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龙 李化龙墓在哪里
李化龙 李化龙墓在哪里
1、请详细介绍一下明朝的李化龙2、李化龙的人物生平3、明朝李化龙是李天清吗
请详细介绍一下明朝的李化龙
李化龙(1729年—1787年),字禹门,号伏远,山东齐东人(今山东邹平),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将领。
曾受命朝廷平定大小金川叛乱、远征缅甸、安南等地。
被乾隆皇帝御封为武显将军。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化龙奉旨率兵驱逐倭寇征讨安南时,不幸战死于沙场。
李化龙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他从小天资聪慧,状貌奇伟,举止端方,志向远大。
少年时,久住外婆家(其外婆家是济南市济阳县仁风镇许家村)并深得外公、外婆及舅父、舅母的喜爱。
成年后他身高有两米多,长相魁梧,力大无比;据传说,他饭量大得惊人,一顿饭能吃三纣饼(古时一纣为直经50公分的单饼、摞成一根筷子高)、五斤牛肉另加一大盆面汤。
外婆家境富足,不但能供他吃喝,还请来武林高僧让化龙与表兄弟一同习武,几年光景,李化龙练就一身好武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远近闻名。
他习武专用的石头重达三百余斤,使用的大刀重为128斤,刀高为2.38米,只可惜此刀及其他兵器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
如今,在济阳县仁风镇许家村还有马道与饮马湾等地名,据说就是李化龙当年练习骑射的地方。
乾隆年间,李化龙壬辰科乡试中武举,后庚辰科中武进士,被钦点为镶蓝旗翎御前侍卫(加一级)。
后继任为贵州铜仁协都司、陕西靖远协副将、江南寿春总兵、登州总兵、广东左翼总兵。
据《清史稿》、《台湾文献发刊》及有关资料记载,李化龙平定过大小金川判乱、征讨过缅甸及安南(越南)并多次率兵抗击过外国军队的入侵与边疆的骚乱。
据传说,李化龙任江南寿春总兵时,其军中掌管财政的大臣贪污与挥霍了大量军费,数额巨大。
李化龙命令将其关押在军中看守所。
此人正是当朝大奸臣和珅的亲信,和珅要将其提走,化龙知道提走后将会不了了之。
为了安抚军心,李化龙力主内贼不除,何惩外寇,毅然决然将其就地斩首。
李化龙也因此得罪了朝廷重官,不久从江南寿春总兵被调任登州总兵。
后来乾隆帝得知真相,李化龙又回江南寿春赴任总兵。
李化龙在奉皇帝之命征讨安南、驱逐倭寇时战死沙场,官兵与当地的人民从市球江中只打捞到了他的躯干并依照他战前遗嘱辗转运回了山东老家安葬。
皇帝专门赐配给他一个金头,并御赐墓碑,御碑上镌刻着:奇功伟烈并光垂青史、万古芳名与天地并老;并在其墓地修建了宏伟的武显将军牌坊,以彰显其功德。
在出殡时,他的女儿珍珍公主无比悲伤地哭泣:金头银头不如俺爹的肉头……在场的几万人无不动容。
乾隆皇帝非常赏识信任李化龙,曾朱批人老实,可重用,特封李化龙为武显将军,官阶正二品。
当李化龙前线阵亡后乾隆皇帝将其特恩列入昭忠祠、恩赐全祭葬世袭骑都尉恩骑尉罔替崇爵厚禄百世不休。
据说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专程驾道李化龙老家祭访过,现在此地还保留着护驾坡。
李化龙从小居住和生活在外婆家,几百年来,关于他很多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当地人一直在广泛传颂。
武显将军的牌坊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李化龙的人物生平
隆庆五年(1571年),李化龙从学于长垣教谕吴嵚,吴嵚对李化龙青眼有加,曾预言说李化龙是日后能够担当天下大事的人。
后来吴嵚到大名府讲学,李化龙跟随他去元城书院学习,文学造诣愈深。
一说明代监察御史、长垣人苏民望也曾教授过李化龙。
万历元年(1573年),乡试考中举人。
万历二年(1574年)考中进士,授职嵩县知县,时年二十,胥吏很轻视他。
