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生化危机》中的G型病毒开发史
详解《生化危机》中的G型病毒开发史
G型病毒可以说是保护伞制药在T病毒的开发过程中意外得到的一个副产品,不过它对于人体的改造程度远远超过了T,甚至还能修复已死去的细胞将死人“复活”,所以G病毒比起T来说要危险得多,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款病毒的历史。
丽莎·特雷沃(Lisa Trevor)
G病毒的起源和丽莎·特雷沃有很大的关系,她是负责设计斯宾塞宅邸的工程师乔治·特雷沃的女儿(宅邸的地下就是著名的阿克雷研究所)。1967年,特雷沃一家遭到奥斯威尔·斯宾塞诱骗后成为了第一批T病毒的受害者,丽莎和她的母亲杰西卡·特雷沃分别被注入了“始祖病毒”的变异体(后来T病毒的母体病毒),但是杰西卡的身体除了一些轻微的排异反应之外没有进一步的变化,所以不久后就被奥斯威尔·斯宾塞的手下杀死并销毁。反倒是丽莎·特雷沃的身体接受了“始祖病毒”并被其强化,但她的神智同时也遭到病毒摧毁。由于是第一位在“始祖病毒”感染下存活的现代人类,丽莎·特雷沃作为零号病人在病毒研究上有着特殊意义,所以被奥斯威尔·斯宾塞保留下来,一直关押在阿克雷研究所里。
丽莎·特雷沃
威廉·柏金博士(Dr. William Birkin)
到了1988年,随着保护伞欧洲分公司的B.O.W.项目“复仇女神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他们的第六实验室开发出了一款能够接管宿主脑功能的寄生虫,被命名为“NE-α”。
当时在阿克雷研究所负责开发B.O.W.“猎杀者”项目的威廉·柏金博士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欧洲的“NE-α”真的能接管“猎杀者”的脑功能,就能有效地改善T型病毒受体智力低下的问题,为之后的B.O.W.研究铺平道路。于是,因为感染了“始祖病毒”而脑功能遭到破坏的丽莎·特雷沃就成了最佳的实验对象。
威廉·柏金博士
丽莎·特雷沃被注入“NE-α”寄生虫后,威廉·柏金观察到她的身体对寄生虫产生了激烈的排异反应,不但杀死了这些寄生虫,还将它们的DNA完全吸收。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威廉·柏金意外地发现丽莎·特雷沃的身体里存在着一种与T病毒完全不同的“始祖病毒”变异样本。威廉·柏金认为这种新的病毒可以在改造人类基因上发挥巨大作用,于是将其命名为“神之病毒”(Golgotha Virus或者God Virus)。
G病毒的进一步开发
威廉·柏金的这个意外发现让保护伞公司也很兴奋,毕竟如果G病毒能成功,就可以在B.O.W.项目之外找到新的收入增长点。于是位于浣熊市郊外地下的“蜂巢”(NEST)开始建设,威廉·柏金作为那里的主任研究员专心于G病毒的研究和开发。
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公司逐渐发现G病毒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在突变方向上的不明确,缺乏可控性等等。到了1995年,保护伞集团董事会要求威廉·柏金放弃在G病毒研究上继续投入资金。但是威廉·柏金认为G病毒前景广阔,执意继续他的研究,此时NEST内的T病毒研究工作已经完全被威廉的学生约翰·克莱门斯博士接管,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NEST
到了1998年5月,随着阿克雷研究所被“水蛭女王”渗透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的三个月里接连出现了数起T病毒爆发事故,直接导致数十名研究人员死亡,还有数十名平民乃至S.T.A.R.S. 成员的死亡。事故还导致阿克雷研究所和临近的保护伞培训中心遭到摧毁,集团董事会认为威廉·柏金和当时担任S.T.A.R.S. 阿尔法小队队长的阿尔伯特·威斯克对这些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阿尔伯特·威斯克
于是到了事故调查阶段,阿尔伯特·威斯克果断选择离开保护伞公司,打算将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出卖给保护伞的竞争对手,他拉拢了威廉·柏金作为内应,让他留在公司里继续完成G病毒开发。
到了1998年11月底,G病毒的初始版本已经基本完成,威廉·柏金希望将它直接出售给美国陆军来换取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在这之前他还留了一手,将一个装有G病毒样本的容器藏在了他女儿雪梨·柏金的项链里。
雪梨·柏金
但是保护伞公司渗透在美国陆军的情报人员报告了威廉·柏金的背叛行为,一支USS小队被先行派往NEST。对峙过程中,USS将威廉·柏金击倒并且回收了那里的T病毒和G病毒样本,垂死之际的威廉·柏金将最后一支G病毒样本注入了自己的身体,希望能借此逃过一劫。
