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为何如此抢手
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为何如此抢手
如果要评价出“史上影响力最强的要塞”,燕云十六州绝对占有一席。自唐代以后,此地被反复易手多次,引得大大小小的政权为它战争、谈判甚至交钱。同时,也有许多著名事件、朝代更迭,由它做引线亦或以它为收场。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在某个特殊的时代,燕云十六州扮演着不逊于“火药桶”的角色。
燕云,最早见在《宋史》之中,地理志对他的描述包涵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它的第一次易手,发生在五代十国末期:
公元923年,李存勖继承父业,建立后唐。三年后,兴教门之变爆发,李嗣源夺得皇位,并且重用大将石敬瑭,还将公主许配于他。后唐末年,李从珂登基,藩镇与中央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时,石敬瑭任河东节度使,先发制人,起兵造反。
石敬瑭的武力值没有绝对优势,为了快速取得胜利便投奔契丹,允诺在事成之后将燕云十六州划给对方做酬劳。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直到北宋年间,发生了针对燕云十六州的第二次易手:
宋朝自从建立,天子就开始计划着把北方门户收回来,但是一直没做到。1122年,金国崛起,为了快速吞并地盘,与北宋签下了著名的“海上之盟”,约定灭辽以后,愿意把燕云十六州归还。
在这场交易中,金国扮演了阴险的角色,在有辽朝掣肘时,他伪装懦弱,当辽朝被灭,他就毅然决然抛弃了北宋这个盟友。没两年,完颜阿骨打病逝,大金南下灭宋,燕云十六州又收入其囊中,金朝的统治达到全盛。这也是第三次易手。
公元1215年,元朝灭辽。当然,中原的枢纽燕云十六州第四次换了主人,忽必烈直接把北京定为陪都,并改名为燕京,1234年,蒙古灭金朝。1276年,元朝灭南宋,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抵抗势力,统一全国。1264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忽必烈迁都位于中原的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
后来在明朝,朱元璋,是个有大局观的人,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他知道,想要定都南京,安安稳稳治国,就必须拿下北方的关键区域,这也是元军东山再起的筹码。
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后来朱棣直接迁都北京,彻底坐稳江山。燕云十六州第五次易手。
在清朝的时候,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
1912年清帝退位,清王朝覆灭,幽云十六州由北洋政府管辖,北京被定为首都,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军攻克北京,改名为北平。
因侵华日军的占领,燕云十六州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又是在日本人的统治当中,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以后,燕云十六州回到了中华民国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