李化龙暗中访察到他们的奸情,一一将他们法办,县中大治。
升为南京工部主事,担任右通政使。
万历十四年(1586年)调河南按察司提学佥事、河南省布政司左参议;万历十八年(1590年)调山东按察司提学副使;万历二十年(1592年)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调京太仆寺少卿。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夏天,李化龙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起初,总兵官李成梁杀死泰宁部落首领速把亥,其子把兔儿的弟弟炒花占据旧辽阳以北,住于两河之中,勾结土蛮(仡佬族)作乱。
四月,把兔儿围攻辽阳,朵颜部落的小歹青、福余部落的伯言儿分路进犯锦、义,掠夺清细河,巡抚韩取善因犯罪被罢免。
李化龙上任刚两个月,把兔儿与伯言儿等进犯镇武,又约定土蛮之子卜言台周进攻右屯。
把兔儿先至吴家坟。
李化龙与总兵董一元定下计策先击败把兔儿、伯言儿,伯言儿中流箭死去,把兔儿被击伤。
卜言台周至,进攻右屯不利,也撤兵走了。
于是把兔儿、小歹青、卜言台周愈加勾结,阴谋雪耻。
李化龙与董一元严加防备。
董一元又出塞,捣毁敌人巢穴,立下了战功,把兔儿负重伤后死去,边塞由是安宁,李化龙因此升为兵部右侍郎。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小歹青悔恨前此行动,请求在义州开通木市,而且报告朵颜部落的长昂将进犯边塞。
不久,长昂果然进犯锦、义,副总兵李如梅将他击退。
歹青之言既然可信,李化龙于是准许他的请求。
上疏给朝廷,大意是:辽东敌人很多,没有制服的就只有长昂和小歹青了,而小歹青又十分凶残,为祸辽东,如今他请求开通木市,对于我们来说有五点好处,所以我请求开通木市。
奏疏传至朝廷,明世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李化龙不久因病离任,木市也就停止了。
其后总兵官马林再一次请求开市,与巡抚李植的意见不一致,辩论很久没有结果,小歹青于是又为边寇了。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其在飞练堡击败官军,都司杨国柱、指挥李延栋等都战死。
不久,又攻破綦江,杀死参将房嘉宠、游击张良贤,杨应龙军师孙时泰请求直取重庆、捣毁成都,劫持蜀王为人质,而杨应龙拖延,声称只是为了争夺地界,希望得到如先前一样的赦免。
三月,李化龙被启用为原官,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征讨播州叛臣杨应龙, 后来万历皇帝听到綦江被攻破的消息,大怒。
撤去前四川、贵州巡抚谭希思、江东之的职务,赐给李化龙尚方宝剑,为他征讨叛贼提供方便。
叛贼焚毁东坡、烂桥,阻塞湖广、贵州道路,又焚烧龙泉,赶走都司杨惟忠。
李化龙弹劾诸大将不听从命令的,沈尚被逮捕,童元镇、刘綎都被革职充为事官。
各军大集,李化龙先令水西兵三万守住贵州,截断杨应龙征招苗人的道路,之后他移兵重庆,大会文武官兵。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李化龙分兵八路进攻。
川兵分四路:总兵官刘綎由綦江出兵,总兵官马孔英出南川,总兵官吴广出合江,副将曹希彬受吴广节制,出永宁。
贵州兵分三路:总兵官童元镇由乌江出发,参将朱鹤龄受童元镇节制,统领宣慰使安疆臣由沙溪出发,总兵官李应祥由兴隆出发。
湖广兵一路分为两翼:总兵官陈璘由偏远出师,副总兵陈良玭受陈璘节制,由龙泉出师。
每路各有三万兵,官兵十分之三,土司十分之七。
贵州巡抚郭子章驻守贵阳,湖广巡抚支可大移驻沅州,李化龙亲自领中军策应。
推官高析枝先从南川进兵,占据桑木镇,刘綎又从綦江入。
杨应龙以劲兵二万交给他的儿子杨朝栋说:你破綦江,奔驰南川,全部焚毁积聚,他们就没有办法。
等到抗击诸路官军的部队都大败,杨应龙顿脚叹息说:我不用孙时泰的计策,今天死定了!有的人说水西帮助叛贼,李化龙责问安疆臣,斩杀叛贼的使者,二个部落于是断绝往来。
