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到底有多可怕
谣言到底有多可怕
作者: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 年)七月初六,翰林学士欧阳修向皇帝提交了一封弹劾报告。
弹劾报告的读者对象是唯一的,就是皇帝本人。
像这样直接打给皇帝的报告,是属于绝密级的,只有在皇帝认为有必要下发之后,才会根据需要扩大读者对象。
这篇弹疏堪称同类文章的典范。
文章一开头,欧阳修就牢牢地抓住了皇帝的防范心理:
我听说能够尽忠的臣子,不敢回避难言之事;善于驭下的人主,常常想听到难言之言。
唯其如此,才能做到上下之间信息通畅,阴谋诡计无法得逞,灾祸混乱不能产生。
……什么事情,如果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唯独人主不知道,这才是莫大的隐患。
我今天要说的,正是天下尽人皆知,唯独陛下不知的事情。
如今士大夫不分贵贱,跟亲戚朋友们谈的,普通老百姓街谈巷议的,都是这件事。
可是却没有人告诉陛下。
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事属隐患,危害还没有暴露,所以人们也很难明说。
欧阳修说的这件莫大之隐患,究竟指什么?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狄青形象
欧阳修的弹劾对象, 这桩隐患的核心危险,是当时的枢密使狄青。
枢密使专管军事,比宰相矮半级,跟宰相一样属于宋朝的中央领导集体。
狄青究竟犯了什么错?
——枢密使狄青,出身行伍,号称武勇,自从十几年前朝廷在陕西跟西夏人打仗,就建立了特别能作战的名声;四年以前,广西侬智高叛乱,狄青奉命讨贼,又立下了一些功劳。
同样是在四年以前,狄青被任命为枢密副使。
初掌机密,进入中央领导集体的行列,当时就有批评者认为不妥。
如今四年过去,当然,我也没发现狄青犯过什么显著的错误,然而这个人却不幸有深受军人爱戴的名声。
也就是说,这个莫大的隐患,就是 宋朝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狄青深受军人爱戴。
管理军队的人深受军人爱戴,按常理说,没什么不对。
而狄青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的综合素质,欧阳修也是非常推崇的,他如此说道:从前国家难得将帅之才,常常用文臣来担任经略招讨,可是有的不了解军队,有的不懂得训练。
自从狄青担任将领以来,既能凭借自身的勇敢武力让众人佩服,又懂得训练的方法,很知道怎么用恩信来安抚士兵。
作为军事指挥官,狄青了解军人,懂军事,能带兵,有军功。
而欧阳修担心的,正是狄青的如此靠谱。
所有这些优点都是缺点,确切地说都是危险。
狄青,山西人,少年时就喜欢骑马射箭,二十岁上下游荡到首都开封,刺面为兵,成为殿前司的一名骑兵,慢慢升到了皇帝的近卫军。
1038 年,宋夏战争爆发,朝廷优选禁军派往前线,狄青中选。
在陕西,狄青立功最多,又得到庞籍、范仲淹等人的赏识、培养和提拔。
十年之间,他迅速成长为宋王朝最负盛名的军事人才。
1052 年6 月,狄青奉命入朝担任枢密副使,三个月后主动请缨前往广西前线。
别人都搞不定的侬智高,狄青带领西北军出马,一举荡平。
1053 年5 月,狄青得胜还朝,被任命为宋朝的最高军政长官——枢密使。
出兵伍为执政起兵伍,登帷幄,一个行伍出身、脸上刺字的大兵,竟然能有这样的成就,狄青破了天荒。
然而,让欧阳修忧心忡忡、坐卧难安的,就是 狄青以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 这一事实本身。
同样的一句话,欧阳修在这封弹劾报告里说了两遍。
一遍是:且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
武臣掌管枢密院又能得到军人爱戴,不仅对国家来说不方便,即使是对他本人来说也有可能造成伤害 。
一遍是: 但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
武臣掌管枢密院而为军人所喜爱,当然是不合事体的,不管狄青本人的用心如何。
为什么?不为其他,就因为他是行伍出身,是脸上有字的士兵。
因为他脸上有字,所以那些同样脸上有字的士兵会爱戴他,以他为荣,团结在他的周围。
而这种爱戴与团结, 很可能会形成某种危害政权稳定的力量 ,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
弹劾报告的最后,欧阳修建议宋仁宗罢免狄青的枢密使,把他调到外地去做一个州长。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保全狄青的忠诚。
欧阳修的这封弹劾报告,因为是直接给皇帝看的,所以剖肝沥胆,言辞直白。
仁宗拿到这份报告,看完就默默地收起来了,并没有降出。
欧阳修如此对狄青,他们两个有什么私仇吗?至少从目前留下的文字资料看不出什么蛛丝马迹,而且欧阳修也算是一个心胸豁达、顾大局的人。
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我相信,欧阳修弹劾狄青恰恰是为了狄青好,为了宋朝国家好。
欧阳修并没有夸张, 关于狄青,开封城里早已 谣言 四起。
这一年阴雨连绵,开封城里发了大水。
狄青家的房屋也受了灾,于是狄青就搬到了大相国寺去借住。
佛寺和宫殿都是高台建筑,不怕水。
