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概况
上海市闵行区概况
闵行区隶属上海市,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钥匙”。闵行地处北纬31.071度,东经121.405度。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1]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县闵行镇和吴泾地区设立原闵行区。1964年6月,原闵行区撤销并入徐汇区,并改为闵行、吴泾两个街道。1981年2月,重新恢复原闵行区。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同时撤销原闵行区、上海县,合并成为新的闵行区。[2]
闵行区区域面积近372.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数为253.43 万人(2017年)[3],辖9个镇、4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共有132个村民委员会和427个居民委员会[4]。
2016年5月,闵行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历史建制
闵行区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最后的辖地。上海县的历史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考古学界据此把上海成陆史上推2000年。 [6]
至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而上海县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区淞南部分)在县境之东北。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有上海务之设,为秀州17处酒务之一。南宋咸淳年间,形成上海镇。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上海县,析华亭县东北分高昌、长人、海隅、新江、北亭五乡置上海县,今闵行区大部分地区为长人乡故地,虹桥、三林、华漕、新泾等地绝大部分地区与上海老城厢同属上海县高昌乡。曹行、三林、塘湾(包括吴泾)、陈行、北桥、马桥、老闵行地区自元明清民国至90年代向属上海县。莘庄地区自元、明、清三代均隶属于华亭县,1914年属于松江县,直到1958年8月才归属上海县。诸翟地区在解放前分属于上海县和嘉定县,1958年8月全部归属上海县。七宝地区为上海、青浦、松江三县交汇处,横沥河以东为上海县,以西为松江县。梅陇地区自明清以来分治于上海、华亭两县,至民国分属上海县和松江县。之后,经过多次市县划界,梅陇地区全部归属上海县。颛桥地区在1948年前分属于上海县和松江县,后全部划属上海县。纪王地区原属嘉定县。塘湾(包括吴泾)地区向为农村;闵行,明弘治年间始有敏行之称,正德七年(1512年)始称闵行,民国即已开始建设。
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县属江苏省, 民国17年(1928年7月1日)上海市县分治后上海县仅辖曹行、三林、塘湾、闵行、颛桥、北桥、马桥、陈行之西南8乡,县治在北桥。抗日战争上海沦陷时期,上海县地区隶属于伪上海特别市。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县复原。
建国以后
1949年5月15日,上海
上海市郊划分图
县解放,先后属苏南区、江苏省。因上海县辖地锐减, 1950年前后南汇县西部召楼区大部约99平方公里土地(召楼、杜行、水月、滨浦、闸港和鲁汇6乡)重归本县,改为杜行区即今浦江镇大部,及周浦区中河、苏民2乡之地24平方公里划入本县陈行区,即今浦江镇北部及三林塘南岸部分之地。
1958年1月,划属上海市。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县闵行镇和吴泾地区设闵行区。1964年6月闵行区撤销并入徐汇区,并改为闵行、吴泾两个街道。1981年2月恢复闵行区。
1981年,恢复闵行区。将徐汇区的闵行、吴泾地区和上海县的15个大队划归闵行区管辖。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闵行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设在莘庄镇。 1993年 3月三林地区划入浦东新区。
2000年,撤销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设立江川路街道(驻碧江);撤销龙柏新村街道、航华新村街道,设立龙柏街道(驻航华);撤销吴泾街道、塘湾镇,设立吴泾镇(驻吴泾);撤销陈行镇、鲁汇镇、杜行镇,设立浦江镇(驻陈行);撤销纪王镇、诸翟镇、华漕镇,设立新的华漕镇(驻诸翟);撤销颛桥镇、北桥镇,设立新的颛桥镇(驻颛桥);撤销梅陇镇、曹行镇,设立新的梅陇镇(驻梅陇) 。
2007年,闵行区辖4个街道、9个镇、1个市级工业区,161个村委会、331个居委会。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钥匙”。北纬31.05度,东经121.25度。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境边沿,坐落于毗邻的长宁境内。吴淞江流经北境,黄浦江纵贯南北,分区界为浦东、浦西两部分。闵行是上海市主要对外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主要工业基地、科技及航天新区。
闵行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沿,在上海市腹部,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以外的西南部区域,形似一把“钥匙”。北纬31.05度,东经121.25度。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闵行、吴泾地区为一坦荡的堆积平原,其所占地域东西宽不足 14 公里,处于以“冈身”为标志的地貌单元分界地带上,闵行地区西部处于湖积平原,闵行地区中 ——东部和吴泾地区处于滨海平原上。
