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河南郑大一附院:规模宇宙最大,为什么看病还是难?
【正解局】河南郑大一附院:规模宇宙最大,为什么看病还是难?
◆郑大一附院的故事,是中国医疗改革的缩影,也揭示了中国医疗的真相。
正解局出品城市,人类文明的集合体。
如何介绍一座城市?#正解中国经济地理#系列文章尝试以产业为尺度,衡量一座城市,探寻中国经济的地理密码。
当看完央视的《城市24小时》郑州篇,我发现,解读郑州,可能要从一座医院说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这座宇宙第一医院里,藏着河南的现状和中国医疗的真相。
01宇宙第一医院有多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网友戏称为宇宙第一医院,原因无他:一个字,大!据官网介绍,郑大一附院总占地面积682亩,拥有河医、郑东和惠济3个院区,院中院12个、临床医技科室95个、病区233个,当之无愧的医院巨无霸。
有对比,才有伤害。
先看床位。
医院大不大,最主要的是床位数量。
《看医界》推出的2017中国大医院床位规模排行榜显示,郑大一附院以10000张床位高居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盛京医院多出了近4000张床位。
这已经是郑大一附院连续多年领跑床位规模排名,10000张的床位短时间或很难被超越。
2017中国大医院床位规模排行榜再看手术量。
床位这么多,手术量自然不会少。
2017中国综合医院手术量排行榜显示,郑大一附院以25万台手术量高居榜首,是排名第二的华西医院的近2倍。
2017中国综合医院手术量排行榜不过,这个排行榜数据并不准确,低估了郑大一附院。
实际上,近两年来,郑大一附院的每年的手术量,都超过了30万台。
郑大一附院近年手术量数据这意味着,郑大一附院平均每天要做800台手术,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再看门急诊量。
776万人次,郑大一附院又是第一。
2018年中国大医院门急诊量排行榜再看机构、职工。
全球最大医院的背后,背后必然是一只规模最大的机构和职工队伍。
郑大一附院的临床药物试验机构达到39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最惊人的还是职工数量,郑大一附院全院在职职工高达11859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多达10899人,远远多于其他省市的三甲医院的职工数量。
床位数排名全国第二的盛京医院,员工也不过6972人。
最后看收入。
郑大一附院最新的营业收入,没有准确的数字。
数据显示,郑大一附院2014年的营收为74亿,2015年为84亿,2016年为94.89亿元,每年以10亿元的速度增长。
这样算来,2018年郑大一附院的营收肯定超过百亿元。
放眼世界,营收收入超过郑大一附院的国外医院肯定有,但床位、手术量、门诊量超过的绝对没有。
宇宙第一医院,名副其实。
02宇宙第一医院是如何炼成的?始建于1928年郑大一附院,一开始并不是河南最大的医院,长期被河南省人民医院压一头。
时间来到2008年,在时任院长阚全程的主政下,郑大一附院开始了近乎飞速的扩张步伐。
扩张的第一步,就是扩大院区面积。
郑大一附院先是不断买下附近的楼房,接着便改造旧楼房,新建新楼房。
2012年是郑大一附院的重大转折点。
这一年的6月,郑大一附院新病房楼建成。
从数据上,便能看出郑大一附院的野心——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8层,进口高速电梯24部,开放床位2848张,病区49个,手术室66间,彩超设备100多台。
这座当时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综合性病房大楼,一举奠定了宇宙第一医院的基业。
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在设备上,郑大一附院也舍得花钱。
郑大一附院斥资近2亿元打造的CT(世界先进影像诊断技术)、MRI(世界先进术中核磁共振)、DSA等复合手术室,堪称中国医疗行业内的大手笔。
在《垄断中国市场13年、开机1次3万块:这家美国企业凭什么?》一文,我介绍了全球最顶尖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这套设备,价格不菲。
郑大一附院却也不含糊,2014年就斥资引进,开河南医院之先河。
2019年2月,郑大一附院又买了2台,以3台的拥有数量,位居国内第二。
相关新闻2018年,郑大一附院完成机器人手术1198台,创下世界单机年手术量的最高纪录,被授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泌尿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
硬件有了,人才更不能少。
医院规模不断扩张,新床位持续增加自然导致医务人员需求不断增多,郑大一附院开始抢人才。
郑大一附院一开始盯着省内地市级、县级医院的好医生,给高工资,附带送郑州市户口。
后来,将眼光放到了全国和国外,比如高级临床技术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00万,除正常工资奖金外,每年100万岗位津贴及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