乌江兵败报告传来,逮捕童元镇,诸位将领更加奋勇。
刘綎率先进入娄山关,直达海龙囤,陈璘、安疆臣部也到达了。
叛贼见形势危急,上囤死守,派遣使者假装投降。
李化龙令诸将杀死使者,烧掉来函。
因为刘綎与杨应龙旧有交情,晓谕他不要与叛贼私通,刘綎将使者拘禁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八路部队都汇集囤下,修筑长围围困叛贼,轮番进攻。
六日,刘綎攻破土、月二城,杨应龙走投无路,与二妾自杀身亡。
次日早晨,明军进入城内,杨应龙的七个儿子都被抓到。
明神宗下诏将杨应龙的尸体和他儿子杨朝栋在市中肢解,从出兵到灭贼,共一百十四天。
李化龙起初听到父亲死去的消息,准备赴丧但因军务需要,被起用,到这时乞求回家居丧。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起用为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与淮、扬巡抚李三才奏请开通淤塞的黄河,李化龙方才赴任,黄河便于单县苏家庄及曹县大决堤,横冲运道李化龙于是建议开泇河,以躲避黄河之猛, 于是黄河由直河入泇口抵达夏镇二百六十里,避开黄河吕梁险峻地带。
李化龙再次以父母去世为由离职,没有人代替他。
朝廷品评他从前平定播州的功劳,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少保官,庇荫一个儿子世袭锦衣指挥使之职。
万历三十五年(1607)夏天,李化龙被起用为戎政尚书。
李化龙认为京营乃根本之所在,上奏陈述有十一滥、十二苦、十九件宜做之事,又奏上屯政十二事,都被朝廷置之不理。
兵部从二十七年后,左、右侍郎都是虚设。
没有多久,尚书萧大亨也退休了,由李化龙掌管部里之事。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正月,京师讹传盗匪将到,老百姓争着逃避。
边塞百姓逃入都城的也有数万人,九个城门全部关闭。
辅臣说兵部尚书只有一个人,何以能应付突然的变化,明神宗也不声张。
辽东战士二万都是老弱贫残之人,而税监高淮残暴,辽东人恨得咬牙切齿。
李化龙请求停止收税课、增加兵士数万人,又呈上兵士粮食、和议、战斗之策,明神宗皆不批示下来。
一品任期满后,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
李化龙年少时天资聪颖,卓尔不凡,读书一目十行,作文下笔立就,被当地人称为神童,初学《四书》、《五经》时,就像平时学过一样,让诵能诵、让写能写。
稍大一些时,又能作诗。
可见,李化龙在孩提时代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四书》、《五经》烂记于胸,吟诗弄文无所不能,李化龙的文才名震中原、誉冠天下,被齐鲁河洛一带文士当作榜样,其撰作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精、影响之大,诚可谓当时的诗词大家。
明朝李化龙是李天清吗
不是。
李化龙(1554年—1624年),一说为(1554年~1611年),字于田,长垣县老李庄人,明朝中期将领、戎政尚书。
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任嵩县知县。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巡抚辽东,击破把兔儿等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同意小歹青开通木市的请求,同年离任。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被朝廷起用征讨播州杨应龙叛乱,历时一百十四天平乱。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开通淤河二百六十里,天启四年(1624年)死于任上,谥号襄毅,赠少师,加赠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