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没有笏板?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没有笏板? 通过一些电视剧,我们其实也是可以了解到古人生活的一部分的,虽然未必是全部的真相,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在

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没有笏板?

通过一些电视剧,我们其实也是可以了解到古人生活的一部分的,虽然未必是全部的真相,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很多时期,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手里面都拿着一块板子,而这个板子被称为是笏板,笏板的作用其实也比较简单,就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备忘录,可以记下皇帝说的话,也可以写下自己要向皇帝呈报的事情,以免自己上奏的时候遗忘,这样看来,这应该是官员们的一个必备品,然而笏板这样东西在清朝时期却被废止了,清朝官员上朝的时候就没有笏板能用了,这是为何?应该来说笏板这样东西还是很实用的,不然也不会流传了千百年的时间,但是为何清朝要把它废除呢?

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没有笏板?

1.笏板简介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 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笏,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没有笏板?

2.笏板用途

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为备忘提示用。如《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及《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据说,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古人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如果官员将其随身带着上朝用,则称为“笏”。

及至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有趣的是,古代官员原则上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后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官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官员的秘书了。

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如《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另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

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没有笏板?

3.清朝为何废弃笏板

到了清代,笏板被彻底取消,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看到大部分资料都这样解释:“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笔者感觉到这样解释太随意并且太富于想象。因为笏板是用来上朝用的,您听说过谁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骑马?岂不是开玩笑?!因而多说一句,现在的不少历史文章很多都是胡言乱语,没有一点严谨的历史考据精神。

那么真实原因何在?以笔者揣摩,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清朝满洲人统治,因而尽可能摒弃汉人传统,延续满族人风俗,而在满族议政传统中,从未有过笏板一说,况且清初大臣主要是满族人,因而并非是废弃笏板,而是从来就没有过,并且后来这一礼制就没有被提出来。

第二,清朝皇帝,大多比较勤政,对大臣的升迁,很注重口才和应对能力,因而用笏板显得缺乏主见,应对迟缓,很难受到重用,因而汉族大臣也入乡随俗,不再使用笏板。

第三,服饰制度的演变,清代官员的朝服,多为袍服,没有明代以前的那种腰带,因而插笏无从存在。

第四,纸本奏章成为朝廷议事的主要形式,许多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多都以奏章文稿形式上奏给皇帝,因而不需要再用笏板提醒。

相关文章

    ​准噶尔为何不西迁

    ​准噶尔为何不西迁

    ​朱标溺水侍卫下去救,为何最后却被朱元璋杀掉?

    ​朱标溺水侍卫下去救,为何最后却被朱元璋杀掉?

    ​李隆基是怎么取到儿媳杨玉环的

    ​李隆基是怎么取到儿媳杨玉环的

    ​张飞早期是干什么的,竟有钱招募三百勇士

    ​张飞早期是干什么的,竟有钱招募三百勇士

    ​张正常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张正常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汉献帝即位之后,汉少帝去哪了

    ​汉献帝即位之后,汉少帝去哪了

    ​蜀汉后期的五虎将有谁?谁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蜀汉后期的五虎将有谁?谁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傅友德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

    ​傅友德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

    ​太史慈为何会被孙策看上

    ​太史慈为何会被孙策看上

    ​历史上真正的吕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真正的吕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韩世忠是陕西人,为何死后葬在苏州?

    ​韩世忠是陕西人,为何死后葬在苏州?

    ​暗杀秦始皇的主谋是谁?张良为什么刺杀失败?

    ​暗杀秦始皇的主谋是谁?张良为什么刺杀失败?

    ​胡雪岩临终前说了什么?导致后世没有人再经商

    ​胡雪岩临终前说了什么?导致后世没有人再经商

    ​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为何很多魏晋名士都喜欢吃?

    ​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为何很多魏晋名士都喜欢吃?

    ​张良和陈平谁更厉害?

    ​张良和陈平谁更厉害?

    ​柏举之战吴国为何能以少胜多?

    ​柏举之战吴国为何能以少胜多?

    ​为何秦国六代明君,其他国家却不行

    ​为何秦国六代明君,其他国家却不行

    ​曹丕对曹植到底是残酷,还是仁至义尽?

    ​曹丕对曹植到底是残酷,还是仁至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