诱人的条件令河南省地级市和县级医院的医生们心潮澎湃,很多知名医生投身郑大一附院。
有数据显示,整个河南省拥有博士学位的医生共计1500名,其中1000名在郑大一附院。
短短十年间,郑大一附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床位数:2009年不到2000张,2019年超过10000张。
营业收入:2008年6.8亿元,2018年超过100亿元。
03河南的现状,决定郑大一附院的发展路径郑大一附院的急速扩张,始终伴随着争议。
最常见的观点是,作为省级医院,郑大一附院应该更多专注于重症,而不是强调数量。
这种论调,否定了郑大一附院在数量之外的质量进步。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2019年中国医院排行榜显示,郑大一附院排名第22位。
而在2011年之前,整个河南省没有一家医院能够挤进全国前百强。
郑大一附院历年排名在科研方面,郑大一附院并不落后。
仅2018年一年,就有生殖医学、神经内外科两项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九项填补省内空白。
郑大一附院2017年肝移植位居全国医院第三位,肾移植位居全国医院第四位,儿童肾移植,更是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是,郑大一附院即便床位超万张,依然出现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郑大一附院席地而睡的陪护家属。
在医院各个角落,只要能有空地,都会有人或躺或卧在那里这是因为,河南的人口数量太多了。
人多,是河南最基本的现状,也决定了郑大一附院的发展路径。
河南人口数量接近1亿,优质医疗资源太少,导致老百姓就医供给与需求矛盾极大。
郑大一附院扩张的初衷,正是为了解决就医缺口。
正是在2009年前后,新医改的推动下,河南新农合参合人数不断上升。
此前,河南农民与中国大多数农民一样,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生病尽量不去医院。
直到新农合给予报销,才敢出门就医。
此外,新农合无法跨省结算,大量外地就医的患者留在了本省。
又因专家号教授号挂号费便宜,多重因素叠加之下,郑大一附院就医人数激增,又反过来进一步倒逼郑大一附院扩张。
时至今日,郑大一附院依然人满为患,每天都像春运一样。
2019年春节上班首日,就迎来高峰,当日门诊量超2万人次。
相关新闻高精尖的重症当然要研究,但对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来说,更迫切需要的是最基础的医疗资源。
有一种论调认为,郑大一附院营收超100亿元,是一种耻辱。
言外之意是,郑大一附院赚病人太多钱了。
问题是,去其他医院看病,就不需要花钱了吗?正如前文分析,郑大一附院的崛起,提升了河南省的医疗水平,也直接截流了大部分前往北上广地求医的患者。
不仅如此,有16.7%的患者来源于外省,郑大一附院辐射全国的作用正在突显。
换言之,以前河南人看大病只能去北上广,现在在郑州就能治疗。
郑大一附院是为河南人省钱了。
04中国医疗的真相在某种程度上,郑大一附院的故事,是中国医疗改革的缩影,也揭示了中国医疗的真相。
医疗话题,看起来复杂,说起来也简单,本质上是一个供求问题。
当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矛盾便产生了。
医患矛盾只是当前供求矛盾的一个表征。
凌晨2点,郑大一附院挂号处如何解决供求矛盾,方法只有一个:增加供给。
短短四个字,却涉及财政、科技、人才等多个方面。
实际上,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任何国家都是国之大事。
强如美国,也头疼不已。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甚至感叹,医保比国家安全难搞10倍。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更是不容易。
先看财政,2018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5291亿元,较上年增加840亿元。
而从近5年的数据看,每年的支出都在增长。
2013-2017年历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再看科技,中国的医疗水平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最后看人才,仅超声科医生,缺口就达15万以上。
这些问题,其实已经超过了医疗本身——国家的财政总归是有限的,养老、教育、医疗之间如何分配?想看病便宜,又如何提高医生收入,解决人才缺口?这些问题终将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有大的难处。
中国医疗正在进步,请多一些耐心,多给一些时间吧!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
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
局长是各种报告爱好者,收集了上千份各行业报告,关注正解局公众号(ID:zhengjieclub)回复关键词报告,可获得多行业最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