气候条件
闵行区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半年主要受西风带天气系统控制,下半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风带系统影响,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每年6月中旬中到7月上旬初为本地梅雨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
地貌特征
闵行、吴泾地区为一坦荡的堆积平原,其所占地域东西宽不足14公里,处于以“冈身”为标志的地貌单元分界地带上,闵行地区西部处于湖积平原,闵行地区中——东部和吴泾地区处于滨海平原上。
湖积平原
湖积低平原。闵行地区西侧东西宽近 0.8 公里,面积约 1.2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3 ~ 3.5 米。区内潜水位较高,土壤湿度较大。
海积、湖积平原。即潟湖平原,分布于昆阳路以西的彭渡地区,东西宽 1.55 公里、陆地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的范围。海拔高程 3.4 ~ 3.5 米。
滨海平原
古滨海平原。位于昆阳路至沙港一线。东西宽约 3.5 公里,占地约 11.4 平方公里。海拔高程 3.6 ~ 4.2 米,大体西低东高。这里是冈身带分布地区,原在沙、竹两港的西侧分别有沙冈、竹冈两列贝壳砂堤分布,走向北西-南东。砂堤一般埋于表土下 0.4 ~ 0.8 米,宽 50 ~ 60 米,厚 50 ~ 60 厘米。
老滨海平原。西起沙港、东至沪闵路东侧的横泾港,在区境内宽约 2 公里,陆地面积约 7.2 平方公里。地面海拔高程 4.1 ~ 4.6 米,呈由西向东略微升高之势。其地表和浅部沉积物与古滨海平原相似。
早滨海平原。地跨闵行地区东部宽 1.8 公里的范围和吴泾地区全部。海拔高程在 4.4 ~ 4.8 米。
土地资源
1986年8月始,对闵行区全区土地展开普查,经过申报、登记和审核,对土地使用户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1990年末,闵行区全区共有使用国有土地申报户1316户(系统单位765户、公房303户、私房248户),土地1523.58公顷。发证865户(系统单位559户、公房114户、私房192户),占申报户总数的65.73%;缓发和待发248户(系统单位64户、公房169户、私房15户),占18.84%;不发和注销203户(系统单位142户、公房20户、私房41户),占15.43%。
地下水资源
闵行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3.3~4.8米。第四系覆盖层厚220~300米,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闵行、吴泾地区地下水十分丰富,闵行地区各层单井日出水量大于1000吨,吴泾地区第Ⅱ-Ⅲ含水层单井日出水量大于1000吨,第Ⅳ含水层单井日出水量500~1000吨。闵行第Ⅱ、Ⅲ、Ⅳ,吴泾第Ⅱ、Ⅲ层含水层均为咸水。实际开采使用的是吴泾地区第Ⅳ承压含水层。1988年区内地下水开采量为1051.99万立方米,1989年开采量为1088.1万立方米。随之地下水位也在逐年下降,吴泾地区1991年1月第IV承压含水层水位-26米左右,1992年7月用水高峰期水位继续下降至-30.89米。闵行区必须控制地下水年开采量,以确保地下水资源能够充分得以补充。
群众艺术馆
闵行区景点(5)
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建于1986年,建筑面积6,755平方米,拥有舞蹈房、琴房、大教室、卡拉OK厅、舞厅、游戏厅和饭店服务设施。承担闵行区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对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在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和书法等方面,开展创作、表演、培训活动。年举办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达14余万。
闵行体育公园
闵行体育公园,上海五星级公园,位于上海市外环线西侧,莘庄镇与七宝镇的交界处,距市中心约20公里。是上海市首座以体育命名的公园,也是上海市第一座大型城市主题公园。公园所在地原为一个废弃的建筑垃圾堆场,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绿色城市森林,闵行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其改建成大型开放式公园。公园从2001年11月开始建设,并于2004年1月建成对外开放。
烈士陵园
闵行区烈士陵园位于莘庄中春路沁春路西侧莘庄工业区休闲公园一湖中小岛上。闵行区烈士陵园为纪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牺牲在闵行地区的革命先烈、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而修建。1981年4月,上海县烈士陵园在莘庄镇莘西路66号破土动工。于1985年6月建成,占地11000平方米。将原安葬在北桥烈士墓和部分散葬在外的144位革命烈士的遗骸迁葬于此。陵园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自东向西依次为祭扫广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烈士墓区。祭扫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开展祭扫活动,陈列馆建筑面积2452平方米,馆内主要展示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烈士遗像和纪念物。陵园对市民参观免费,同时可对青少年举行各类仪式活动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