于是,人们就看到狄青坐在大相国寺的高台之上、飞檐之下,指挥士兵做这做那。
狄青高大威猛,有大将风度,远远望去煞有气势,像是一幅画。
但是,在这幅画里,有个颜色却颇为刺目,那就是狄青身上的浅黄色袄子。
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
自唐后期至北宋,黄色逐渐成为皇帝专用的服色。
在大相国寺如同宫殿一般巍峨的殿宇之下,狄青竟然穿着浅黄袄子出现了 ,这就让某些人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些不该想的东西。
按照欧阳修给皇帝的报告,近日以来,谣言传得越来越厉害了。
有人说狄青这个人是在图谶里有预言的,有人说夜里能看到狄青私宅上空有火光。
总之,狄青不是一般人,让他继续掌管枢密院是危险的,恐怕要出事。
当然,这不是因为狄青曾经有任何违背忠诚的行为,只是因为他的行伍出身,他脸上的刺青。
刺青一直是狄青最醒目的标志。
他在河北担任军区司令,当地军政首脑联欢,席间有个妓女白牡丹给狄青劝酒,竟然说:劝班儿一杯酒。
这位脸上有字的哥哥,来一杯。
当着众多文官,狄青敢怒不敢言,忍到第二天才去打了白牡丹一顿。
白牡丹的嚣张从哪儿来?全体文官都给她撑腰。
依照宋代制度,边防最高军政首长是文官,军区司令要受他的管辖。
当时狄青的长官是韩琦。
韩琦要处分一个军官,狄青讲情说,这是一个有军功的好儿郎。
韩琦说,东华门外,中了状元骑马游街的才是好儿郎,这人也配?说完,当着狄青的面处决了这个军官。
据说,吓得狄青站在那儿,半天都没挪一下。
故事真伪无从考证,但故事所反映的宋朝文官,以及在文官影响控制之下的社会观念对武人,特别是军人的态度,是真实存在的。
行伍作为一种出身,就像士兵脸上刺的字,永远都除不掉。
史料记载,狄青当上枢密副使的时候,脸上的刺青还在,宋仁宗特地下令让狄青敷药去除刺青。
估计去除也只是去掉颜色,疤痕是去不掉的。
狄青拒绝,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因为功劳提拔我,没有顾虑我的出身。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脸上的字,因为我是一个兵。
我想留着它,来激励士兵为国效力。
狄青拒绝敷药,是他的透彻,也是他的无奈。
在宋朝的政治文化中,军人出身就意味着低人一等。
狄青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的时候,很多人反对,反对者的理由之一就是,用一个大头兵当国家领导人,恐怕外国和周边少数民族会笑话我们。
武人被挤到了边缘,军人被压到了鄙视链的最底层。
后来,英宗曾想用一个叫郝质的军人入主枢密院,反对的人说,这个人还行,只是枢密院和宰相府是经邦论道、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政的地方,让一个黥卒(脸上刺着字的士兵)来主持工作,恐怕反而会让他不得安生。
比如狄青当年,朝廷上下都服气,可是一进枢密院,就谣言四起,最终不得不离职,朝廷的器重与提拔反而害了他。
话说得有理,郝质被挡在了枢密院外面。
说到这儿,顺便交代一下狄青的结局。
欧阳修那篇骇人听闻的弹劾报告打上去没过多久,仁宗还是罢免了狄青的枢密使,派他到陈州去做知州。
第二年春天,狄青在陈州疽发髭,卒,胡子里长了一个疮,病死了。
在中国史书上,凡是疽发而死的,不是抑郁就是投毒。
倔强地不肯洗去面涅的狄青,最终还是因为面涅遭到猜忌排挤,落下心病,才五十岁就郁郁而终。
狄青死后八年,宋神宗有意对外用兵,因为狄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向狄家索取狄青画像,亲制祭文缅怀狄青,把他树立为宋朝武人的典范。
▲《狄青像》
此《狄青像》出自《中国历代名将图典》。
狄青 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人。
北宋时期名将。
他自少入伍,善骑射,面刺字,被称为面涅将军"。
仁宗时,因战功迁延州指挥使。
勇谋兼备,在宋夏之战中临敌披发、戴铜面具,所向披靡,无人敢挡。
与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人过从甚密。
范仲淹授以《春秋左传》,折节读书,通古今名将兵法,声名益显。
一生历二十五战,曾八次中流矢,以夜袭昆仑关一战最著名,被拜为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
狄青赞称其:天产英雄操大任,劳其筋骨益其能。
乘时有待风云会,兰台阁上姓名登。
然而,即便到了欲战思良将的时候,朝廷给狄青的定调也没有忘记一分为二,还是要强调狄青能以畏慎保全终始。
狄青在宋代政治文化的压抑之下郁郁而终的事实,也被涂了金,做了最后的消费。
狄青之死,欧阳修、韩琦都逃不了间接的责任。
但是,这两个人若扪心自问,一定不会有丝毫歉意。
因为他们所做的, 是当时社会观念中最正确的事情 ——防范武人,特别是军人。
面涅就意味着危害政权的潜在可能,必须压制,以防患于未然。
这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防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官士大夫对朝廷国家所承担的责任。
因此,它正当而正义,是军人职业化与文武分途造成的必然后果。
作者:赵冬梅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