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王爷有钱又有权 他们为什么不能出京城
清朝时期的王爷有钱又有权 他们为什么不能出京城
对清朝王爷有钱有权,为何不能出京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封建王朝的建国初期,如何安置皇室宗亲、子嗣,既让他们有能力能够拱卫皇室,又不至于造反取而代之,一直是一个让最高统治者头疼的问题。
分封到地方上当诸侯藩王、多给点实权吧,很容易趁机坐大,闹出“七王之乱”、“八王之乱”这样王室作乱,或者就是“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兄弟相残,要不就是“靖难之役”,叔叔取代侄子自己当皇帝。
要是不给好处、一个劲削弱的话也不行,秦王朝二世而亡,其中有部分原因就是秦始皇没有分封皇室宗亲子嗣,导致战乱之时没有皇室力量出来拱卫江山;汉武帝削藩太狠,导致王莽篡汉的时候,皇室宗亲甚至还投靠王莽了。
可要是只给钱不给权,也不行,大明王朝自永乐开始,外地就藩的藩王们没了权力,全靠朝廷拨款养着,大多过着奢靡的生活,朝廷为养着这些宗室耗资巨大,成为大明王朝灭亡的推手之一。
清朝的贵族们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有如此之多的前例面前,自然不敢大意,在综合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最终搞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皇室宗亲管理体系。
皇室宗亲根据其功劳以及贡献等要素分赐爵位,分别为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
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
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防止皇室宗亲们效仿前朝。
承袭规定有两种,其一为代降一等,也就是每有一代后人承袭老爹的爵位,都会自动降一级,但降到一定等级之后就不会再降,以当下爵位传世。
其二为世袭罔替,自乾隆39年制定此制,乾隆43年明确执行,也就是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铁帽子王。但这个铁帽子王并不是只一家承袭,如果铁帽子王违法犯罪被皇帝查实,那么铁帽子王这一爵位就会转给其他人,由其他人世袭罔替。
其余所有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
所有人均可以从朝廷领取固定数量的钱粮。
皇室宗亲
值得一提的是,清宗室封爵制中还有一项特殊内容——考封,即袭封或受封者需要先经过马射、步射、清语三项考试。三项全优者,方能袭、受应得之爵,否则,根据优劣降封一至三等,最劣者不封。此制度从康熙二十七年开始实行,直到清末。
为防藩王在地方坐大威胁皇权,满清政府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将皇室宗亲安置在京城中便于管理,每年领着丰厚的俸禄,同时皇室宗亲被允许参与国政和领兵打仗,但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没有皇帝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出京。
清代对皇室宗亲封爵较严的另一表现,是严格控制王公嫡长子以外诸子封爵的等级和人数。清初,曾规定亲、郡王嫡长子以外的嫡子分别封以郡王、贝勒,即降一等授封,这是仿照明制的封授原则。
但康熙23年、雍正8年,两次对具有这种身份的宗室之封爵降等,分别压至不入八分公、一等镇国将军,按当时的爵等,已分别下降五级。贝勒以下爵等嫡子的封授,也按这一降等办法递降。
乾隆初年,又进行了一次旨在缩小封爵范围、减少封爵人数的改革。主要措施是,针对王公的妻妾成群生子众多,而限定王公所封侧福晋、侧室、“别室所居妻媵(陪嫁女子)”的人数,以减少这部分人所生之子的封爵数量,其他不在封,不在数的妾,称为妾婢,无论其夫爵位多高,所生之子也不封爵,作为闲散宗室。
后来又规定八分公的别室所居妻媵(陪嫁女子)之子、不入八分公以下至奉恩将军嫡室以外之子,皆不授封,为闲散宗室。
也正是这种严苛的承袭制度,所以清朝并没有所谓的“王世子”,封、袭王爵以及晋为王爵者才182人,相比明朝王爷满地走、占用大量资源的情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为防止皇室宗亲长期掌军,皇太极推行了府兵制度,不允许亲王和郡王养自己的私兵,同时严格限制侍卫人数。
保护亲王和郡王的这些守卫,必须是由皇帝有皇家派给你的。这样一来就说明这些士兵和守卫他们隶属于朝廷,而他们拿的俸禄,也是由朝廷直接拨给的,并不是从亲王和郡王府中拨给的,说白了就是监视这些皇室宗亲。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巩固皇帝自己的权力。而另一方面的话也可以减少亲王、郡王府的支出,因为有的亲王和郡王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的守卫,那空闲的那几份俸禄就可以直接拨给亲王府、郡王府留做他用。
而且皇帝们有事没事就敲打这些皇室宗亲们,禁止他们勾结朝臣、与朝臣私下来往,甚至无故找茬来罚亲王的俸禄,就连存钱都不行。
更严苛的是,为了加强对皇室宗亲们的控制,除非皇帝下旨恩准,否则禁止他们离开京城。
一系列措施看起来好像确实非常到位也很高明,相比明朝以及前朝的情况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关在京城便于管理、限制人数防止形成“世家大族”、降低品级减少政府开销等等,在整个清朝就没有发生过皇室宗亲尤其是王爷们犯上作乱的事情。
哪怕在太平天国占领江南地区的时候,因为财政收入受到极大影响,而不得不削减皇室宗亲们的俸禄时,也没有起什么大乱子。
皇室宗亲是不做乱了,不过弊端也很明显。除了少部分皇室宗亲有很强的参政议政的意愿,担任实职辅政治国,不少皇室宗亲在朝廷担任的都是虚职,领着俸禄养老,参加完朝会就在家遛鸟斗鸡,或出门打猎赛车,或找各种酒楼戏院一坐一天,战斗力早荒废了。
在“三藩之乱”中,康熙让顺承郡王勒尔锦带领八旗兵向西攻重庆,结果折路返回,自己解除了自己大将军的职务,气得康熙直接削了他的爵位。
康熙又任命康亲王杰书去浙江和福建平叛,结果驻守金华两年多也不敢动。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当初攻打福建海澄时,杰书竟然不敢去救援。
在"三藩之乱"时康熙封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封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让两人去江西,这两人驻扎在南昌,不敢挪动半步。吴三桂死后,两人才不慌不忙地出兵。
太平天国时期就更不用说,窝里斗争权夺利一个个都是高手,一碰到太平军基本都怂了,全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地方乡勇打仗,维持着满清王朝最后的那一点脸面。
而且皇室宗亲们虽然正经享受高级爵位的不多,但架不住被皇帝时刻监视着、提防着,索性破罐子破摔,整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领着朝廷俸禄当起了安乐贵族,国家的蛀虫,结果就导致皇室宗亲们给朝廷造成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辛亥革命油画
清朝统治者苦心设计的制度真的高明吗?对比前朝来说确实高明许多,至少皇室宗亲们没再出过起兵造反这样的大乱子,外戚专权干政、宦官专权干政的乱子也没有再出过,偶尔在皇室宗亲中还能出来几个像胤祥、奕这样能够独当一面为满清王朝续命的辅国能臣。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个王朝的通病,就是再完备的制度,在面临王朝走下坡路的时候也是毫无办法,最终养出一群国之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