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隧道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 工期从5年延长到13年
中国最难隧道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 工期从5年延长到13年
复杂断层、突泥涌水、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
中国最难隧道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工期从5年延长到13年
隧道全长14484米,火车通行需7分钟
关于本条新闻的更多文字、图片、视频,请扫以下二维码观看。
大瑞铁路东起大理,跨漾濞江、银江、澜沧江,穿大柱山后至保山市,再经怒江、高黎贡山,西至中缅边境城市瑞丽,全长330公里。最近,位于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的“大柱山隧道”成了网上的热搜词语。被热搜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难!
复杂断层、突泥涌水、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一条不到15公里的隧道竟然综合了国内所有长大隧道的风险。因此,大柱山隧道被业界形象地称为是“中国最难隧道”,是大瑞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就是这样一段7分多钟车程的隧道,原计划5年完工,而后一再延期,需13年才能完工,要到2021年才能贯通。
3月25日,记者来到大柱山隧道进行实地探访。
26个月只推进了156米
2008年,大瑞铁路大(理)保(山)段率先开工建设。这段135.64公里长的线路,共有隧道21座,总长103.71公里;桥梁34座,总长11.9公里,桥隧比高达86.5%。330公里长的大瑞铁路是穿越横断山脉的第一条铁路,其中仅大柱山隧道就需穿越6条断裂带。
澜沧江是横断山脉的一个大断裂带,两岸的次生断裂至今仍未停止。地质板块的相互挤压、张拉,导致围岩破碎,缝隙中大量含水,自稳能力薄弱,稍受惊扰,就会滑塌涌水。在隧道挖掘面——掌子面上,涌水、突泥,是施工人员最害怕的情况。中国有很多难开掘的隧道,突泥涌水并不少见。而在大柱山隧道里,地质灾害成了日常。90%的时段,工人们都在和突然涌出的大水和泥浆作战。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在大柱山修隧道就像在豆腐里打洞,大柱山隧道也被称为中国前所未有的最难掘进的一条隧道。
燕子窝是澜沧江畔的一个大冲沟,距隧道进口不足一公里,是大柱山隧道要通过的第二个断层。隶属横断山脉的大柱山,令不少施工人员望而生叹,他们干隧道钻孔作业十多年了,从没遇见过像这么难打的隧道。
施工到现在,他们已经遭遇了五个断层:五里哨断层、燕子窝断层、水寨断层、搬家寨断层、土官地断层,紧接着还要接受“一井水断层”的挑战。
2009年8月5日,工人们刚在燕子窝断层上钻孔放完炮,没想到施工的掌子面左上角很快出现了直径20厘米的溃口,不断喷涌而出的泥石流让溃口越来越大。不到五六个小时,200多米长、6米高的洞就全被泥石流灌满了。
当时,只有26岁的韩方瑾第一次见到从掌子面溃口涌出的泥浆时,双腿发软。“还是挺恐惧的,但作为技术人员,我必须在掌子面附近观察情况。”韩方瑾告诉记者。
韩方瑾是中铁一局大瑞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工区总工程师,2008年7月参加工作,大瑞铁路项目大柱山隧道是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他一干就干了11年。据韩方瑾介绍,从2009年8月5日到2011年3月28日,燕子窝断层先后发生了4次大规模涌水,其中最大一次喷涌量每小时超过一千立方米,喷出的泥浆把停在掌子面附近的一台挖掘机冲出40多米远。泥浆中有水、沙子、碎石、淤泥。淤泥的主要成分是岩溶性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粉末,干了以后比淀粉还细,像用水冲开的“芝麻糊”,黏糊糊的,都能把鞋粘下来。隧道灌满了泥石流,施工人员只好又再挖回去,在距离泥石流20米的地方建止浆墙,再注浆到泥石流中加固,“把豆腐变成冻豆腐”,再一点点挖开。
经过整整26个月的艰苦战斗,2011年10月底,终于通过了156米的燕子窝断层。
施工遭遇“水深”“火热”
洞里啥样?掌子面又是什么情况?带着疑问,在韩方瑾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平导(平行导坑),车在平导里开了大概半小时后,记者才靠近掌子面,然后下车徒步前行。
越往里走,水位越深,雨靴里不一会儿就灌了一半的水,身上也全湿透了。水的流速也越来越快,水流湍急的地方人很难站稳。
比水位和流速令人恐惧的是从掌子面几个管口喷涌而出的强大水流和由此形成的巨大轰鸣声。只见七八名施工人员穿着绿色的胶皮雨衣,头戴安全帽,正在进行施工。16℃的水虽然不算太冰凉,但长时间浸泡其中,让记者不住地打寒颤。正在施工的工人浑身湿透,嘴唇发紫,冷得忍不住发抖。据了解,大柱山隧道进口每天的出水量在8万立方米左右。
距离进口40多公里外的出口施工现场,又是另一番景象。在隧道出口方向,记者看到,在工人施工的地方堆放着成吨的冰块,这些冰块是供施工人员降温解暑用的。据介绍,这些冰块是从保山蔬菜冷藏库购买的,不到五个小时就会全部融化掉。平导一个掌子面,正洞两个掌子面,每个掌子面每天要拉四次冰块。
因为温度高,工人们只能光着上身干活,热得受不了时,就到一旁用于降温的大冰块上坐一会儿。即使这样,一个班也只能撑两个小时。
在里边待得越久,呼吸越发困难。挂在洞壁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已达到42度,相对湿度则高达82%。“在这种高温环境下施工,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三小时已经是极限,待得太久会恶心、头晕甚至神志不清。”韩方瑾说,出口隧道处于地热低高温带(出口所处的保山坝区广泛存在着地热),勘测设计说明中提到了地热高温带,勘测长度有2千米,但最后发现实际有3千多米。
“火热”的一端,也会涌水。而且因为出口方向掌子面比洞口低,水不能自己流出,只能反坡排水。反坡排水不仅危险大,而且资金投入也很大,项目部建了5座抽水站,40台大水泵接力,才把水从掌子面排到隧道外面。
“掌子面不贯通,大家不离开”
“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好多人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我们这里,这些年他们恋爱,结婚,有的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但是职位没有多大变化。要是在其他项目,他们早该当上中层干部甚至副经理、经理了。” 中铁一局大瑞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张新才说,“这期间也走了很多人,但留下来的人都准备坚守到最后。”
1984年出生的韩方瑾就是这群准备坚守到最后的其中一员。2008年6月,韩方瑾从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2008年7月底便来到了项目部,这一干就是11年。如今35岁的韩方瑾已经结婚成家了,但他平均每年只回一次远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家,每次也就20多天。多年来,他和以前的女友,现在的妻子总是聚少离多。
韩方瑾告诉记者:“当时,我们一起来的有8个人,陆陆续续走了一些,现在同批的只剩下4个人了。”
记者问他:“你为什么不离开?”他说:“一件事情没有干完怎么能走!中途走了,以后怎么有脸跟别人或者自己的孩子说?再说,我是党员,处处得起模范带头作用,大家拧成一股绳,争取最后的胜利!我们早就约好了,掌子面不贯通,大家不离开!”
正是在这群最可爱的人的坚守和坚持下,目前,大柱山隧道掘进工作开展顺利,距离平导贯通还剩646米,正洞贯通还剩2098米。按照这个进度,大柱山隧道有望在2021年全线贯通,这意味着来自各地的500余名建设者还要继续坚守在澜沧江岸和大柱山下,他们还将放弃更多节假日,放弃更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来源|大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