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关于“西津渡”的古诗佳作
三首关于“西津渡”的古诗佳作
西津渡,唐时称为金陵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依山临江,风景峻秀,隔长江与扬州的瓜洲镇遥遥相对,为南北交通往来的要冲,自两晋南北朝时起就十分出名。历朝历代的很多诗人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这其中,唐代诗人张祜《题金陵渡》一诗,堪称个中翘楚。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祜(约785—849?)是唐代一位较有名气的诗人,他出身望族,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为人性情孤高,恃才傲物,以至于在仕途上一直坎坷不达。不过,张祜的诗写得确实不错,代表作除《题金陵渡》外,还有《宫词二首》,其中“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尤其被世人传唱。杜牧曾有诗赞道:“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题金陵渡》因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而脍炙人口。诗中的金陵渡,就是后世的西津渡。诗的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意境凄美,神韵悠远,画面感极强,堪称妙品。它与张继所写的《 枫桥夜泊》一起,是唐代描写“客愁”的诗中“双璧”,被后人广为传唱。
到了北宋,大词人秦观路经西津渡,大约是想起了前代张祜的这首名作,一时技痒,于是模仿其中的意境创作了《金山晚眺》一诗。诗云: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只需稍加比较,我们就能看出秦观的这首诗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张祜诗相同:一,时间和地点相同,都是写西津渡江面的夜间景色;二,描写手法相同,张诗用“潮落”、“斜月”来暗示时间的推移,秦诗用“月初弦”来点明时间;三,境界相似,秦诗中的“只应灯火是渔船”明显化用了张祜诗的“两三星火是瓜洲”。不同之处是张祜诗中有人,且明写了诗人旅途无欢,触景生愁,而秦观诗则是就景而写景,多少显得有些单薄。相比之下,秦诗终究略逊张诗一筹。真正可与张祜诗抗衡的传世名作,诞生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这年春天,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经过瓜洲江面时,诗人借着皎洁的清光回首望去,江南的渡口灯月交辉的迷人景象令人沉醉。晚风中,诗人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流露出的是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字里行间寓含着诗人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一个“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张祜若泉下有知,想必也当叹服不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