威廉·柏金
G病毒和T病毒的比较
注入威廉·柏金身体的G病毒迅速发挥了作用,不但让他从致命枪伤中活了下来,还在其体内产生突变,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T病毒和G病毒之间的区别:
T病毒并不追求宿主身体组织的改变,而是着重于提升宿主细胞的活力,当然这也导致它有副作用,病毒往往会攻击受体的脑组织导致其陷入疯狂或者干脆变成无意识的僵尸。
G病毒则相反,它们对宿主发挥的作用往往表现在身体组织的大规模增生,虽然能够修复受伤的部位,但是也会像恶性肿瘤一样不断吸收营养而扩张,这样虽然能让宿主在身体机能上得到强化,但这种强化是由细胞增生不断堆砌而产生的,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在外观上会被完全改变。
威廉·柏金第一和第二阶段
G病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地作用于成年受体(T病毒无法有效地在成年体上发挥作用,顶多只是感染),任何人注入G病毒后都会发生迅速且猛烈的突变。不过这同时也是G病毒最大的缺点所在,它带来的突变过于猛烈,导致其突变方向完全不可控。
在《生化危机》系列中有两个直接注入G病毒导致突变的例子,一个是威廉·柏金,另一个就是《生化危机:恶化》当中的柯蒂斯·米勒。
柯蒂斯·米勒
可以看到他们两人除了肩膀上那个巨大的眼球之外,在外形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G病毒是根据个体差异而随机选择的突变方向。既然是随机选择,那么会有成功的突变,也就会有失败的突变。
威廉·柏金第三阶段
威廉·柏金在游戏里有多达五种突变形态,个人认为第三种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形态,而第四和第五种都因为这种随机突变导致其面目全非,最后成为一堆烂肉。
威廉·柏金第四和第五阶段
所以从生物武器的角度看来,T病毒的确比G病毒要可控得多,至少由它制造出来的B.O.W.,从“猎杀者”到“舔食者”再到“暴君”,它们的外形都能保持一致,也就是标准化,而我们都知道,标准化是大规模生产的前提条件。
当然出于游戏性的考虑,威廉·柏金的第五种形态必须被设计得最为强大,这主要是因为他吸收了周围的有机体而不断壮大的结果。G病毒永远也不会停止变异,如果威廉·柏金当时没有被消灭掉,最终他的身体细胞也会被G病毒完全吸收与其他的有机体同化。
威廉·柏金第五阶段
G变体的生物学特征
除了拥有五种突变形态之外,G病毒的基因特征决定了它们会不断地寻求扩张,也就是说,“零号病人”威廉·柏金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宿主来散播他的G病毒。他会释放一种叫做“G幼体”的胚胎用来感染新的宿主,这类被“G幼体”感染的人叫做“G成体”,“G成体”也可以自行生成新的“G幼体”,但是它们已经没有感染能力,最多只能杀死被它们附着的生物。也就是说只有“零号病人”才拥有传染能力,而且这种传染能力还十分有限,不具备可复制性,究其原因也正是G病毒的基因特征决定的。
“G成体”和“G幼体”
由于G病毒要改造威廉·柏金身体的同时不被他的免疫系统排斥,就需要适应威廉·柏金的个体基因,这样一来,他所生成的“G幼体”携带的也都是拥有有威廉·柏金基因的G病毒。这些携带着特定个体基因的“G幼体”必然会被其他宿主的免疫系统排斥,而强行改造所形成的那些“G成体”就只能形成“劣质后代”。所以G病毒的“零号病人”都会把目标锁定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因为只有血缘关系才能把带有自己基因的G病毒传下去。
威廉·柏金第三阶段
这也是为什么威廉·柏金变异后一直在不停地寻找他的女儿,不是出于父女亲情,而是生物学本能让他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的行为;柯蒂斯·米勒变异后狂追他的妹妹也是这个原因(想想就不寒而栗)。
柯蒂斯·米勒
威廉·柏金的女儿雪梨·柏金被“G幼体”寄生,但是在克莱尔的帮助下使用NEST内的解药成功抑制了病毒的变异过程,但是她的基因已经被永远被改写,雪梨·柏金也成了第一位被G病毒感染后以正常状态活下来的人类。
雪梨·柏金
好了,有关G病毒的开发历史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您对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点击关注我吧,我会持续为您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详解《生化危机》系列中的复仇女神计划
#原创##生化危机2 重制版##游戏##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