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焦谏秦王的故事,历史上茅焦怎么死的
茅焦谏秦王的故事,历史上茅焦怎么死的
茅焦是战国末期非常出名的谏臣,也是嬴政统治时最后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相信大家通过《大秦赋》已经了解了“茅焦谏秦王的故事”,不得不说茅焦十分有胆识,而且富有智慧,将嬴政痛骂一顿后,不仅没受惩罚,秦王还将他封为上卿,茅焦也因此名留青史。其实茅焦也是利用了嬴政的心理,下面就来讲讲历史上的茅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想了解的朋友就一定不要错过啦。
1、茅焦何人
《大秦赋》中,茅焦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跟李斯交情不浅。李斯为了让嬴政迎回太后,便派茅焦出面谏言,凡是替太后求情的人皆被嬴政处死,可是茅焦的一番话竟然改变了嬴政的想法,不仅将太后从雍城接回咸阳,还重用茅焦。
历史上茅焦是齐国使臣,因为齐秦商贸之事要面见嬴政,于是李斯跟他达成交易,茅焦在朝堂之上见到嬴政,不仅解决了齐秦商贸往来问题,还直言进谏让嬴政接回太后,当时嬴政提到之前因太后之事向他进谏的二十七个人已经被处死,即便如此,茅焦也是不卑不亢说出了心中所想。
茅焦的一番话绝对是对秦王权威的一种挑战,还没等茅焦说完,嬴政就下令在章台宫外起火设鼎把茅焦给烹了,之后茅焦说“反正今日横竖是死,不如说个痛快”,他把嬴政幽禁生母的利害关系说清讲明,嬴政这样做会为天下人所不齿,也会民心尽失,到时候他什么都得不到。
茅焦谏言秦王迎回太后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上茅焦是齐国人,后来成为秦国官员,他是有名的亢直之士,他力谏秦王迎回太后,被封为上卿,所以说茅焦帮助嬴政留了一个好名声。
2、茅焦谏秦王的故事
许多秦国官员觉得秦王政囚禁母后,有违孝道,于是不惧生死,直言进谏。秦王政大怒,一连杀了27个为太后求情的官员。进谏的官员都被活活打死,陈尸宫外,以震慑再来进谏的人。茅焦听说已有27个人因为进谏被杀,丝毫不惧,前往进谏。
秦王政听闻还有人来进谏,便派人去见茅焦。使者见到茅焦,劝他赶紧回去,不要白白送死。茅焦不肯,执意要见秦王政,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现在已经有二十七人因为进谏被杀,我来就是为了凑够二十八人。我并非贪生怕死之徒,希望临死能见大王一面”。使者无奈,叹息又要有一人枉送性命,便将回话告知秦王政。秦王政觉得奇怪,便让使者带茅焦入见,同时下令准备热锅,准备烹了茅焦。
茅焦见到秦王政说:“臣听说,有生命的人不忌讳死亡,有国家的人不忌讳亡国。忌讳死亡的人不能因为忌讳死亡而不死,忌讳亡国的人也不能因为忌讳亡国而使国家长久。生死存亡的道理,是圣明的君主迫切需要知道的,不知道大王想听吗?”秦王政听了有些好奇,于是问他:“是什么?”茅焦回答:“大王有非常荒唐的举动,可惜大王自己不知道。”
秦王政说:“真的吗?你说来听听。”茅焦回答:“大王车裂嫪毐,显得残暴。杀害两弟,显得不仁。囚禁亲母,显得不孝。杀害谏臣,犹如桀纣。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就没有人支持大王了。恐怕六国还要借机伐秦,那么秦国就会亡在大王手里。”秦王政听了,急忙向茅焦致歉,封他为上卿。不久秦王政将母亲赵姬迎回咸阳甘泉宫,像以前那样尊敬母亲。
茅焦的劝说成功抓住了秦始皇要一统天下的心理,以孝顺母亲才有利于统一天下,使得秦始皇采纳了茅焦的意见,迎回母亲赵姬。秦始皇囚禁母亲会让他背上不孝的骂名,他不愿背上不孝的名声,只是因为一时气愤将母亲囚禁,同时严禁人进谏。母子情深,事后秦始皇肯定有些后悔,但君无戏言,不得不处死27个谏臣。最后茅焦以统一天下的理由劝谏秦始皇,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台阶,使得他借坡下驴,迎回了母亲赵姬。
3、茅焦怎么死的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茅焦是怎么死的,不过他被秦王封为上卿,最后结局应该不错。
茅焦以外客的身份,前去劝说秦始皇,其实是有一定优势的。他告诉秦始皇:你的志向是一统天下,可是你却幽禁了你的母亲,不孝顺的名声传开以后,那么天下人听到了你的这一名声,肯定会加倍抵抗。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史记》
这话一下子就戳中秦始皇的内心了,因为什么孝顺不孝顺,对秦始皇来说,那都是狗屁。只有一统天下才是事情的关键所在。
所有妨碍他一统天下的事情,秦始皇都会想办法避免,这次不孝的名声,如果对他一统天下的事业,产生了影响,那秦始皇定然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