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是谁?如何评价实业家张謇?
张謇是谁?如何评价实业家张謇?
1926年盛夏,江苏南通的一座大宅当中,有一位古稀老人无力的躺在病榻上,他的心脏已经承受不起这炎炎夏日的折磨,只见他大口的喘着粗气,眼神忽明忽暗,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在脸颊上滑落,和眼泪一起沾湿了衣裳。
夜晚的降临稍稍缓解了这让人烦躁的气温,可这大宅之中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轻松一些,老人的房中,有各种人进进出出的忙碌着,到午夜时分,气若游丝的老人咽下了他的最后一口气,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这位老人,就是晚清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
坎坷的科举之路
张謇生于1853年的江苏海门,那是一个国门洞开,列强侵略加剧的动荡时代,普通家庭长大的张謇,像当时无数中国的读书人一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为考取功名而努力着。但是张家以上三代都没有功名,被官府划为了“冷籍”,没有应试的资格。
张謇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参加考试,让他冒用邻县一个大户子弟的名字应试,张謇在乡试中三考连中,成为了秀才。本以为可以走上功名之路的张謇,却被他顶替的那个大户告发,他刚考取的秀才也被取消,仕途之路暂时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
仕途之路被暂时阻塞,张謇只得另寻他路,前去投靠江宁知府孙云锦,并担任文书官,他因为学识渊博渐渐在朝廷大臣之中有了名气。
光绪二年,李鸿章的淮军将领吴长庆邀请张謇入军营为幕僚,张謇在那里遇上了一个和自己未来一直纠葛不清的袁世凯,两人一文一武,成为吴长庆的左膀右臂。
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为防止日本趁机侵略,清廷派吴长庆军前往汉城(今首尔)驻守,张謇在汉城针对时局写下《壬午事略》,主张强硬对外,受到了围绕在光绪帝周围,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的关注,同时洋务派也对他推崇至极,李鸿章和张之洞都备了厚礼企图拉拢他,但是这些招揽都被张謇一一拒绝。
吴长庆死后,他回乡再次参加科举。拒绝所有朝廷大员的招揽却去参加变幻莫测的科举,旁人都大为不解,但是张謇却毫不后悔,读书人的自尊告诉他,名正言顺的考取功名才是正道,而不是攀附权贵。
光绪十一年(1885年),第五次参加科举的张謇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功名之路似乎又看到了曙光,但是从那之后的十年之间,四次会试张謇又全部失败。
作为闻名全国的人才,按理说掌管考试的翁同龢会重点照顾张謇,但是由于会试评卷是封名进行的,张謇的卷子三次被认错,直到1894年,翁同龢在二甲第十一名看到了张謇,将他提到了状元之位,并禀告光绪帝说张謇“是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但是这位孝子没有机会为朝廷效力了。
张謇考中状元的消息传到家乡,张謇在病中苦苦支撑的父亲却撒手人寰,张謇要按例守孝三年,这也注定他和满清朝堂彻底无缘。
实业救国
张謇虽然是“清流派”翁同龢的门生,但是却在实业救国道路上受到洋务派影响很深。洋务派的实权人物张之洞,得知张謇要回乡守孝,奏请朝廷让张謇在通州守孝之地设立商务局,以扩大实业规模。
张謇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实业救国之路。
1898年,张謇守孝完毕回京复职,但是当时正值戊戌政变,康梁出逃,戊戌六君子人头落地,光绪帝被软禁,翁同龢也被罢官遣回家乡。
帝国衰败,朝堂混乱,此情此景深深的触动了曾经以为朝廷效力为梦想的张謇,他深深的认识到依靠满清朝廷无法强国,于是逐渐放弃了官职,将重心放在实业方面。守孝期间,张謇在通州计划创办大生纱厂,经过艰难的筹钱招股,1898年,大生纱厂终于在通州筹建完成。
但是刚开工的纱厂就遇到资金问题,张謇咬牙豪赌,从棉纱的收入来购买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纱厂终于挺了过来。
勉强存活的大生纱厂,在这是遇到了一位贵人——两江总督刘坤一,这位热心实业的地方大员为张謇帮了不少忙,不仅为大生纱厂拿到了数十万两白银的资金,同时也给了张謇不少土地用作种植棉花、兴建厂房扩大生产。
二十世纪初,张謇将大生纱扩大为了一个资金数百万两白银的超级企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的成功案例。随后,张謇在江浙一带逐渐开办了面粉厂、垦牧公司等等,成为了实业救国的先锋。
在政治中舞蹈
在实业中打拼的张謇,已经从一个效忠君王的读书人,成为了一名务实的企业家。清政府是否存在,已经对张謇不重要了。
因此,在辛亥革命发生时,本来作为康有为“保皇党”一员的张謇,却急速的转向了共和的一边。作为晚清状元和江浙一带最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革命初期和政治界的各派都有交集,他认为孙中山很有理想但是“思想虚无缥缈”,不适合领导这个纷乱的国家,他寄希望于一个能带来稳定的、持久和平的人来领导中国,以稳定国内的局势,进而不影响他的生意。
这就是为什么张謇在辛亥革命初期接受孙中山的任命担任实业总长,却支持他的“老朋友”袁世凯担任大总统,甚至亲自执笔起草《清帝退位诏书》。
但是务实的张謇最后还是败在了政治的虚无之中,看似拥有实权的袁世凯并不是一个支持共和的人,他解散国会,显露了强烈的复辟帝制的野心,已经心向共和的张謇曾经努力劝说,却还是挡不住袁世凯称帝,特别是袁世凯为获得日本支持签署了“二十一条”,张謇愤然辞职,从此和政治绝缘。
退出政治界的张謇在实业领域也开始走下坡路,在中国小农经济框架下的民族实业,离开了政治的滋养,在外国资本面前瞬间变得不堪一击。
大生纱厂前期的扩大生产,是依靠民国各地的钱庄银行借款实现的,张謇不再涉足政治,大生纱厂的借款没有了门路,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债台高驻,又没有银行愿意补充贷款,张謇的实业开始举步维艰。
1922年的棉纺织危机中,日本棉纺织品大量的挤压国货的市场份额,对大生纱厂更是致命的打击,欠债数百万的大生勉强依靠张謇的声望维持着,但是1926年的夏天,身心俱疲的张謇猝然长逝,大生也最后倒闭,中国近代实业的一面旗帜,从此倒下。
结语
张謇的人生,如同一部精编的中国近代史。
从闷头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的状元郎,到为共和奔忙的实业家,张謇探索着拯救中国的道路,他为筹措资金,在上海的大街上卖过字画,也为了挽救实业,去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争取贷款,可是旧日的中国,却没有几人能理解他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
时至今日,张謇留给我们的,也只有他亲手创办的复旦大学中的一尊雕像,那个饱经时代风霜的面庞,坚定的眼神,似乎看到了中国今日之强大,也看到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在今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