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为何没有倒向李自成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为何没有倒向李自成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吴三桂因献出山海关,引满清入关而成为千古罪人。事实上,如果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与清军拼杀十几年的仇恨,吴三桂归降李自成的可能性都更大,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军入关呢?
在站在十字路口的吴三桂,吴三桂最初极可能倒向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之后率军向京城进发,崇祯则命李建泰率兵前去平叛,然而李建泰无所作为,一路败退回保定。到二月时,形势已经急转直下。王永吉、吴麟征等大臣先后上书,请求崇祯皇帝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
三月初六,崇祯发布“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令,诏令吴三桂、唐通、刘泽清率兵回京。然而刘泽清并未奉诏;吴三桂则由于距离较远,裹挟百姓入关行军速度较慢,迟迟未能到达;只有唐通率领八千人抵达京城。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居庸关,驻守居庸关抵达唐通见敌军势大,直接率领所部开关投降,京城最后一道防线告破。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崇祯帝于煤山自尽,此时的吴三桂刚刚到达山海关。
三月二十二日,吴三桂率军到达玉田一带(河北省唐山市),此时突然传来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这时的吴三桂突然陷入了两难之地。西边是灭了明朝的闯军,东边则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夹缝之中的吴三桂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只能选择降顺或者降清。对大顺有亡国之恨,对清军则有民族仇恨,这令吴三桂纠结了长达一月之久。
正如前面所说,无论出于何种考量,吴三桂都应该选择降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自成遣使招降吴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面对李自成伸出的橄榄枝,吴三桂心中的天平的确倒向了大顺一方。
闯军的所作所为,断送了吴三桂投降大顺的可能
李自成入紫禁城之初,曾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因而初期的京城秩序还算稳定。然而,随着闯军在京师站稳脚跟,闯军开始随心所欲起来。
从三月二十七日起,大顺军为筹措两项,对明朝官员进行抄家,并规定按照官位高低捐赠军饷,“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同样因此事遭殃。
就在吴三桂准备投降大顺之际,其先后收到两封信,第一封是大顺使者带来的吴襄亲笔信,吴襄在信中劝吴三桂归降李自成。第二封则是吴三桂收到的密信,信中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刘宗敏抓了起来,威逼捐饷二十万两,但由于只凑够五万两,遭到了刘宗敏的严刑拷打。同时,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所霸占。
得知了父亲和爱妾的遭遇后,吴三桂顿时怒了,将大顺方面派出的两名使者杀死一人,割去另一人耳朵,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立即升帐,率领大军回师山海关,击败大顺守关将领唐通,重夺山海关。
眼看吴三桂从模棱两可变成公然对抗,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大军东征,亲自讨伐吴三桂。吴三桂自知不敌,于是向清军求援,意图联清抗李。四月二十一日,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急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
四月二十二日,在吴三桂和清军的联手之下,闯军大败。李自成逃回京城,仓促登基后,随即撤出京城,最终被剿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