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女战士遗落西北荒山十二年,跋山涉水最终回到组织怀抱
红军女战士遗落西北荒山十二年,跋山涉水最终回到组织怀抱
女红军跋山涉水寻找组织
1949年,荒凉的河西走廊寒风瑟瑟,彭老总的第一野战军如雷霆万钧之势,横扫盘踞在河西走廊数十年的马家军,解放了大西北。而此时,一位中年妇女在藏族同胞李坚草吉的护送下,来到了甘肃省武威市的黄羊镇,当这位中年妇女看到一野三军八师政委的那一刻,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激动的说:“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而这位中年妇女就是遗落在河西走廊大山中的红西路军女战士:杨文局。
杨文局(1913-1998)
曾用名杨文菊,四川达县(今属达州市)人,红四方面军和红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的夫人。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红军。长征结束后,参加西路军西征,在途中曾任妇女工兵营营长、政委等职。西路军西征失败后,长期寻找组织未果。1949年,解放军进军西北后回归组织,先后担任永昌县妇联主任和酒泉劳改局被服厂厂长。
红军时期:1927年南昌起义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至1937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红军西征,孤立无援,杨文局痛失丈夫
1936年,红军在经过两万五千里漫长的长征后,终于来到了陕北延安,为扩大根据地,打通河西走廊。红军成立西路军,向河西走廊(甘肃)进发。然而当红军进入甘肃中段,古城武威辖区的时候,碰上了马家军,三马之一的马步青。此时的西路军深入河西走廊腹部,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后勤补给,形势十分危急,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马步青位于武威的官邸蝴蝶楼(永乐园)
1937年初,河西走廊还处于冷风刺骨的时候,西路军在经历了几场大战之后,主力殆尽,从出发时的2万人打到这时已不足8000人,面对马家军的骑兵的疯狂围堵,此时的西路军形势十分危急。
有一天,杨文局的丈夫郑义斋接到了任务,要将供给部剩余的黄金和银元送到西路军总部,在经过短暂的叮嘱后,已身怀六甲的杨文局只能远望着丈夫郑义斋带领着十来名警卫人员消失在祁连大山中。郑义斋出发不久,便碰到了马家军的围追堵截,他当即命令警卫人员带着黄金和银元转移,自己留下来断后。最终,黄金银元被成功送到了军团总部,而郑义斋却壮烈牺牲。
女红军杨文局不幸被俘
收到噩耗的杨文局并没有因此颓废,杨文局忍着悲痛,拖着怀孕的身子,和西路军妇女团的战友们一起坚持战斗。几天后,杨文局不幸在战斗中被敌人俘获,随即押往张掖监狱(张掖位于甘肃中部)。教育中的杨文局并没有丧失斗志,面对敌人的屡次劝降,杨文局斩钉截铁的告诉敌人:“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党还在,红军还在,革命一定会成功”。毫无办法的马家军便决定将杨文局等一众红军战士押往青海。就在押送的途中,杨文局分娩了,敌人见状,便将杨文局扔到祁连大山中,让她自生自灭(祁连深山生存环境险峻)。
分娩后的杨文局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流落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大山中,一路流浪、一路乞讨,艰难的维持着生命,到了武威市张义堡(小编故乡),人烟多了些,但是毫无群众基础这里,在马家军的宣传下,红军就像是洪水猛兽。谁又能去救济一个“红军婆子”呢?杨文局一路只能装聋作哑,艰难度日。
女红军杨文局被善良藏族同胞救助
终于有一天,蓬头垢面、饥肠辘辘的杨文局来到了天祝的西顶草原(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远远的看到一位藏族妇女骑着马向自己走来,她就是李坚草吉。
善良的藏族同胞李坚草吉看到蓬头垢面、饥肠辘辘的杨文局母子,顿时生起了怜悯之心,便将杨文局母子带到了自己的家中。李坚草吉和她的丈夫梅洛桑是当地的富裕人家,生活殷实,家中牛羊众多,杨文局母子的生活也就得到了保障。
杨文局便和李坚草吉一家生活了在一起,杨文局和李坚草吉也在此时形成了深厚的姐妹情谊。杨文局在闲暇之余总会向周边的群众宣传我党的政策方针。每当有货郎路过,杨文局便会热情的上前打招呼,希望可以打听到党的消息。
李坚草吉有一个儿子和杨文局的儿子一样大,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李坚草吉便请来了私塾先生为两个孩子教授知识。两个孩子非常的聪明,在外人来看,就像是双胞胎,整天都玩在一起,都身穿藏族服装,每当有白匪路过,他们都会及时的将杨文局藏起来。
杨文局在李坚草吉家一住就是十二年,直到1949年,杨文局得到了武威解放的消息。李坚草吉知道回到组织的怀抱对于杨文局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是杨文局一直以来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啊。依依不舍的李坚草吉就是再舍不得,也下定决心要帮杨文局“回家”。李坚草吉亲自为杨文局准备行装,翻山越岭百余公里终于来到了武威市黄羊镇,也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杨文局回到组织,心念失散战友
找到组织后的杨文局被分配到甘肃永昌任永昌县妇联主任,她以出色的工作使永昌县妇联成了全国学习的榜样,并于1950年初获准重新参加党的队伍。后来,她先后在全国妇联少儿部、中央党校西北二分校工作和学习,最后又服从组织分配,到酒泉担任了劳改局被服厂厂长,一干就是十几年。
工作后的杨文局并没有忘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和战友,千万百计的打听失散民间的西路军战友,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他们的生活。
有一天,杨文局得知时任四方面军团长的皮定均将军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便决定拜访一下皮将军。到了门口,遇到了警卫人员的阻拦,警卫人员向皮将军报告:“一位中年妇女要见他”。皮将军命令警卫人员问清楚来人姓名身份。警卫人员回复皮将军:“她不愿说姓名,说你见到就知道了,还说你皮司令现在架子大,不愿意见她就走了”。
皮将军一听,知道来人不简单,赶忙到门口,一看,赶紧上前紧紧握住杨文局的手,说:“杨文局大姐,居然没想到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激动的皮将军带着杨文局见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杨文局在向皮将军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后,杨文局便拜托皮将军可以向徐帅转达能够照顾依然还失散民间的西路军战友的想法。
1958年,徐向前元帅(原西路军总指挥)和夫人来到了酒泉,接见了杨文局,杨文局将整理好的西路军失散人员情况向徐向前元帅汇报。期间,徐帅请杨文局吃香蕉,杨文局抓起来就往嘴里放,一旁的人赶忙说:“剥皮、剥皮”,那是杨文局第一次吃香蕉,由此可见1929年便参加红军的杨文局这一路是多么的不容易。
西路军的事迹过去了差不多九十年了,位于河西走廊的人民依然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承纪念西路军的精神和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