不仅是“文学天才”,还是一名女权运动和世界和平的倡议者,她的网站上将她描述为“作家、诗人和人道主义者”。
8岁的邹奇奇在美国已经成了名人,包括著名主持人奥弗拉、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等都采访过她,“早安美国”的节目主持人更将她称作“美国文坛小巨人”。
邹灿称,他们很早就发现了女儿奇奇的“特别之处”,因为奇奇从3岁时就开始自己读书了。
邹灿说:“在她很小时,约翰就对她念柏拉图的著作,后来她竟自己开始读书。我们只想让她自由发展,不想给她施加太大的压力。”
7岁时奇奇已读完1600本书。
她涉猎的图书包括天文、地理、文史、传记,而她最爱看的莫过于历史和玄幻小说,她的老师称,奇奇的阅读年龄已经超过20岁。
并且邹奇奇读书速度奇快,一分钟能读900字,一天能读3本书,
读完一本至少607页的《哈利·波特》仅需9小时!
她最喜欢玄幻与历史题材,在她看来,J·K·罗琳比狄更斯写得更好,因为后者的句子“太复杂了”。
坦言想做正常女孩
面对自己被人称做“神童”和“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的美誉,邹奇奇解释说:“对于神童,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我的解释是‘具有卓越才能、可以帮助其他孩子的儿童’。我希望我能成为这样的神童,但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邹奇奇的偶像
当其他8岁女孩都崇拜小甜甜等青春派偶像时,邹奇奇也有自己的偶像。
她对记者说:“我崇拜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她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我也喜欢《哈利·波特》作者罗琳,但我不确定是否喜欢麦当娜。
我最喜欢的历史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因为那个时代有许多惊人的艺术成就。
我认为历史上最邪恶的人,毫无疑问是希特勒,他迫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
让记者松口气的是,邹奇奇仍然与同龄儿童有着相同的爱好,她对记者说:“当我不工作时,我就喜欢吃巧克力,玩荡秋千。”
让家长更懂教育,让教育更有效,请点上方头像关注“龚老师说教育”
(声明:此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