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影响和作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过程介绍)
活字印刷术影响和作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过程介绍)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毕昇,北宋时期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昇的老家在湖北黄冈英山县,幼时因为家庭贫寒,他跟随父母逃荒到杭州,毕昇自幼心灵手巧,喜欢研究物件,长大后在一家书坊做刻版师傅。
由于他非常酷爱雕版印刷,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发明了活字印刷。
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简,是把竹片或木片砍成同样长短的条,然后用麻绳或皮条串编到一起;同时还出现了帛书,就是把字写在丝绸上,然后用木棒作轴,把丝绸卷起来。
"册"字就是书简的象形字,多像一根线串起的竹条哇!同样,"卷"字是来源于一卷卷的帛书。"第一册"、"第一卷"就是这样由来的。
当时丝绸很贵,用来做书很不现实,而书简又太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书简就有120斤重;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就用了3000片竹简——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自从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在什么东西上写字的问题终于有了重大进步。
不过,因为质量问题,纸张在东汉并没有普及,用的最多的还是书简和帛书。同时,在石碑上刻字也是一个重要的书写方式。
毕昇先用木头刻出一个个字,使用的时候,用松脂把字粘在铁板上。印刷后,用火一烤,字就会掉下来,再收起来以供下一次排版用。他发现木头字质量不好,就又发明了胶泥刻的字。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雕版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不仅能根据文稿内容进行现场排版,字模还能重复使用,打破了传统雕版印刷文字固定无法变动的缺陷。印刷完成后就将版面拆散,恢复成单个泥活字的状态。
相比之下,泥活字比大块雕版更便于存储,也不用担心受潮或开裂问题。
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法早了400 多年,堪称世界活字印刷界的鼻祖。
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毕昇的活字印刷发明出来之后,使得文化得到了快速地推广,加速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