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烂尾楼业主断供2年,最后结局如何?
真实案例:烂尾楼业主断供2年,最后结局如何?
讲一个这几天的热点吧。
全国部分烂尾楼业主,宣布停贷。
新闻很多就不复述了。
我看到有人做了停贷项目统计表。
在表里看到一个长沙的楼盘,名字还挺眼熟。
诶,这不是我去年在长沙看房,看的第一站嘛?这个楼盘在长沙单价偏贵的,卖得还不错。售楼部小姐姐也很傲娇。
没想到也烂尾了
业主断供这种极端行为,并不是今年才有。
我分享一个读者的真实经历吧。
我有一个长沙的读者,前几年也碰到过房子烂尾,剧情和现在很多人遇到的一模一样。
也是房款被挪用,银行监管不力。
开发商出了流动性问题(据说赌钱输掉了),项目停工。
业主们无奈之下,选择了集体断供。房子应该是2015年交房,一直拖到2017年。
大家也断供了2年。
但,最后结局还算ok。对于烂尾楼来说,也算完满了:
1)房子在政府的帮助下建好了,顺利交房。
2)业主们后来集体把断交的月供补上。银行也没有收违约金,负面征信也消除了。
业主们跳出了大坑。
得承认——
这个案例,会有一定的个例性。
但我的朋友或是读者,有好些人,遇到了类似烂尾情况。
那我希望这个真实案例,可以给到一点点安慰和启发。
两年时光里,这位读者也很心累,很煎熬。
“因为断供,信用卡啥的马上就不能用了”
但,最后仍然收到了自己的房子。
我查了下这个楼盘。
最初的开盘价格约6000元/平米,而贝壳app上显示的最新价格已经是9800元/平。
涨了60%多。
一方面,当地政府算尽心尽责,推动解决问题;
一方面,业主也比较齐心协力,一起和银行协商谈判。当业主爽快地补齐了月供,银行也不用面临坏账风险。
最后结局,已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讲个不太科学的话:
大量的金融问题,本身只是流动性问题,未必不能够解决。
二
再讲讲第二件事。
我妈也是挺逗的。
向来精打细算的她,前几天专门花了20块钱,在银行办了个养老金的短信通知套餐。
每个月的养老金到账时,还能有个短信提示。
看看自己收到了多少钱。
她和她的小姐妹在一起时,也会时不时比较下,谁拿得多,谁拿得少。
哈哈,老年人也喜欢攀比。
我妈妈办的是居民养老金,比职工养老金拿得少;这两种养老金的区别,我之间有科普过。
最近有个事儿还挺值得关注:
各个地方陆陆续续上调了平均工资。
比如上海,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是11396元/月,比2020年涨了约10%。
有些人对这个无感知。
但,如果你是灵活就业,自己按最低线交社保;或者你在公司工作,按最低档交社保——
影响挺明显。
因为你交的社保钱,变多了。
因为社保缴费,直接挂钩社会平均工资。通常而言,下限是60%,上限是300%。
再乘以一个缴纳比例。
最低档=社平工资x60%x社保缴纳比例
那——
平均工资上涨,社保最低交费也得涨。
比如上海的灵活就业,养老比例24%,医疗是11.5%。
按新的最低档来算,两项一个月要交2315元;
比之前多了近200块。
这个事,如果往好了想,就是我们攒的养老金变多了。
但对于一个,最近失业的人而言——
每月拿2314元交社保,压力也不算小。
社保基数,通常是每年一调整。上海是每年7月,杭州是每年年底。
其它城市我就不一一查了,大家有需要的话,自行打社保电话查询吧,我得早点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