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痕网

​何为西北五马?西北五马的渊源与关系

点击: 来源:百痕网
摘要:何为西北五马?西北五马的渊源与关系 了解过西北近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晚清以及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里,西北甘宁青三省的局势一直被发迹于河州的马家军阀所

何为西北五马?西北五马的渊源与关系

了解过西北近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晚清以及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里,西北甘宁青三省的局势一直被发迹于河州的马家军阀所控制。据不完全统计,民国以来,河州一地先后出现了省长7人,军长9人,师旅长38人,厅长专员县长数以百计,其中除少数汉族外,绝大多数是回族,且都是马姓据首领地位。其核心被人们称为西北五马。

但五马不过是概括性的称谓,有些将其分为“老五马”:马安良(甘州提督),马福祥(宁夏护军使),马麒(西宁镇守使)马廷勷(凉州镇守使)和马麟。“小五马”: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和马仲英。

也有的将其分为“老中小”三批“五马”:

"老五马"--马祯邦、马福禄、马福祥、马海晏、马海渊;

"中五马"--马麒、马麟、马廷勷、马璘、马福祥;

"新五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马仲英。也有的按系统划分为“青马”“宁马”两大系统。他们所统军队和官职,多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互间又多姻亲关系。追根溯源,一切要从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起义说起。

当时河州起义回民在马占鳌的率领下,在太子寺击败左宗棠的征剿大军后,以小胜为资本,率众降清,被改编为河州镇马队左、中、右三旗,马占鳌为三旗督带兼中旗旗官,编入甘军统领董福祥麾下,受六品军功顶戴。马占鳌军师马千龄随其降清后,被授予蓝领都司。先行官马海晏随马占鳌降清后,为中旗副旗官。马占鳌的部队被清朝收编,成了唯一一支投降成功的回民武装。之后,马占鳌带领部队四处镇压叛乱,这支部队也成了日后马家军阀的基础。

所以按其发迹的家族世系来说,实是三大世系,即“三马”:一是马占鳌系,一是马千龄系,一是马海晏系。了解了三马世袭关系后,也就对繁纷复杂的马家军阀有个一目了然的理解

“河州三马”的起源地

先说马占鳌系:马占鳌,河州漠泥沟人,降清后官至补用总兵,督带镇南马步全军,有子三人。长子马安良原名七五,随父降清后左宗棠为之起名马安良,并被左认为义子。马占鳌死后,继统其众,随董福祥镇压河湟之变,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西逃,马安良率部入陕护驾有功,后历任总兵,甘肃提督。辛亥革命后,马安良则驻扎兰州,干涉甘肃省政。民国七年马安良死后,他的家族再也没有独当一面的军政要人。马安良有子5人,其中三子廷勷、四子廷贤。

再说马千龄系:马千龄河州韩家集人,有子四:福财、福禄、福寿、福祥。

马福禄(1854―1900),子四:鸿宾、显图、负图、鸿仪。

马福祥(1876—1932),子二:鸿逵、鸿炳。

马福禄在庚子年随董福祥于廊坊阻击八国联军,双方各伤亡数百人。在各路清军中,甘军是防守北京的清军里抵抗最坚决的。后来在北京攻打东交民巷大使馆区时中弹捐躯,此一役,从弟福贵,福全,侄耀图,兆图等同时捐躯,至为壮烈。

马福禄死后,其弟福祥继统其众,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笼络这支武装,任命马福祥为宁夏镇总兵,这就是“宁马”的开始

最后说说马海晏系。

马海晏(1837―1900),河州漠泥沟前川村人。子三:马麒、马麟、马凤。

马麒(1869―1931),子三:步青、步芳、步瀛。

马麟(1873―1945),子二:长步荣,次步援,解放之际外逃。

马海渊,马海晏之弟,子马宝,又名九保,有子三:仲英、仲杰、仲福。马仲英原名步英,以不屑与马步芳为伍,改步为仲

马海晏在庚子年护卫慈禧西逃的途中病死,其子马麒承袭父职。慈禧由晋入陕,在风陵渡过黄河时风浪大作,马麒,马福祥等选习水性士卒护卫掌舵,赖以安渡,后又护卫殷勤,得慈禧赏识。后回驻巴燕戎格,隶属于马安良。后由马安良荐拔,任循化营参将,后任西宁镇守使,民国时任青海省政府主席。

1931年马麒死后,马麟继任青海省政府主席一职。后被其侄马步芳逼迫,卸去省主席一职,由其侄马步芳担任,这一系统,被人们称为“青马”

所以他们在关键时刻互相支持,维护其共同利益。但在权势,地盘,资财等方面,他们之间又各不相让,即使是父子兄弟之间,也常常勾心斗角,彼此防范。

但一切,在我解放大军隆隆地炮声中被彻底粉碎。统治西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西北马家军”,黄粱梦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